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空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内套体,且内套体的前端内插接安装有前壳体,主壳体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壳体,且后壳体在对应主壳体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连接架,主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便于地面雷达搜寻的雷达信号反射板,且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电离层探测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只采用地面雷达进行电离层监测的缺点,从而使得监测数据更加的精准,从而也能够开展更多的检测活动,尤其是一些通过遥测难以采集的数据,有效的提升了对电离层性质的研究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An ionospheric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空探测
,具体为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离层探测是指对电离层物理参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但是由于电离层的高度较高,因此传统对电离层进行探测主要依靠地面雷达进行,但是由于地面雷达属于间接探测因此能够获得的数据种类有限,而且探测精度也不高,难以进一步的开展更多更精密的试验活动,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对电离层的探测活动。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通过直接接触探测的方式对电离层进行探测的装置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内套体,且内套体的前端内插接安装有前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壳体,且后壳体在对应主壳体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连接架,所述主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便于地面雷达搜寻的雷达信号反射板,且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内套体内通过压出弹簧安装有推板,且前壳体的后端一体成型有与推板贴合的连接板,所述内套体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末端驱动有用于压紧连接板的限位块,所述内套体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出气囊,且弹出气囊上通过连接绳安装有减速伞,所述后壳体的后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上开设有便于外部卡紧装置卡紧的卡槽;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安装有黑匣子,且连接架内安装有内置电源和控制装置,所述后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试验用的各种试验仪,且试验仪的试验仪探头安装在后壳体的后端或者内部,所述内置电源电性连接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分别电性连接试验仪、电机、黑匣子和弹出气囊的击发装置。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mega128型单片机,且内置电源为锂电池,所述电机为直流步进电机。优选的,所述的弹出气囊采用聚酰胺织物制成,内部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气体发生器,且气体发生器内部由氮气、叠氮化钠和点火器组成。优选的,所述雷达信号反射板由陶瓷耐热板和反射涂层组成,且前壳体内设置有配重环。优选的,所述主壳体的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且隔离板由陶瓷隔热板和防水橡胶套套接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的电离层探测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只采用地面雷达进行电离层监测的缺点,从而使得监测数据更加的精准,从而也能够开展更多的检测活动,尤其是一些通过遥测难以采集的数据,有效的提升了对电离层性质的研究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主壳体、2后壳体、3连接座、4试验仪探头、5卡槽、6雷达信号反射板、7内套体、8前壳体、9连接架、10内置电源、11压出弹簧、12推板、13减速伞、14限位块、15连接板、16弹出气囊、17电机、18黑匣子、19控制装置、20隔离板、21试验仪、22配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内套体7,且内套体7的前端内插接安装有前壳体8,主壳体1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壳体2,且后壳体2在对应主壳体1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连接架9,主壳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便于地面雷达搜寻的雷达信号反射板6,且主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20;内套体7内通过压出弹簧11安装有推板12,且前壳体8的后端一体成型有与推板12贴合的连接板15,内套体7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末端驱动有用于压紧连接板15的限位块14,内套体7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出气囊16,且弹出气囊16上通过连接绳安装有减速伞13,后壳体2的后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座3,且连接座3上开设有便于外部卡紧装置卡紧的卡槽5;连接架9的顶部安装有黑匣子18,且连接架9内安装有内置电源10和控制装置19,后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试验用的各种试验仪21,且试验仪21的试验仪探头4安装在后壳体2的后端或者内部,内置电源10电性连接控制装置19,且控制装置19分别电性连接试验仪21、电机17、黑匣子18和弹出气囊16的击发装置;控制装置19为mega128型单片机,且内置电源10为锂电池,电机17为直流步进电机,的弹出气囊16采用聚酰胺织物制成,内部设置有与控制装置19电性连接的气体发生器,且气体发生器内部由氮气、叠氮化钠和点火器组成,雷达信号反射板6由陶瓷耐热板和反射涂层组成,且前壳体8内设置有配重环22,主壳体1的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20,且隔离板20由陶瓷隔热板和防水橡胶套套接组成。