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膜及其生产方法及导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75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膜及其生产方法及导光装置,所述导光膜的上表面为出光面,下表面为入光面;所述导光膜的下表面平滑设置,用于与基板连接;所述导光膜内设有若干中空的超微结构,所述中空的超微结构靠近导光膜下表面的一侧为传导反射面,每两个相邻超微结构之间的空隙为出光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导光膜的下表面设置为平滑状,这样与基板固定时,可以实现整个面贴合,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固定效果也可以达到最佳,两者不易脱离;同时把超微结构设置在导光膜的内部,既可以实现光的引导,且超微结构不易损坏,抗破损能力更强。

A light guide film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and light guid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膜及其生产方法及导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光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导光膜及其生产方法及导光装置。
技术介绍
导光结构常见于导光板,导光板是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的高科技产品。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在板材底面用雕刻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光源发出来的光,光在板材内部不断的进行全反射,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考虑到导光板制作成本较高,光学结构较为精密,一旦损坏整块导光板都要作废。现用导光膜与透明基板结合的方式来代替导光板,如公开号为CN10256592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导光板,具有透明基板和透明膜,透明膜印刷有若干导光点并贴附于透明基板的背面。上述方案是将导光点先印刷于透明薄膜上,然后再将印刷有导光点的透明薄膜与透明基板结合,从而形成复合导光板。由于导光点是印刷于透明薄膜上,比直接印刷于透明基板上要更容易实现,降低了制作难度,而且即使出现不良报废,也仅需报废透明薄膜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膜(10)的上表面为出光面(12),下表面为入光面(11);所述导光膜(10)的下表面平滑设置,用于与基板(3)连接;所述导光膜(10)内设有若干中空的超微结构(14),所述的超微结构(14)包括靠近导光膜(10)下表面的传导反射面(15)、靠近导光膜(10)上表面的顶面(17)、以及连接传导反射面(15)和顶面(17)的出光反射面(18),每两个相邻超微结构(14)之间的空隙为出光间隙(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膜(10)的上表面为出光面(12),下表面为入光面(11);所述导光膜(10)的下表面平滑设置,用于与基板(3)连接;所述导光膜(10)内设有若干中空的超微结构(14),所述的超微结构(14)包括靠近导光膜(10)下表面的传导反射面(15)、靠近导光膜(10)上表面的顶面(17)、以及连接传导反射面(15)和顶面(17)的出光反射面(18),每两个相邻超微结构(14)之间的空隙为出光间隙(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反射面(15)为平面或曲面;当传导反射面(15)为曲面时,曲面上任意一点的切面与入光面(11)的夹角<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光反射面(18)为斜面或曲面;当出光反射面(18)为斜面时,出光反射面(18)与入光面(11)的夹角为45°~85°;当出光反射面(18)为曲面时,曲面上任一点的切面与入光面(11)的夹角为4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反射面(15)的底线与入光面(11)之间的距离为0.001~1mm,所有传导反射面(15)的底线与入光面(11)之间等距或非等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两个相邻超微结构(14)之间的出光间隙(16)为等距或非等距。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光膜(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晓峰胡克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