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12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属于空调机组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罐体,罐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位于罐体内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管接头,弯管接头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液封管,液封管的下表面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罐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复杂的排水管线集成化,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并且正压、负压空调机组冷凝水排放均可适用,避免了传统排水管线受到安装尺寸要求及正负压的要求等等限制的影响,同时该装置可以自动排水,不需额外安装排水泵和控制阀门,有效地降低空调机组的运营成本。

A discharge devi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ssure condens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属于空调机组设备

技术介绍
大型中央空调机组的排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如图1所示,空气通过空调机箱7内的表冷器8进行冷却降温去湿,会使表冷器8表面产生大量冷凝水,冷凝水是被收集在设置于表冷器8下方的集水盘9中,再由集水盘9接管排向一个开式排水系统。在机组内的风机运行时,表冷器8冷凝水的排放点会处于负压,为保证冷凝水的有效排放,现有的技术会在机组出水口接S型弯的存水管10,以使排出的冷凝水在存水管10能形成排放冷凝水所必须的高差原动力,且不致使室外空气被抽入机组中,而严重影响冷凝水的正常排放。在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和安装施工人员对于空调机组冷凝水的排放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致使工程实践中出现大量冷凝水排水管线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在制作排水管线时需要人工来焊接连接管,有时由于人员的疏忽,焊接或连接不好,以及机组内正负压的要求等等限制的影响,均会使集水盘9中的冷凝水溢至空调机组而导致冷凝水排水不畅,这样在空调机组运行时,冷凝水会从机箱7四周滴出,而当机组停止运行后,大量贮存于空调机箱7中的冷凝水便会倾刻从机箱7缝隙排出,造成机房内地面大量积水,特别是风量在70,000m3/h~500,000m3/h的大型新风恒温恒湿的空调机组,一旦发生冷凝水漏水现象,生产车间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它解决了传统的存水管配置不合理,且受到空调机组内正负压要求限制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罐体内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管接头,所述弯管接头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液封管,所述液封管的下表面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罐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封盖。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封盖的中心位置安装有透明观察窗。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弯管接头为度弯头。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液封管的底部与罐体内底部之间的高度为20~30mm。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管螺纹。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罐体的外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螺栓和螺母。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20~30mm厚的保温层。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排放装置整体为不锈钢焊接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复杂的排水管线集成化,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并且正压、负压空调机组冷凝水排放均可适用,避免了传统排水管线受到安装尺寸要求及正负压的要求等等限制的影响,同时该装置可以自动排水,不需额外安装排水泵和控制阀门,有效地降低空调机组的运营成本。2、本技术全不锈钢焊接而成,耐候性强,使用寿命长。3、本技术顶部设有透明观察窗,可以直观检查罐体内冷凝水的排水状况。4、本技术设计有保温层,能够有效防止罐体表面结露。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A-A向截面图;图6为图4的B-B向截面图;图7为机组风机启动时罐体内部的示意图;图8为机组风机运行时罐体内部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用于正压冷凝水排放的示意图。图中:罐体1、出水管2、封盖3、透明观察窗4、进水管5、安装板6、机箱7、表冷器8、集水盘9、存水管10、弯管接头11、液封管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2-9所示,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2,进水管5位于罐体1内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管接头11,弯管接头1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液封管12,液封管12的下表面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罐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封盖3。采用上述方案,该装置将复杂的排水管线集成化,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并且正压、负压空调机组冷凝水排放均可适用,避免了传统排水管线受到安装尺寸要求及正负压的要求等等限制的影响。封盖3的中心位置安装有透明观察窗4,可以直观检查罐体1内冷凝水的排水状况。弯管接头11为90度弯头,液封管12的底部与罐体1内底部之间的高度为25mm。采用上述方案,90度的弯管接头11使得液封管12处于竖直状态,同时液封管12与罐体1内底部之间的低间距保证了该装置的液封效果,防止负压吸气。进水管5和出水管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管螺纹,便于与集水盘9连通和外接管路。罐体1的外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安装板6,多个安装板6上均设置有螺栓和螺母,该装置通过安装板6和螺栓便于固定在房屋吊顶上,或者是在机房地面上进行固定。罐体1上还设置有25mm厚的保温层。采用上述方案,罐体1和保温层采用夹层式进行制作,即罐体1侧壁设置为空心薄壁结构,保温层填充在罐体1内的空心处,能够有效防止罐体1表面结露。排放装置整体为不锈钢焊接而成,制作简单,耐候性强,使用寿命长。如图7所示,空调机组内的风机启动时会形成负压,机组内的负压会吸取罐体1内的冷凝水,液封管12内会形成与机组内负压值相同的液面高度h,因此液封管12的长度设计需要大于液面高度h,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制作不同压力值的冷凝水排放装置。工作原理:应用在负压冷凝水排放时,如图7和图8所示,进水管5连接集水盘9,由于冷凝水的进水管5在上部,在机组负压的作用下,罐体1内部的液位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防止空气倒吸,而当机组内集水盘9中的冷凝水液位积聚到水面高于出水管2的时候,冷凝水的水压大于机组内负压值,冷凝水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入罐体1内,罐体1内的液位升高至出水管2处,并通过出水管2溢出。应用在正压冷凝水排放时,将进水管5和出水管2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换,如图9所示,此时由于出水管2在罐体1下部,并且与机组内的正压段集水盘9的排水管连接,在机组正压的作用下,液封管12内部的液位由于机组正压的作用而不断的上升起,液位高度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防止空气排出,而当机组内集水盘9中的冷凝水液位积聚到一定高度,冷凝水的水压加上机组内正压的作用,使得液封管12内的液位升高至进水管5处,冷凝水就可以通过进水管溢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2),所述进水管(5)位于罐体(1)内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管接头(11),所述弯管接头(1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液封管(12),所述液封管(12)的下表面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罐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封盖(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2),所述进水管(5)位于罐体(1)内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管接头(11),所述弯管接头(1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液封管(12),所述液封管(12)的下表面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罐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封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3)的中心位置安装有透明观察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压冷凝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接头(11)为90度弯头。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锦襄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