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冲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76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测试产品在极端冷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的冷热冲击箱。在箱体的内壁上部设置有轴承座,在轴承座上配合有转盘轴;在箱体内底部设置有高温槽和低温槽;在转盘轴的下端连接有覆盖高温槽和低温槽的转盘盖;在转盘盖上设置有用于待测件升降的升降装置,在箱体内壁上设置有与转盘轴配合的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热冲击箱,通过箱体、高温槽、低温槽、转盘盖、升降装置以及动力装置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将待测件在高温槽和低温槽之间转换,减少了滑轨等的布置,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特点。隔离槽的设置,使得高温槽和低温槽之间分别明显,直接跨度,更能够准确地测得待测件的相应数据。

Cold and hot shock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热冲击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测试产品在极端冷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的冷热冲击箱。
技术介绍
冷热冲击箱,用来测试复合材料及材料结构,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即以在最短时间内试验其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适用的对象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可作为其产品改进的依据或参考。现有的冷热冲击箱,一般都是具有两个或者三个腔室,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夹持住待测件,通过轨道在不同温度腔室之间移动,测定待测件在短时间内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为了满足轨道的铺设,这种方式需要的横向空间较大,造成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大,造价成本较高。此外,冷热环境划分不够精密,在交替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过渡段,使得测试效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主要用于测试产品在极端冷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的冷热冲击箱,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热冲击箱,包括箱体,在该箱体的内壁上部设置有轴承座,在所述的轴承座上配合有转盘轴;在所述的箱体内底部设置有高温槽和低温槽;在所述的转盘轴的下端连接有覆盖高温槽和低温槽的转盘盖;在所述的转盘盖上设置有用于待测件升降的升降装置,在所述的箱体内壁上设置有与转盘轴配合的动力装置。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高温槽和低温槽之间设置有隔离槽。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隔离槽与高温槽接触的一面以及与低温槽接触的一面均采用隔热材料制作而成。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隔离槽为全密封中空结构,中空部分填充满氮气。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压缸,所述的升降气压缸安装在转盘盖上表面,且该升降气压缸的伸缩杆自由贯穿转盘盖后与放置在高温槽或者低温槽中的待测件连接。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内壁上的动力电机,该动力电机的转轴末端设置有主动轮;在所述的转盘轴上设置有与该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主动轮的齿数为十二个,所述的从动轮的齿数为三十六个。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箱体喷涂有耐高温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通过箱体、转盘轴、高温槽、低温槽、转盘盖、升降装置以及动力装置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将待测件在高温槽和低温槽之间转换,减少了滑轨等的布置,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特点。隔离槽的设置,使得高温槽和低温槽之间分别明显,直接跨度,更能够准确地测得待测件的相应数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的一种剖视示意图;附图中,1-箱体,2-轴承座,3-转盘轴,4-转盘盖,5-从动轮,6-动力电机,7-转轴,8-主动轮,9-升降气压缸,10-伸缩杆,11-待测件,12-高温槽,13-隔离槽,14-低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1的内壁上部设置有轴承座2,在所述的轴承座2上配合有转盘轴3;在所述的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在所述的转盘轴3的下端连接有覆盖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的转盘盖4;在所述的转盘盖4上设置有用于待测件11升降的升降装置,在所述的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转盘轴3配合的动力装置。本技术的冷热冲击箱,通过箱体1、转盘轴3、高温槽12、低温槽14、转盘盖4、升降装置以及动力装置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将待测件11在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之间转换,减少了滑轨等的布置,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特点。使用时,升降装置固定好待测件11,转盘盖4转动,到高温槽12,升降装置将待测件11下降,然后上升,动力装置给出动力,使得转盘轴3转动,带动转盘盖4,将待测件11转动到低温槽14上方,然后升降装置将待测件11下降,进行低温测试,相应的传感器等统计数据,完成测试。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在所述的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之间设置有隔离槽13。隔离槽13的设置,使得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之间分别明显,直接跨度,没有过渡段,更能够准确地测得待测件11的相应数据。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隔离槽13与高温槽12接触的一面以及与低温槽14接触的一面均采用隔热材料制作而成。这样设计以后,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之间隔离有绝热装置,能够减少过渡段,待测件11直接跨度高温和低温,能更有效地检测待测件11的相应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隔热效果,所述的隔离槽13为全密封中空结构,中空部分填充满氮气。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压缸9,所述的升降气压缸9安装在转盘盖4上表面,且该升降气压缸9的伸缩杆10自由贯穿转盘盖4后与放置在高温槽12或者低温槽14中的待测件11连接。当待测件11需要下降的时候,伸缩杆10伸出,当待测件11需要上升的时候,伸缩杆10收缩,使用相当方便。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1内壁上的动力电机6,该动力电机6的转轴7末端设置有主动轮8;在所述的转盘轴3上设置有与该主动轮8啮合的从动轮5。这样设计以后,当需要旋转的时候,动力电机6转动,带动转轴7、主动轮8转动,由于从动轮5与主动轮8啮合,从动轮5跟随转动,此时转盘轴3跟着转动,带动转盘盖4转动,从而将待测件11转动到需要的位置,使用相当方便。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主动轮8的齿数为十二个,所述的从动轮5的齿数为三十六个。这样设计以后,从动轮5恰好是主动轮8的三倍线速度,能够提高转动速度,方便切换高温低温,减少过渡时间,提高检测效果。实施例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箱体1喷涂有耐高温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热冲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1)的内壁上部设置有轴承座(2),在所述的轴承座(2)上配合有转盘轴(3);在所述的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在所述的转盘轴(3)的下端连接有覆盖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的转盘盖(4);在所述的转盘盖(4)上设置有用于待测件(11)升降的升降装置,在所述的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转盘轴(3)配合的动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冷热冲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1)的内壁上部设置有轴承座(2),在所述的轴承座(2)上配合有转盘轴(3);在所述的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在所述的转盘轴(3)的下端连接有覆盖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的转盘盖(4);在所述的转盘盖(4)上设置有用于待测件(11)升降的升降装置,在所述的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转盘轴(3)配合的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冲击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高温槽(12)和低温槽(14)之间设置有隔离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冲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槽(13)与高温槽(12)接触的一面以及与低温槽(14)接触的一面均采用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冲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槽(13)为全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