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冲击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48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测试产品在极端冷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的冷热冲击箱结构。冷热冲击箱结构,包括箱体,在该箱体内上部设置有低温箱,下部设置有高温箱,在所述的低温箱和高温箱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在该壳体的内部前端内壁设置有电动机,后端内壁设置有轴座,所述的电动机的转动轴延伸至与轴座配合;在所述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高温箱的第一夹持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热冲击箱结构,通过低温箱、高温箱、电动机、轴座、转动轴以及第一夹持杆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将待测件从低温箱转到高温箱或者从高温箱转到低温箱,而且减少了占用空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Cold and hot shock box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热冲击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测试产品在极端冷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的冷热冲击箱结构。
技术介绍
冷热冲击箱结构,主要是用来测试复合材料及材料结构,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即以在最短时间内试验其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适用的对象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获得的数据可作为其产品改进的依据或参考。现有的冷热冲击箱,一般都是具有两个或者三个腔室,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夹持住待测件,通过轨道在不同温度腔室之间移动,测定待测件在短时间内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为了满足轨道的铺设,这种方式需要的横向空间较大,造成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大,造价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主要用于测试产品在极端冷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的冷热冲击箱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热冲击箱结构,包括箱体,在该箱体内上部设置有低温箱,下部设置有高温箱,在所述的低温箱和高温箱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在该壳体的内部前端内壁设置有电动机,后端内壁设置有轴座,所述的电动机的转动轴延伸至与轴座配合;在所述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高温箱的第一夹持杆。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转动轴上还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高温箱的第二夹持杆。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夹角呈90°,当第一夹持杆配合在高温箱中时,第二夹持杆配合在低温箱中。r>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高温箱上部设置和低温箱的下部均设置有方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通过的缺口。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缺口配合有绝热带。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箱体的上部一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气口。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箱体整体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箱体内壁设置有一层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结构,通过低温箱、高温箱、电动机、轴座、转动轴以及第一夹持杆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将待测件从低温箱转到高温箱或者从高温箱转到低温箱,而且减少了占用空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设置第二夹持杆后,可以与第一夹持杆配合,同时夹持两个待测件分别进行进入高温箱和低温箱进行测试,也可以使用一个夹持杆,另一个夹持杆作为备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箱体,2-低温箱,3-壳体,4-高温箱,5-轴座,6-电动机,7-转动轴,8-第一夹持杆,9-待测件,10-第二夹持杆,11-缺口,12-进气口,13-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结构,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1内上部设置有低温箱2,下部设置有高温箱4,在所述的低温箱2和高温箱4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壳体3,在该壳体3的内部前端内壁设置有电动机6,后端内壁设置有轴座5,所述的电动机6的转动轴7延伸至与轴座5配合;在所述的转动轴7上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2、高温箱4的第一夹持杆8。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结构,通过低温箱2、高温箱4、电动机6、轴座5、转动轴7以及第一夹持杆8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将待测件9从低温箱2转到高温箱4或者从高温箱4转到低温箱2,而且减少了占用空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使用时,夹持杆8夹持住待测件9,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机6转动,带动转动轴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杆8转动,使得待测件9能够方便地从能够方便地将待测件9从低温箱2转到高温箱4或者从高温箱4转到低温箱2,而且减少了占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的箱体1还设置有其他部件,如机械室、配电室以及控制面板等,这些必备部件按照现有技术通用布置结构布置。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在所述的转动轴7上还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2、高温箱4的第二夹持杆10。设置第二夹持杆10后,可以与第一夹持杆8配合,同时夹持两个待测件9分别进行进入高温箱4和低温箱2进行测试,也可以只使用一个夹持杆,另一个夹持杆作为备用。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夹持杆8和第二夹持杆10的夹角呈90°,当第一夹持杆8配合在高温箱4中时,第二夹持杆10配合在低温箱2中。在设置时,所述的低温箱2和高温箱4一高一低设置,所述的切换装置设置在两者之间,第一夹持杆8和第二夹持杆10的夹角呈90°,当第一夹持杆8配合在高温箱4中时,第二夹持杆10配合在低温箱2中,能够同时检测两个待测件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同时检测并不是同步完成两个待测件9的检测,由于第一夹持杆8和第二夹持杆10夹角90°,当第二夹持杆10夹持待测件9进入高温箱4时,第一夹持杆8夹持的待测件9悬空,当第二夹持杆10夹持的待测件9进入低温箱2时,第一夹持杆8夹持的待测件9进入高温箱4;第二夹持杆10夹持的待测件9转出低温箱2完成检测,而第一夹持杆8夹持的待测件9才进入低温箱2进行检测。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在所述的高温箱4上部设置和低温箱2的下部均设置有方便第一夹持杆8和第二夹持杆10通过的缺口11且该缺口11配合有绝热带。当第一夹持杆8或第二夹持杆10通过的时候挤开绝热带,并通过缺口11,通过方便且起到了较好的隔绝作用。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在所述的箱体1的上部一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2,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气口13。设置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能够方便箱体1的换气,进气口12和进气口13设置在不同侧面,减少了干扰。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箱体1整体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实施例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箱体1内壁设置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的设置能够减少低温箱2和高温箱4的温度波动,提高了稳定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热冲击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1)内上部设置有低温箱(2),下部设置有高温箱(4),在所述的低温箱(2)和高温箱(4)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壳体(3),在该壳体(3)的内部前端内壁设置有电动机(6),后端内壁设置有轴座(5),所述的电动机(6)的转动轴(7)延伸至与轴座(5)配合;在所述的转动轴(7)上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2)、高温箱(4)的第一夹持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冷热冲击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1)内上部设置有低温箱(2),下部设置有高温箱(4),在所述的低温箱(2)和高温箱(4)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壳体(3),在该壳体(3)的内部前端内壁设置有电动机(6),后端内壁设置有轴座(5),所述的电动机(6)的转动轴(7)延伸至与轴座(5)配合;在所述的转动轴(7)上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2)、高温箱(4)的第一夹持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冲击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轴(7)上还设置有能够转入低温箱(2)、高温箱(4)的第二夹持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冲击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杆(8)和第二夹持杆(10)的夹角呈90°,当第一夹持杆(8)配合在高温箱(4)中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