工作原理:该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运载飞行器送入电离层内,随后运载飞行器内的卡紧装置与该装置的连接座3上的卡槽5分离,从而使该装置脱离运载装置并进入指定的探测区域内进行探测和试验活动,该装置脱离后可以利用地面雷达对该装置进行追踪,该装置上的雷达信号发射板6能够良好的提高雷达的可追踪面积从而保障了对该装置的追踪效果。该装置在电离层中运行时主要依靠涂覆在表层的耐热涂料和耐热板抵抗外部高温和大气摩擦产热的干扰,从而保障内部试验仪21能够正常的进行试验活动,试验仪21则根据试验的需要自行顶做,当完成试验活动,或者通过与该装置的控制装置19相连的内部传感器检测到该装置的高度降低到指定位置或者该装置的运行速度、加速度等参数降低到指定数值时该装置就会进入降落程序。由于该装置的前壳体8的前端设置有配重环22,因此可以在降落过程中有效的保障以前壳体8为前端倾斜切入大气层,而前壳体8是经过特殊设计的保护壳,能够有效的抵抗进入大气时的高温烧灼从而有效的保护后端的设备,同时雷达信号反射层6的底部和隔离板20都能够起到额外的隔离和保护作用,当内部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信号表明该装置已经进入可以开伞的位置时,即可通过控制装置19控制电机17进行转动,此时限位块14转动至与连接板15脱离的状态,从而使得前壳体8能够在压出弹簧11的弹力驱动下向外部弹出,同时控制装置19向弹出气囊16内的点火器下达点火指令,从而利用弹出气囊16内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膨胀弹出气囊,从而使得减速伞13被弹出,减速伞13弹出并打开后将重新调整该装置的姿态,从而使该装置的后壳体2成为着陆前端,从而进行着陆活动,后壳体2内可设置着陆相关的缓冲材料以保障着陆顺利进行,而在整个过程中的探测试验数据和降落数据等都将被黑匣子18记录,从而便于回收后进一步的分析。采用该装置进行电路层探测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只采用地面雷达进行电离层监测的缺点,从而使得监测数据更加的精准,从而也能够开展更多的检测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内套体(7),且内套体(7)的前端内插接安装有前壳体(8),所述主壳体(1)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壳体(2),且后壳体(2)在对应主壳体(1)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连接架(9),所述主壳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便于地面雷达搜寻的雷达信号反射板(6),且主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20);/n所述内套体(7)内通过压出弹簧(11)安装有推板(12),且前壳体(8)的后端一体成型有与推板(12)贴合的连接板(15),所述内套体(7)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末端驱动有用于压紧连接板(15)的限位块(14),所述内套体(7)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出气囊(16),且弹出气囊(16)上通过连接绳安装有减速伞(13),所述后壳体(2)的后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座(3),且连接座(3)上开设有便于外部卡紧装置卡紧的卡槽(5);/n所述连接架(9)的顶部安装有黑匣子(18),且连接架(9)内安装有内置电源(10)和控制装置(19),所述后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试验用的各种试验仪(21),且试验仪(21)的试验仪探头(4)安装在后壳体(2)的后端或者内部,所述内置电源(10)电性连接控制装置(19),且控制装置(19)分别电性连接试验仪(21)、电机(17)、黑匣子(18)和弹出气囊(16)的击发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离层探测装置,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内套体(7),且内套体(7)的前端内插接安装有前壳体(8),所述主壳体(1)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壳体(2),且后壳体(2)在对应主壳体(1)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连接架(9),所述主壳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便于地面雷达搜寻的雷达信号反射板(6),且主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20);
所述内套体(7)内通过压出弹簧(11)安装有推板(12),且前壳体(8)的后端一体成型有与推板(12)贴合的连接板(15),所述内套体(7)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末端驱动有用于压紧连接板(15)的限位块(14),所述内套体(7)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出气囊(16),且弹出气囊(16)上通过连接绳安装有减速伞(13),所述后壳体(2)的后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座(3),且连接座(3)上开设有便于外部卡紧装置卡紧的卡槽(5);
所述连接架(9)的顶部安装有黑匣子(18),且连接架(9)内安装有内置电源(10)和控制装置(19),所述后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试验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赛诺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