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管夹持装置和微纳米气液流动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管夹持装置和微纳米气液流动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石油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我国中、高渗透油藏后备石油储量不足,低渗透石油资源开发速度慢,使得石油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严重依赖进口石油供给。在我国新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储量中,低渗致密储层的资源量占有绝对比例。低渗透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对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高渗透储层明显不同,低渗透油气藏渗流规律偏离经典流动规律,出现了非线性渗流特征。目前非线性渗流机理的研究绝大多数基于岩心渗流实验,但此类实验难以反映岩石中真正的渗流情况和渗流机理。只有正确认识低渗透油气藏的非线性渗流机理才能正确地指导油气的开采,并提高最终石油采收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常规低渗透油藏储层的岩心孔隙喉道细小且结构复杂,研究流体流动时面临的影响因素多,不确定性大,通过流体在单根微米管内的流动来模拟真实地层的流动情况,可以研究其内在的渗流力学机制,更真实地反映低渗透致密油藏储层中流体非线性渗流的内在机理。目前,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展,微管在微米尺度的渗流实验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申请号为CN201620941960.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微尺度效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注入系统与气体过滤装置、储液罐、液体过滤装置依次相连;液体过滤装置所接出的导管上装有超声波气泡检测器,在一侧依次连接有开关一、压力传感器一、微管一、压力传感器二以及流量计量管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管线组件、流体缓冲组件和微纳米管组件;所述入口管线组件和所述微纳米管组件通过所述流体缓冲组件连接,流体通过所述入口管线组件进入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内,并通过所述微纳米管组件流出,以形成微纳米流;所述入口管线组件包括常规实验管线(2201)、上游中空密封螺栓(2202)、密封环(2203),所述常规实验管线(2201)穿过所述上游中空密封螺栓(2202)并延伸至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内部,所述常规实验管线(220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环(2203);所述微纳米管组件包括机械压实密封套环(2207)、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下游中空密封螺栓(2209)、微纳米管(2210)及密封套(2211),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穿过所述下游中空密封螺栓(2209),且其一端延伸至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内部,另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2211),所述微纳米管(2210)密封固定于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内;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游密封腔(2204)、流体缓冲腔(2205)及下游密封腔(2206);所述上游密封腔(2204)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管线组件、流体缓冲组件和微纳米管组件;所述入口管线组件和所述微纳米管组件通过所述流体缓冲组件连接,流体通过所述入口管线组件进入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内,并通过所述微纳米管组件流出,以形成微纳米流;所述入口管线组件包括常规实验管线(2201)、上游中空密封螺栓(2202)、密封环(2203),所述常规实验管线(2201)穿过所述上游中空密封螺栓(2202)并延伸至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内部,所述常规实验管线(220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环(2203);所述微纳米管组件包括机械压实密封套环(2207)、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下游中空密封螺栓(2209)、微纳米管(2210)及密封套(2211),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穿过所述下游中空密封螺栓(2209),且其一端延伸至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内部,另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2211),所述微纳米管(2210)密封固定于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内;所述流体缓冲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游密封腔(2204)、流体缓冲腔(2205)及下游密封腔(2206);所述上游密封腔(2204)与所述上游中空密封螺栓(2202)连接,并通过所述密封环(2203)密封,所述下游密封腔(2206)与所述下游中空密封螺栓(2209)连接,并通过所述机械压实密封套环(2207)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管(2210)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于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内;所述密封套(2211)为橡胶密封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管(2210)的材质为石英,外径为0.3mm~0.7mm,长度为4cm~10cm,内径为0.2μm~200μm;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内径与所述微纳米管(2210)的外径相差在0.1mm内,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长度与微纳米管(2210)的长度差控制在5cm,所述耐高压微纳米管对接套管(2208)的壁厚为0.1mm~0.3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米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管夹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李闽,梁彬,吴倩,曹江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