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207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涉及了轮毂电机本体技术领域,解决了通过螺钉和螺母死固定的方式不利于车轮轮毂的拆分,且拆分后车轮轮毂的重量较大的问题,包括轮辋、轮毂电机本体、封盖,轮辋内部还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开设有轴孔,并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动杆,连接轴内部开设有旋转腔,连接轴于轴孔内固定有两个半圆块,两个半圆块之间形成贯入通道;连接轴与旋动杆之间固定有锁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减少了螺钉和螺母的使用量,减小轮毂电机本体整体重量,从而便于轮毂电机本体的检修,也使得轮毂电机本体工作过程中效果更好。

A detachable hub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
本技术涉及轮毂电机本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轮毂电机本体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采用轮毂电机本体驱动轮子转动的方式,简化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使得电动汽车底盘的布置更加灵活,使得电动汽车车厢具有更大的空间,底盘的设计也就具有更大的通用性,动力传动形式也由原来的机械硬链接变为只需要电缆进行供电的软连接形式。授权公告号为CN205871722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纯电动客车的轮毂电机本体,包括车体,车体的车轮轮毂的内部中空腔室安装有轮毂电机本体车轮轮毂外侧为轮胎,轮毂电机本体外部安装法兰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法兰盘将车轮轮毂于车体进行连接,连接时需要多个螺钉和螺母进行死固定,由于对轮毂电机本体进行检修时,需要将车轮和车轮轮毂与车体拆分,通过螺钉和螺母死固定的方式不利于车轮轮毂的拆分,且拆分后车轮轮毂的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效减少螺钉与螺母的连接结构,轮毂电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包括轮辋(1)、轮毂电机本体(2)、封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1)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轮毂电机本体(2)固定连接的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封盖(3)延伸至所述轮辋(1)外部;/n所述连接轴(4)远离所述封盖(3)的一端开设有轴孔(5),并活动连接有与车体固定连接的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动杆(7),所述连接轴(4)内部开设有与便于所述旋动杆(7)以所述连接轴(4)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腔(8),所述连接轴(4)于所述轴孔(5)内固定有两个半圆块(9),两个所述半圆块(9)之间形成便于所述旋动杆(7)贯入所述旋转腔(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包括轮辋(1)、轮毂电机本体(2)、封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1)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轮毂电机本体(2)固定连接的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封盖(3)延伸至所述轮辋(1)外部;
所述连接轴(4)远离所述封盖(3)的一端开设有轴孔(5),并活动连接有与车体固定连接的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动杆(7),所述连接轴(4)内部开设有与便于所述旋动杆(7)以所述连接轴(4)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腔(8),所述连接轴(4)于所述轴孔(5)内固定有两个半圆块(9),两个所述半圆块(9)之间形成便于所述旋动杆(7)贯入所述旋转腔(8)内的贯入通道(10);
所述旋动杆(7)通过所述贯入通道(10)进入所述旋转腔(8)内,所述旋动杆(7)在旋转腔(8)内旋转后与两个所述半圆块(9)抵接配合;
所述连接轴(4)与所述旋动杆(7)之间固定有用于锁紧所述旋动杆(7)于所述轴孔(5)内的锁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块(9)靠近所述旋转腔(8)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所述旋转腔(8)连通的嵌槽(11),两个所述嵌槽(11)分别与所述旋动杆(7)的两端插接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锁紧螺栓(12)、锁紧螺母(13),所述连接轴(4)沿其径向方向穿设有所述锁紧螺栓(12),所述锁紧螺栓(12)经过两个所述嵌槽(11),所述锁紧螺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练红亮吴焕新王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睿璞智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