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9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转子铁芯冲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用于放置磁钢的磁钢孔,相邻磁钢孔之间设有漏磁桥;转子组件包括磁钢上挡圈、磁钢下挡圈、转子下端环、转子上端环、磁钢、转子轴、转子屏蔽套和本转子铁芯冲片;电子泵包括本转子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相邻磁钢孔之间设置漏磁桥,当定子电枢磁场作用于磁钢时,漏磁桥能够起到分流部分定子电枢磁场的作用,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电枢磁场对磁钢的影响,具备更高的抗退磁性能。

Rotor core punch, ro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
本技术涉及电子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屏蔽式电子泵由于安全可靠无泄漏等特点被大量应用于车用热管理系统。现有电子泵大多应用于纯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中,电子泵功率一般为120瓦以下,转子磁极结构多为表面式磁环结构或者内置式一字型结构,在较大功率场合存在抗退磁能力不足缺陷。而针对氢燃料电池车型热管理系统,电子泵功率一般为1000瓦左右,要求调速范围宽、抗退磁性能高、体积小、转子抗腐蚀能力强、振动噪音小。现有电子泵用转子磁极结构抗退磁能力不足,不利于在氢燃料电池车型热管理系统电子泵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泵用转子磁极结构抗退磁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铁芯冲片,所述转子铁芯冲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用于放置磁钢的磁钢孔,相邻所述磁钢孔之间设有漏磁桥。其中,所述磁钢孔的数量为多组,且每组所述磁钢孔包括第一磁钢孔和第二磁钢孔,所述第一磁钢孔与所述第二磁钢孔之间的夹角为80°-120°,且所述漏磁桥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孔与所述第二磁钢孔的靠近端。其中,所述磁钢孔包括孔身和位于孔身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孔身构造有磁钢定位柱。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构造有第一圆角,且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磁钢的圆角。其中,在所述转子铁芯冲片上均匀分布多个自扣点,在所述转子铁芯冲片的周向边缘均匀分布多个焊接槽。其中,所述漏磁桥的宽度取值范围为0.7-1.2毫米,长度取值范围为3-5毫米。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转子组件,包括磁钢上挡圈、磁钢下挡圈和若干叠置在一起的如本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形成的转子铁芯,所述磁钢上挡圈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柱,所述磁钢下挡圈的顶部设有第二卡柱,所述转子铁芯上表面设有第一卡柱槽,所述转子铁芯下表面设有第二卡柱槽,所述第一卡柱与所述第一卡柱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柱与所述第二卡柱槽配合连接。其中,还包括转子下端环和转子上端环,所述转子下端环固定于所述磁钢下挡圈的底部,所述转子上端环固定于所述磁钢上挡圈的顶部。其中,还包括磁钢、转子轴和转子屏蔽套,所述磁钢放置于所述磁钢孔中,每个所述磁钢孔中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磁钢,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孔,所述转子屏蔽套套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侧。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子泵,包括如本技术的转子组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在相邻磁钢孔之间设置漏磁桥,当定子电枢磁场作用于磁钢时,漏磁桥能够起到分流部分定子电枢磁场的作用,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电枢磁场对磁钢的影响,具备更高的抗退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子铁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子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磁钢下挡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子轴;21:转子上端环;22:转子下端环;31:转子注塑料上半段;32:转子注塑料下半段;41:磁钢上挡圈;42:磁钢下挡圈;401:第二卡柱;5:转子屏蔽套;6:磁钢;7:转子铁芯;70:转子铁芯冲片;71:磁钢孔;711:第一端部;712:孔身;713:第二端部;72:漏磁桥;73:第一卡柱槽;74:磁钢定位柱;75:焊接槽;76:自扣点;77:第一磁钢孔;78:第二磁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转子铁芯冲片70的表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用于放置磁钢6的磁钢孔71,相邻磁钢孔71之间设有漏磁桥7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相邻磁钢孔71之间的漏磁桥72为实体结构,即磁钢孔71为镂空结构,而漏磁桥72为相邻磁钢孔71镂空结构之间的实体结构。当磁钢6放入到磁钢孔71中时,由于漏磁桥72的存在,当定子电枢磁场作用于磁钢6时,转子铁芯7(即由若干个转子铁芯冲片70叠压而成)漏磁桥72能够起到分流部分定子电枢磁场的作用,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电枢磁场对磁钢6的影响,因此相比于表面式磁环结构或者内置式一字型结构具备更高的抗退磁性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磁钢孔71具有多种设置方式,但由于转子铁芯冲片70为圆环形结构,因此为了节省空间并能够构造出漏磁桥72,磁钢孔71可以呈一定角度设置,两个磁钢孔71形成“V”字型结构,且两个磁钢71孔朝向外侧的部分(即临近转子铁芯冲片70圆周边缘的部分)之间的间距大于朝向内侧的部分(即临近转子铁芯冲片70圆心的部分)之间的间距。漏磁桥72为相邻磁钢孔71向临近转子铁芯冲片70圆心的端部之间的部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转子组件及电子泵,在相邻磁钢孔之间设置漏磁桥,当定子电枢磁场作用于磁钢时,漏磁桥能够起到分流部分定子电枢磁场的作用,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电枢磁场对磁钢的影响,具备更高的抗退磁性能。其中,磁钢孔71的数量为多组,且每组磁钢71孔包括第一磁钢孔77和第二磁钢孔78第一磁钢孔77与第二磁钢孔78之间的夹角为80°-120°,且漏磁桥72设于第一磁钢孔77与第二磁钢孔78的靠近端。如图1所示,由于转子铁芯冲片70的圆环结构,设定漏磁桥72临近于转子铁芯冲片70圆心的端部为第一磁钢孔77与第二磁钢孔78的靠近端,该靠近端之间的实体结构为漏磁桥72,设定临近于转子铁芯冲片70边缘的端部为第一磁钢孔77与第二磁钢孔78的远离端。本实施例中每组磁钢孔形成了“V”字型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综合考虑了整体充磁充饱和,则要求第一磁钢孔77与第二磁钢孔78之间的夹角越大;然而获得高转子磁密则要求磁钢宽度越大进而要求该夹角越小,本实施例综合考虑了上述两种情况,采用磁钢孔71呈80°-120°角度的方式,使转子在易实现整体充磁的同时,使转子气隙磁密最大化,进而可有效缩小电机体积。其中,磁钢孔71包括孔身712和位于孔身712两端的第一端部711和第二端部713,孔身712构造有磁钢定位柱74。本实施例中的磁钢定位柱74为向磁钢孔内部突出的实体结构,磁钢6通过轴向插入方式内置于磁钢孔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冲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用于放置磁钢的磁钢孔,相邻所述磁钢孔之间设有漏磁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冲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用于放置磁钢的磁钢孔,相邻所述磁钢孔之间设有漏磁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孔的数量为多组,且每组所述磁钢孔包括第一磁钢孔和第二磁钢孔,所述第一磁钢孔与所述第二磁钢孔之间的夹角为80°~120°,且所述漏磁桥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孔与所述第二磁钢孔的靠近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孔包括孔身和位于孔身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孔身构造有磁钢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构造有第一圆角,且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磁钢的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冲片上均匀分布多个自扣点,在所述转子铁芯冲片的周向边缘均匀分布多个焊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元平欧阳兆胜周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