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88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包括主体支架、伺服翻转机构、夹线机构、棱镜光源模块和摄像模块,伺服翻转机构上设有夹线机构,夹线机构将待分线束夹持,并在伺服翻转机构带动下进行轴向翻转;压接模组包括压刀,压刀对待分线束进行压合校直;棱镜光源模块包括一块与水平面呈35~65度夹角的镜面,置于待分线束侧方,镜面中呈现待分线束的侧视图;摄像模块设于主体支架上,位于棱镜光源模块下方,使得摄像模块同时拍摄获得待分线束的仰视图和镜面中的侧视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入视觉影像系统,为分线处理装上目视感知,避免了人工的视觉盲区及误差,更智能化,提高产品良率,并且节省了人力耗费,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A vision assisted branch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线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
技术介绍
SRS汽车安全气囊连用连接线现在已实现自动化生产,在自动机器上对绞线的处理尤为重要,由于线束自身的柔软特性,以此决定退绞与校直存在困难,现光靠分线机构的“盲分”处理,使得生产良率低。若要采用人工进行分线,因为肉眼难以识别多个角度的线束状态,导致存在视觉遮挡误差,很容易对是否需要退绞与校直产生误判;另一方面,人工分线存在人工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缺点,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实现精准分线、且效率高的分线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包括主体支架、伺服翻转机构、夹线机构、棱镜光源模块和摄像模块,其中具体地:主体支架起到支承整体结构的作用。伺服翻转机构设于主体支架上,其上设有夹线机构,夹线机构将待分线束夹持,并在伺服翻转机构带动下进行轴向翻转;压接模组,设于主体支架上,包括压刀,压刀对待分线束进行压合校直;棱镜光源模块设于主体支架上,包括一块与水平面呈35~65度夹角的镜面,置于待分线束侧方,镜面中呈现待分线束的侧视图;摄像模块设于主体支架上,位于棱镜光源模块下方,其镜头垂直朝上,使得摄像模块同时拍摄获得待分线束的仰视图和镜面中的侧视图。视觉辅助分线机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的PLC控制器与摄像模块、伺服翻转机构、压接模组、夹线机构电连接。PLC控制器将摄像模块获得的侧视图和仰视图中线束的各个关键点位置坐标在三维坐标系中生成,之后PLC控制器根据预设的阈值结合三维坐标中各个像素块的坐标判断线束是否需要退绞或者校直。PLC控制伺服电机将线束夹紧旋转到正确的位置方向,或者控制压接模组对线束目标位置进行校直。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接模组包括上、下压接刀模和压合气缸,压合气缸对上、下压接刀模输出压合力。进一步地,所述的镜面与平面呈45度。45度时可获得最好的侧向呈像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的棱镜光源模块还包括平行背光源,平行背光源的光线由侧方投向将待分线束。平行背光源从侧方照亮待分线束,使得摄像机所呈像清晰明亮。进一步地,待分线束在镜面中所呈像位于镜面的水平中线的上下25%宽度范围内。进一步地,所述的伺服翻转机构为伺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的夹线机构包括夹线气缸和夹爪,所述的夹爪在夹线气缸的带动下将待分线束夹持夹持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摄像模块包括相机和垂向升降台,相机固定于垂向升降台上方。通过垂直升降调整相机的拍摄效果,使得获得的照片中线束的位置居中且大小适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导入视觉影像系统,为分线处理装上目视感知,避免了人工的视觉盲区及误差,更智能化,提高产品良率,并且节省了人力耗费,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视觉辅助分线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视觉辅助分线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视觉辅助分线机构的主视图。