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及冷缩终端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及冷缩终端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电缆中间接头作为电缆对接时的重要环节,任何安装时造成的缺陷都会产生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劣化甚至击穿。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电缆附件击穿事故,95%以上都是安装人员在安装时的质量不达标造成的,比如压接管尖角未打磨:接头安装中,电缆导体线芯压接部位表面未处理光滑,会存在金属毛、尖端、棱角。电缆运行时,这些不规则部位由于电场集中而产生尖端放电。制作过程中,电缆导体线芯压接部位不进行打磨处理,将压接面刻意留出棱角。比如主绝缘纵向划痕:在剥离外半导电层时,常会因为用刀过深而在主绝缘表面留下潜在的气隙,因为绝缘上留下的刀痕在微观上有很大的间隙,会在绝缘中发生空隙放电,形成电树枝将绝缘击穿。现有的主绝缘和冷缩接头之间都会涂覆有一层硅脂,填补气隙。比如,瓦克硅脂,瓦克硅脂电绝缘性好,介电强度高,电容率高,介电常数小,不会固化。但是时间久了之后,硅脂会被吸收,转化为剩余的白炭黑粉末,主绝缘和冷缩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nS1,取两根电缆,依次由外向内逐级分层剥离外护套(1)、钢铠(2)、内护套(3)、铜屏蔽层(4)、半导电层(5)、主绝缘层(6)、线芯(7);/nS2,准备电缆中间接头和铜网,于其中一根电缆上套入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和铜网;/nS3,在露出的两根线芯(7)上连接导体连接管(8),且挫平连接管上的棱角、毛刺,清洗金属颗粒;/nS4,取自制胶黏剂的A组分和B组分,并于常温下将A组合和B组分进行混合;/nS5,在电缆的外侧确定安装定位点,将混合的胶黏剂涂覆在主绝缘层(6)表面;/nS6,将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轴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两根电缆,依次由外向内逐级分层剥离外护套(1)、钢铠(2)、内护套(3)、铜屏蔽层(4)、半导电层(5)、主绝缘层(6)、线芯(7);
S2,准备电缆中间接头和铜网,于其中一根电缆上套入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和铜网;
S3,在露出的两根线芯(7)上连接导体连接管(8),且挫平连接管上的棱角、毛刺,清洗金属颗粒;
S4,取自制胶黏剂的A组分和B组分,并于常温下将A组合和B组分进行混合;
S5,在电缆的外侧确定安装定位点,将混合的胶黏剂涂覆在主绝缘层(6)表面;
S6,将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轴向异地套设在两根电缆的对接处,并进行收缩,收缩时,中间接头端口与安装定位点重合,常温下固化;
S7,依次恢复剥开的铜屏蔽层(2)、内护套(3)、钢铠(2)、外护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对主绝缘层(6)进行表面处理步骤,该表面处理步骤包括:在半导电层(5)末端使用刀具倒角,并用砂纸在主绝缘层(6)表面均匀地环形打磨,去除表面残留的半导电颗粒及刀痕印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对主绝缘层(6)进行表面处理步骤,该表面处理步骤包括:在主绝缘层(6)表面均匀涂上底涂剂,底涂剂的材料与自制胶黏剂的材料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对主绝缘层(6)进行表面处理步骤,该表面处理步骤包括:在主绝缘层(6)表面均匀高温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式冷缩中间接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对主绝缘层(6)进行表面处理步骤,该表面处理步骤包括:使用高频率高电压在主绝缘层(6)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或等离子处理。
6.一种融合式冷缩终端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晓峰,胡克勍,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