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客计数方法及通信设备
本申请涉及毫米波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乘客计数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公共交通系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在节假日和上下班的早晚高峰等时间段,常常会出现人员拥挤、乘客等候时间过长的情况。如果能对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乘客人数以及候车人数进行统计,则可以根据人数统计数据实现公共交通合理调度以及候车乘客指引等,从而方便乘客出行。深度摄像机可以通过飞行时间测距法实现乘客计数。具体的,深度摄像机可以对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并接收从目标返回的光脉冲。通过计算光脉冲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即飞行时间,深度摄像机可以得到目标到深度摄像机的距离信息,从而生成目标的3D图像,实现乘客计数。但深度摄像机的检测范围受限于安装高度,而地铁车门高度一般为1.9米,深度摄像机无法满足低安装高度要求的乘客计数需求。深度摄像机对光线条件敏感,在光线强度弱、出现雨雾霾等天气的情况下,乘客计数准确率大大下降。此外,深度摄像机生成的3D图像分辨率低,在人员拥挤时,会出现人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客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信设备发射毫米波雷达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n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毫米波雷达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的位置;所述监测数据包含所述毫米波雷达向一个目标发射的毫米波雷达信号、发射时间,以及接收所述一个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接收时间;所述一个目标的位置由所述一个目标相对于所述毫米波雷达的距离、方向确定,所述距离、所述方向由所述监测数据确定;/n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的位置确定出不同时刻的质心;以所述质心为中心的第一区域内的目标的数量超过第一数值;一个质心表示一个乘客在一个时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客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发射毫米波雷达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毫米波雷达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的位置;所述监测数据包含所述毫米波雷达向一个目标发射的毫米波雷达信号、发射时间,以及接收所述一个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接收时间;所述一个目标的位置由所述一个目标相对于所述毫米波雷达的距离、方向确定,所述距离、所述方向由所述监测数据确定;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的位置确定出不同时刻的质心;以所述质心为中心的第一区域内的目标的数量超过第一数值;一个质心表示一个乘客在一个时刻的位置;
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不同时刻的质心中确定出属于同一个乘客的质心,并按照时间顺序连接属于同一个乘客的质心来生成所述同一个乘客的移动轨迹;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移动轨迹的数量确定乘客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发射毫米波雷达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具体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发射所述毫米波雷达信号,并接收所述回波信号;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车厢的车门是打开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车厢的车门关闭时停止发射所述毫米波雷达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通过所述目标与所述毫米波雷达在水平面的投影点之间的连线,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表示;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列车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波信号包含乘客反射的第一回波信号和干扰物反射的第二回波信号,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的位置确定出不同时刻的质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利用有序统计恒虚警率检测对所述多个目标进行距离维度恒虚警率检测,并筛选出第一目标集合;所述距离维度恒虚警率检测用于判断所述毫米波雷达从同一方向、不同距离的监测范围内接收的所述回波信号是否为所述第一回波信号,所述第一目标集合中的目标由经过所述距离维度恒虚警率检测判断出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确定;
所述通信设备利用单元平均恒虚警率检测对所述多个目标进行速度维度恒虚警率检测,并筛选出第二目标集合;所述速度维度恒虚警率检测用于根据所述毫米波雷达从同一距离的监测范围内接收的多脉冲回波信号来判断所述多脉冲回波信号是否为第一回波信号,所述第二目标集合中的目标由经过所述速度维度恒虚警率检测判断出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确定;
