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01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包括炉体、炉体自动输料结构、前拱和料灰存储盒,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腔,且炉腔的下方设置有炉排,所述炉体自动输料结构安装于炉体的左侧,且炉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预热通道,所述前拱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孔,且排气孔的右侧设置有后拱,所述后拱的右下段为引温拱板,且后拱的左上段为导燃拱板,所述后拱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该种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预热通道的设置能够方便对进入炉体内的生物质进行预加热,以此便于生物质的燃烧,设置的前拱通过导热拱板能够将排气孔处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预热拱板处,如此通过预热拱板能够实现对预热通道处的生物质进行加热,以此能够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Biomass double arch adiabati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炉装置
,具体为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
技术介绍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质锅炉是锅炉的一个种类,就是以生物质能源作为燃料的锅炉叫生物质锅炉,分为生物质蒸汽锅炉、生物质热水锅炉、生物质热风炉、生物质导热油炉、立式生物质锅炉、卧式生物质锅炉等。传统的生物质锅炉因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短、灰分重度小易漂浮,会产生冒黑烟的问题,并且生物质锅炉在在使用时不便进行自动上料,不便对燃烧灰尘进行清洁,同时还存在燃烧效率低、热能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生物质锅炉因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短、灰分重度小易漂浮,会产生冒黑烟的问题,并且生物质锅炉在在使用时不便进行自动上料,不便对燃烧灰尘进行清洁,同时还存在燃烧效率低、热能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包括炉体、炉体自动输料结构、前拱和料灰清洁结构,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腔,且炉腔的下方设置有炉排,所述炉体自动输料结构安装于炉体的左侧,且炉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预热通道,所述前拱安装于预热通道的上方,所述前拱的左下段为预热拱板,且前拱的右上段为导热拱板,所述前拱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孔,且排气孔的右侧设置有后拱,所述后拱的右下段为引温拱板,且后拱的左上段为导燃拱板,所述后拱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料灰清洁结构设置于炉排的下方,且料灰清洁结构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内部安置有过滤垫。优选的,所述炉体自动输料结构包括伺服电机、螺旋轴和入料斗,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轴,并且螺旋轴的上方设置有入料斗。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与螺旋轴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入料斗通过预热通道与炉腔之间相连相通。优选的,所述后拱的长度大于前拱的长度,且第一进气口贯穿于导燃拱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料灰清洁结构包括料灰存储盒、滑块和滑轨,且料灰存储盒的下端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轨。优选的,所述料灰存储盒通过滑块和滑轨与炉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并且过滤垫的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通过设置的炉体自动输料结构能够方便给装置进行自动上料,如此能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作者的劳动量,预热通道的设置能够方便对进入炉体内的生物质进行预加热,以此便于生物质的燃烧;设置的后拱能够通过引温拱板吸收的高温,为生物质的引燃提供高温环境,并且通过设置的导燃拱板能够方便对排气孔处的燃烧颗粒进行点燃,如此能够降低装置的排放污染,避免出现冒黑烟的问题,并且第一进气口的设置为炉内颗粒的充分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能够提高染料的燃烧效率;设置的前拱通过导热拱板能够将排气孔处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预热拱板处,如此通过预热拱板能够实现对预热通道处的生物质进行加热,以此能够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同时设置的料灰清洁结构能够方便对燃烧产生的灰尘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该种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料灰清洁结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进气口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炉腔;3、炉排;4、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01、伺服电机;402、螺旋轴;403、入料斗;5、预热通道;6、前拱;601、预热拱板;602、导热拱板;7、排气孔;8、后拱;801、引温拱板;802、导燃拱板;9、第一进气口;10、第二进气口;11、料灰清洁结构;111、料灰存储盒;112、滑块;113、滑轨;12、过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包括炉体1、炉腔2、炉排3、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伺服电机401、螺旋轴402、入料斗403、预热通道5、前拱6、预热拱板601、导热拱板602、排气孔7、后拱8、引温拱板801、导燃拱板802、第一进气口9、