图中:1、主体支架,2、伺服翻转机构,3、夹线机构,4、棱镜光源模块,5、摄像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包括主体支架1、伺服翻转机构2、夹线机构3、棱镜光源模块4和摄像模块5,其中具体地:主体支架1起到支承整体结构的作用。伺服翻转机构2设于主体支架1上,其上设有夹线机构3,夹线机构3将待分线束夹持,并在伺服翻转机构2带动下进行轴向翻转,所述的伺服翻转机构2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或齿轮啮合,并与轴杆的传动实现将转动力传动至夹线机构3上,使得夹线机构3旋转,实现退绞。所述的夹线机构3包括夹线气缸和夹爪,所述的夹爪在夹线气缸的带动下将待分线束夹持固定,在夹爪将线束固定好后伺服翻转机构2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对夹持部进行扭转。压接模组,设于主体支架1上,包括压刀,压刀对待分线束进行压合校直。所述的压接模组包括上、下压接刀模和压合气缸,压合气缸对上、下压接刀模输出压合力。棱镜光源模块4设于主体支架1上,包括一块与水平面呈35~65度夹角的镜面,置于待分线束侧方,镜面中呈现待分线束的侧视图;镜面与平面优选呈45度,45度时可获得最好的侧向呈像效果。所述的棱镜光源模块4还包括平行背光源,平行背光源的光线由侧方投向将待分线束。平行背光源从侧方照亮待分线束,使得摄像机所呈像清晰明亮。待分线束在镜面中所呈像位于镜面的水平中线的上下25%宽度范围内。摄像模块5设于主体支架1上,位于棱镜光源模块4下方,其镜头垂直朝上,使得摄像模块5同时拍摄获得待分线束的仰视图和镜面中的侧视图。所述的摄像模块5包括相机和垂向升降台,相机固定于垂向升降台上方。通过垂直升降调整相机的拍摄效果,使得获得的照片中线束的位置居中且大小适宜。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摄像模块5、伺服翻转机构2、压接模组、夹线机构3电连接。具体运行过程中,摄像模块5通过垂向升降台获得最优的拍摄高度,之后开始连续的拍摄照片,PLC控制器将摄像模块5获得的侧视图和仰视图中线束的各个关键点位置坐标在三维坐标系中生成,之后PLC控制器根据预设的阈值结合三维坐标中各个像素块的坐标判断线束是否需要退绞或者校直,该种图片中针对像素块的测量方法基于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已采取了广泛的使用。之后PLC控制伺服电机将线束夹紧旋转到正确的位置方向,或者控制压接模组对线束目标位置进行校直。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支架(1);/n伺服翻转机构(2),设于主体支架(1)上,其上设有夹线机构(3),夹线机构(3)将待分线束夹持,并在伺服翻转机构(2)带动下进行轴向翻转;/n压接模组,设于主体支架(1)上,包括压刀,压刀对待分线束进行压合校直;/n棱镜光源模块(4),设于主体支架(1)上,包括一块与水平面呈35~65度夹角的镜面,置于待分线束侧方,镜面中呈现待分线束的侧视图;/n摄像模块(5),设于主体支架(1)上,位于棱镜光源模块(4)下方,其镜头垂直朝上,使得摄像模块(5)同时拍摄获得待分线束的仰视图和镜面中的侧视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支架(1);
伺服翻转机构(2),设于主体支架(1)上,其上设有夹线机构(3),夹线机构(3)将待分线束夹持,并在伺服翻转机构(2)带动下进行轴向翻转;
压接模组,设于主体支架(1)上,包括压刀,压刀对待分线束进行压合校直;
棱镜光源模块(4),设于主体支架(1)上,包括一块与水平面呈35~65度夹角的镜面,置于待分线束侧方,镜面中呈现待分线束的侧视图;
摄像模块(5),设于主体支架(1)上,位于棱镜光源模块(4)下方,其镜头垂直朝上,使得摄像模块(5)同时拍摄获得待分线束的仰视图和镜面中的侧视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觉辅助分线机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的PLC控制器与摄像模块(5)、伺服翻转机构(2)、压接模组、夹线机构(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辅助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接模组包括上、下压接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煦平王泰高忠华薛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连接器系统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