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喷水器,喷水器上设有进水口,喷水器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喷水孔,连接管一端与喷水器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的排水管出水端连通;还包括固定支架,喷水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空调外机后侧,喷水器的喷水孔处于空调外机后端面进风口上侧,空调冷凝水经过连接管和喷水器被空调外机的风扇吸入进口风落在热交换器上。通过固定支架将喷水器安装在空调外机壳体的后侧,喷水器出水管体的喷水孔处于空调外机后端面进风口上侧,空调内机产生冷凝水,冷凝水经过连接管和喷水器从喷水孔落下,落下的冷凝水被空调外机的风扇吸入进口风落在空调外机的热交换器上,避免冷凝水聚积。
New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ate recov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
技术介绍
在空调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内空气流经空调内机蒸发器发生热量交换时,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下落至冷凝水收集池中,排水管上端与冷凝水收集池的底部相通,冷凝水会顺着排水管流出空调外侧。但普通空调产生冷凝水后直接通过排水管将其排出室外,无法实现冷凝水的回收,而且直接排出容易产生积水,污染环境。申请号为20181164798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喷水器,喷水器设有进水口和若干喷水孔,若干喷水孔处于喷水器底部,所述喷水孔对准空调冷凝器,连接管一端与喷水器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的排水管出水端连通;所述喷水器包括进水管体和出水管体,出水管体两端密封,若干喷水孔设置在出水管体侧壁上,进水管体一端开有进水口,进水管体另一端与出水管体的内孔相通。但是实际中没有限定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安装位置,可能造成冷凝水在冷凝器吸收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水再利用、提升空调制冷效率的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喷水器,喷水器上设有进水口,喷水器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喷水孔,连接管一端与喷水器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的排水口连通;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支架,喷水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空调外机后侧,喷水器的喷水孔处于空调外机后端面进风口上侧,空调冷凝水经过连接管和喷水器被空调外机的风扇吸入进口风落在空调外机的热交换器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固定支架将喷水器安装在空调外机壳体的后侧,喷水器出水管体的喷水孔处于空调外机后端面进风口上侧,空调运转后,空调内机产生冷凝水,冷凝水经过连接管和喷水器从喷水孔落下,落下的冷凝水被空调外机的风扇吸入进口风落在空调外机的热交换器上,避免冷凝水聚积。另外,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冷凝水蒸发吸收热量,降低冷凝器周围的温度,进而提高空调的制冷效果,大大提高空调的使用效率,相比其他的冷凝水回收组件,空调的能耗降低了15%(在室外温度达到32°以上的环境)。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持板、夹持座、连接座和至少一个第一顶紧自攻丝,夹持座上端面开有夹持凹槽,夹持凹槽与空调外机进风口上边缘位置的后侧机壳配合,所述第一顶紧自攻丝贯穿夹持座伸入夹持凹槽内且抵靠在空调外机的后侧机壳上,夹持座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的后端向空调外机后侧伸出,第一夹持板上端与连接座的后端固定,第一夹持板开有槽口,第二夹持板一端与第一夹持板铰接,第二夹持板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可拆卸固定,第一夹持板的槽口与第二夹持板构成夹持喷水器的夹持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固定支架的结构更具体,工业生产时可以分段注塑,各自组装。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连接座包括滑块、滑轨和至少一个第二顶紧自攻丝,滑轨上设有前后走向的滑槽,滑块与滑轨的滑槽配合,夹持座与滑块之间固定,第一夹板与滑轨后端固定,所述第二顶紧自攻丝贯穿滑轨伸入滑槽内且抵靠在滑块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调节滑块与滑轨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根据实际环境调节喷水器距离空调外机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功率、尺寸的空调。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滑块向下延伸有第一卡扣,夹持座上端面后部与滑块之间铰接,夹持座上端面前部设有与第一卡孔,滑块的第一卡扣与滑块的第一卡扣可拆卸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实现滑块与夹持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第一夹板上部设有第二卡扣,滑轨后端设有第二卡孔,第一夹板的第二卡扣与滑轨的第二卡孔可拆卸配合,第三顶紧自攻丝贯穿滑轨侧壁伸入第二卡孔内且抵靠第一夹持板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实现第一夹板与滑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第三卡扣,第一夹持板上对应第三卡扣位置设有第三卡孔,第三卡扣与第三卡孔可拆卸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实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喷水孔外设有堵头,堵头上开有滴水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堵头可以限制喷水器中流出冷凝水流量。