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26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12
在压缩机中,排出管(22)在容器(20)的轴向一端设置于与容器(20)的中心轴重合的位置。第一端子(24a)和第二端子(24b)在容器(20)的轴向一端安装于与容器(20)的中心轴错开的位置。第一连接线(26a)和第二连接线(26b)沿着容器(20)的内周壁(20d)拉绕,在俯视时不相互交叉,并分别在容器(20)中将第一端子(24a)及第二端子(24b)与电动机电连接。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密闭容器内收容有压缩机构部和电动机部的密闭式电动压缩机中,电动机部由转子和定子构成。转子经由主轴与压缩机构部连接。定子通过热装等方法固定于密闭容器。定子通过与定子的绕组连接的连接线而与配置于密闭容器的气密端子连接。通过经由气密端子外加外部电源,从而驱动压缩机构部。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有作为实现兼顾低速旋转时的高效化、和高速旋转速度下的可运转化的单元,在密闭容器中设置两个气密端子,将气密端子的一方与电动机部的绕组的第一连接线连接,并且将气密端子的另一方与电动机部的绕组的第二连接线连接的密闭式电动压缩机。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作为防止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与密闭容器、转子或者排出管接触、断线的单元,具备将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相互连结的树脂制的连结部件的密闭式电动压缩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66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9182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08277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密闭式电动压缩机中,连接线通过排出管附近。连接线与长度尺寸无关地相互交叉、或者长度尺寸越大越有可能相互交叉、或者由连结件相互连结。因此,被卷起到密闭容器的上部空间的油滞留于连接线的交叉部分或者连结部分,从而容易将其与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一起从排出管向压缩机外带出。其结果,压缩机的可靠性因油枯竭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少滞留于连接线的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构,其压缩制冷剂;电动机,其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容器,其收容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电动机;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它们安装于所述容器的轴向一端;以及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它们沿着所述容器的内周壁拉绕,在俯视时不相互交叉,并分别在所述容器中将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线沿着容器的内周壁拉绕。因此,即使连接线的长度尺寸较大,连接线也不相互交叉,从而难以在连接线产生油滞留的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回路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回路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的局部的横剖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的局部的俯视图。图6是比较例的压缩机的局部的俯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的局部的俯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4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适当地省略或简化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组合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两个以上的实施方式来实施。或者也可以部分地实施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或者两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组合。实施方式1使用图1~图6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结构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1。图2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1。制冷循环装置10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空调机,但也可以是冰箱或者热泵循环装置之类的空调机以外的装置。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制冷循环装置10还具备压缩机12、四通阀13、作为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一热交换器14、作为膨胀阀的膨胀机构15、以及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第二热交换器16。压缩机12、四通阀13、第一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5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6连接于制冷剂回路11。压缩机12压缩制冷剂。四通阀13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切换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第一热交换器1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进行动作,使被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散热。即,第一热交换器14使用被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热交换器14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在室外空气与在膨胀机构15中膨胀了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加热制冷剂。膨胀机构15使在冷凝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膨胀。第二热交换器16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进行动作,并使被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散热。即,第二热交换器16使用被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16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在室内空气与在膨胀机构15中膨胀了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加热制冷剂。制冷循环装置10还具备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例如是微型计算机。在图1和图2中仅示出控制装置17与压缩机12的连接,但控制装置17不仅可以与压缩机12连接,也可以与连接于制冷剂回路11的压缩机12以外的结构要素连接。控制装置17监视、控制与控制装置17连接的各结构要素的状态。作为在制冷剂回路11循环的制冷剂,使用R32、R125、R134a、R407C或者R410A之类的HFC系制冷剂。或者使用R1123、R1132(E)、R1132(Z)、R1132a、R1141、R1234yf、R1234ze(E)或者R1234ze(Z)之类的HFO系制冷剂。或者使用R290(丙烷)、R600a(异丁烷)、R744(二氧化碳)或者R717(氨气)之类的自然制冷剂。或者使用其他制冷剂。或者使用这些制冷剂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HFC”是Hydrofluorocarbon(氢氟烃)的简称。“HFO”是Hydrofluoroolefin(氢氟烯烃)的简称。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表示压缩机12的纵剖面。压缩机1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密闭式电动压缩机。压缩机12具体而言是多缸的旋转式压缩机,但也可以单缸的旋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或者往复式压缩机。压缩机12具备容器20、压缩机构30、电动机40以及曲柄轴50。具体而言,容器20是密闭容器。在容器20的底部贮存有制冷机油25。在容器20安装有用于将制冷剂吸入至容器20中的吸入管21、和用于将制冷剂向容器20外排出的排出管22。电动机40收容于容器20。具体而言,电动机40设置于容器20的内侧上部。电动机40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集中绕组式的马达,但也可以是分布绕组式的马达。压缩机构30收容于容器20。具体而言,压缩机构30设置于容器20的内侧下部。即,压缩机构30在容器20内配置于电动机40的下方。曲柄轴50将电动机40与压缩机构30连结。曲柄轴50形成制冷机油25的供油路和电动机40的旋转轴。制冷机油25伴随曲柄轴50的旋转而被设置于曲柄轴50的下部的油泵等供油机构汲取。而且,将制冷机油25向压缩机构30的各滑动部供给,从而润滑压缩机构30的各滑动部。作为制冷机油25使用作为合成油的POE、P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n压缩机构,其压缩制冷剂;/n电动机,其驱动所述压缩机构;/n容器,其收容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电动机;/n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它们安装于所述容器的轴向一端;以及/n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它们沿着所述容器的内周壁拉绕,在俯视时不相互交叉,并分别在所述容器中将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构,其压缩制冷剂;
电动机,其驱动所述压缩机构;
容器,其收容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电动机;
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它们安装于所述容器的轴向一端;以及
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它们沿着所述容器的内周壁拉绕,在俯视时不相互交叉,并分别在所述容器中将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分别是多个导线,所述第一连接线所包含的至少一根导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所包含的至少一根导线分别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引出后,沿着所述容器的内周壁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拉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所包含的至少一根导线跨过在俯视时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容器的内周壁连结的最短的直线而拉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亮新井聪经五前尚久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