第二进气口10、料灰清洁结构11、料灰存储盒111、滑块112、滑轨113、过滤垫12,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炉腔2,且炉腔2的下方设置有炉排3,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安装于炉体1的左侧,且炉体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预热通道5,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包括伺服电机401、螺旋轴402和入料斗403,且伺服电机401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轴402,并且螺旋轴402的上方设置有入料斗403,伺服电机401与螺旋轴40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入料斗403通过预热通道5与炉腔2之间相连相通,设置的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能够方便给装置进行自动上料,如此能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作者的劳动量,预热通道5的设置能够方便对进入炉体1内的生物质进行预加热,以此便于生物质的燃烧;前拱6安装于预热通道5的上方,前拱6的左下段为预热拱板601,且前拱6的右上段为导热拱板602,前拱6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孔7,且排气孔7的右侧设置有后拱8,后拱8的右下段为引温拱板801,且后拱8的左上段为导燃拱板802,后拱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9,后拱8的长度大于前拱6的长度,且第一进气口9贯穿于导燃拱板802的内部,设置的后拱8能够通过引温拱板801吸收的高温,为生物质的引燃提供高温环境,并且通过设置的导燃拱板802能够方便对排气孔7处的燃烧颗粒进行点燃,如此能够降低装置的排放污染,避免出现冒黑烟的问题,并且第一进气口9的设置为炉内颗粒的充分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能够提高染料的燃烧效率,设置的前拱6通过导热拱板602能够将排气孔7处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预热拱板601处,如此通过预热拱板601能够实现对预热通道5处的生物质进行加热,以此能够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料灰清洁结构11设置于炉排3的下方,且料灰清洁结构1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0,第二进气口10的内部安置有过滤垫12,料灰清洁结构11包括料灰存储盒111、滑块112和滑轨113,且料灰存储盒111的下端连接有滑块112,并且滑块112的外侧设置有滑轨113,料灰存储盒111通过滑块112和滑轨113与炉体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并且过滤垫12的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设置的料灰清洁结构11能够方便对燃烧产生的灰尘进行清洁,安装的过滤垫12能够避免灰尘从第二进气口10中溢出,大大提高了该种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的实用性。...

【技术保护点】
1.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包括炉体(1)、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前拱(6)和料灰清洁结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炉腔(2),且炉腔(2)的下方设置有炉排(3),所述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安装于炉体(1)的左侧,且炉体(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预热通道(5),所述前拱(6)安装于预热通道(5)的上方,所述前拱(6)的左下段为预热拱板(601),且前拱(6)的右上段为导热拱板(602),所述前拱(6)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孔(7),且排气孔(7)的右侧设置有后拱(8),所述后拱(8)的右下段为引温拱板(801),且后拱(8)的左上段为导燃拱板(802),所述后拱(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9),所述料灰清洁结构(11)设置于炉排(3)的下方,且料灰清洁结构(1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0),所述第二进气口(10)的内部安置有过滤垫(1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包括炉体(1)、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前拱(6)和料灰清洁结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炉腔(2),且炉腔(2)的下方设置有炉排(3),所述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安装于炉体(1)的左侧,且炉体(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预热通道(5),所述前拱(6)安装于预热通道(5)的上方,所述前拱(6)的左下段为预热拱板(601),且前拱(6)的右上段为导热拱板(602),所述前拱(6)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孔(7),且排气孔(7)的右侧设置有后拱(8),所述后拱(8)的右下段为引温拱板(801),且后拱(8)的左上段为导燃拱板(802),所述后拱(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9),所述料灰清洁结构(11)设置于炉排(3)的下方,且料灰清洁结构(1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0),所述第二进气口(10)的内部安置有过滤垫(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双层炉拱绝热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自动输料结构(4)包括伺服电机(401)、螺旋轴(402)和入料斗(403),且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春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玖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