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的滴水孔的孔径为小于等于0.5mm;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滴水孔的孔径限制,可以保证从堵头流出的冷凝水都为水滴形态,流出水滴孔时不会在某一方向上具有很大的加速度,使冷凝水自然下落,方便受空调外机的作用吸入热交换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实施例喷水器的立体图。图3是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实施例固定支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本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连接管、喷水器和两个固定支架。喷水器包括进水管体11和出水管体12,多个喷水孔设置在出水管体12侧壁上,进水管体11一端开有进水口,进水管体11另一端与出水管体12的内孔相通,喷水孔外设有堵头13,堵头13上开有滴水孔,每个滴水孔的孔径为0.5mm。连接管(图中未示出)一端与喷水器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的排水管出水端连通。喷水器通过两个固定支架固定在空调外机后侧,每个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夹持板21、第二夹持板22、夹持座23、连接座和两个第一顶紧自攻丝24,夹持座23上端面开有夹持凹槽23b,夹持凹槽23b与空调外机进风口上边缘位置的后侧机壳31配合,两个第一顶紧自攻丝24贯穿夹持座23伸入夹持凹槽23b内且抵靠在空调外机的后侧机壳31上。连接座的后端向空调外机后侧伸出,连接座包括滑块25、滑轨26和两个第二顶紧自攻丝26a,滑轨26上设有前后走向的滑槽26c,滑块25与滑轨26的滑槽26c配合,夹持座23与滑块25之间固定,第一夹持板21与滑轨26后端固定。滑块25向下延伸有第一卡扣25a,夹持座23上端面后部与滑块25之间铰接,夹持座23上端面前部设有与第一卡孔23a,滑块25的第一卡扣25a与夹持座2的第一卡孔23a可拆卸配合。第一夹持板21上部设有第二卡扣21a,第一夹持板21中部设有折弯,第一夹持板21下部开有槽口,第二夹持板22下端与第一夹持板21铰接,第二夹持板22上端设有第三卡扣22a,第一夹持板21上对应第三卡扣22a位置设有第三卡孔21b,第三卡扣22a与第三卡孔21b可拆卸配合。第一夹持板21的槽口与第二夹持板22构成夹持喷水器的出水管体12的夹持孔27。滑轨26后端设有第二卡孔26b,第一夹持板21的第二卡扣21a与滑轨26的第二卡孔26b可拆卸配合,第二顶紧自攻丝26a贯穿滑轨26伸入滑槽26c内且抵靠在滑块25上。一个第三顶紧自攻丝(图中未示出)贯穿滑轨26侧壁伸入第二卡孔26b内且抵靠第一夹持板21上,限制滑轨26限制第一夹持板21与滑轨26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喷水器,喷水器上设有进水口,喷水器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喷水孔,连接管一端与喷水器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的排水口连通;/n其特征为:/n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支架,喷水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空调外机后侧,喷水器的喷水孔处于空调外机后端面进风口上侧,空调冷凝水经过连接管和喷水器被空调外机的风扇吸入进口风落在空调外机的热交换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喷水器,喷水器上设有进水口,喷水器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喷水孔,连接管一端与喷水器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的排水口连通;
其特征为:
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支架,喷水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空调外机后侧,喷水器的喷水孔处于空调外机后端面进风口上侧,空调冷凝水经过连接管和喷水器被空调外机的风扇吸入进口风落在空调外机的热交换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持板、夹持座、连接座和至少一个第一顶紧自攻丝,夹持座上端面开有夹持凹槽,夹持凹槽与空调外机进风口上边缘位置的后侧机壳配合,所述第一顶紧自攻丝贯穿夹持座伸入夹持凹槽内且抵靠在空调外机的后侧机壳上,夹持座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的后端向空调外机后侧伸出,第一夹持板上端与连接座的后端固定,第一夹持板开有槽口,第二夹持板一端与第一夹持板铰接,第二夹持板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可拆卸固定,第一夹持板的槽口与第二夹持板构成夹持喷水器的夹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其特征是:
连接座包括滑块、滑轨和至少一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本原,周化庆,
申请(专利权)人:周本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