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钢和混凝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两种工程结构材料。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一般指由钢和混凝土组合而成,且二者共同工作的结构,如钢-混凝土组合梁,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等。组合结构具有力学性能好、施工便捷等特点,目前已经在大跨、桥梁和高层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构件受力过程中,要保证组合结构的钢和混凝土材料之间共同工作,须保证二者传力可靠。对于设置剪力连接件的构件,一般采用推出试验来确定界面抗剪能力。对于一些没有设置剪力连接件的构件,明晰钢和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粘接-滑移性能是保证两种材料之间可靠内力传递的基础。目前在钢和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测试方面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钢和混凝土的界面切向抗剪能力受构件几何变形影响较大,较难得到稳定的界面力学性能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在钢和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测试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加载框和切向作动器,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槽口朝向一侧的凹槽,所述加载框为两侧均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凹槽以及所述加载框的尺寸与测试件相匹配,所述切向作动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口一侧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加载框和切向作动器,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槽口朝向一侧的凹槽,所述加载框为两侧均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凹槽以及所述加载框的尺寸与测试件相匹配,所述切向作动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口一侧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结构,所述加载框的第一侧与所述凹槽的槽口相接,所述加载框与所述导向结构可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滑竿,在所述加载框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滑竿,所述加载框与所述滑竿位置对应处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滑动套设于所述滑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向加载组件,所述法向加载组件包括法向作动器,所述法向作动器设于所述加载框的第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水泥基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向加载组件还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抵紧件和横杆,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对设置,所述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