所述通信设备利用单元平均恒虚警率检测对所述多个目标进行方向维度恒虚警率检测,并筛选出第三目标集合;所述方向维度恒虚警率检测用于判断所述毫米波雷达从同一距离、不同方向的监测范围内接收的所述回波信号是否为所述第一回波信号,所述第三目标集合中的目标由经过所述方向维度恒虚警率检测判断出的第一回波信号确定;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处于所述第一目标集合、所述第二目标集合和所述第三目标集合交集中的多个目标的位置确定出不同时刻的质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的位置确定出不同时刻的质心,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生成第一集合,所述第一集合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目标,以及多个第二目标,所述第一目标的邻域内包含的目标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聚类点数,所述多个第一目标中任意一个目标都处在另一个所述第一目标的邻域内;所述第二目标处于所述第一目标的邻域内,所述第二目标的邻域内包含的目标数量小于所述聚类点数;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的邻域为以所述第一目标为中心,以第一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所述第二目标的邻域为以所述第二目标为中心,以所述第一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集合中目标的位置确定出所述质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多个目标包括所述第一集合与第三目标;所述第三目标未处于第一目标的邻域内,所述第三目标的邻域内包含的目标数量小于所述聚类点数;
所述第三目标的领域为以所述第三目标为中心,以所述第一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与所述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X1,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聚类点数为N1,当所述目标与所述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距离X1且小于第二距离X2,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聚类点数为N2,当所述目标与所述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距离X2,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聚类点数为N3;
所述第一距离X1、所述第二距离X2均为正数,且第一距离X1小于所述第二距离X2;所述N1、所述N2、所述N3均为正整数,且所述N1小于所述N2,所述N2小于所述N3。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与所述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Y1,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长度为R1,当所述目标与所述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距离Y1且小于第二距离Y2,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长度为R2,当所述目标与所述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距离Y2,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长度为R3;
所述第一距离Y1、所述第二距离Y2均为正数,且第一距离Y1小于所述第二距离Y2;所述R1、所述R2、所述R3均为正数,且所述R1小于所述R2,所述R2小于所述R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心为所述第一集合中目标的位置的平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心为从所述第一集合中选择的一个目标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不同时刻的质心中确定出属于同一个乘客的质心,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多个乘客在第i时刻的质心以及所述同一乘客在第i时刻的质心速度确定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i+1时刻的预测质心,并以所述第i+1时刻的预测质心为圆心,建立第一波门;所述多个乘客在第i时刻的质心用于确定所述同一个乘客从第i时刻到第i+1时刻的方向,所述同一乘客在第i时刻的质心速度表示所述同一乘客在第i时刻的速度,用于确定所述同一个乘客从第i时刻到第i+1时刻的距离;所述第一波门的半径使得落入所述第一波门的第i+1时刻的质心为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i+1时刻的质心的概率为预设概率;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一波门内的第i+1时刻的质心中确定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i+1时刻的质心;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i+1时刻的质心为所述第一波门内的第i+1时刻的质心中离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i+1时刻的预测质心最近的质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一个乘客的不同时刻的质心中,前面H个时刻的质心连接形成所述乘客的初始轨迹;所述前面H个时刻的质心包括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的第m时刻的质心至第m+H-1时刻的质心;
所述前面H个时刻的质心中,第m时刻的质心与第m+1时刻的质心的距离小于第二波门的半径;所述第一波门为以所述第m时刻的质心为圆心的圆形区域,所述第一波门的半径为乘客在所述通信设备在连续两次发射所述毫米波雷达信号的间隔时间内能达到的最大距离;
所述前面H个时刻的质心中,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m+g时刻的质心为所述第一波门内的第m+g时刻的质心中离所述同一乘客在第m+g时刻的预测质心最近的质心;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m+g时刻的预测质心由多个乘客在第m+g-1时刻的质心以及所述同一个乘客在第m+g-1时刻的质心速度确定;所述多个乘客在第m+g-1时刻的质心用于确定所述同一个乘客从第m+g-1时刻到第m+g时刻的方向,所述同一乘客在第m+g-1时刻的质心速度表示所述同一乘客在第m+g-1时刻的速度,用于确定所述同一个乘客从第m+g-1时刻到第m+g时刻的距离;所述m、所述H均为正整数,所述g为大于1且小于H的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个乘客的移动轨迹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绍应,周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