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轨装置及共轨燃油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55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轨装置及共轨燃油系统,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该共轨装置,包括共轨管,共轨管内形成共轨腔体,还包括蓄压组件,蓄压组件设置于共轨腔体内并能够沿共轨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蓄压组件将共轨腔体分隔为第一密闭腔体和第二密闭腔体,第一密闭腔体被配置为容纳蓄压气体介质,第二密闭腔体被配置为容纳燃油介质,蓄压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共轨管内的移动以平衡共轨腔体内的压力。该共轨装置稳压良好且体积更小、适应性更强。该共轨燃油系统包括供油装置和喷油装置,还包括上述的共轨装置,供油装置和喷油装置均与共轨装置相连,该共轨燃油系统集成度更高,适应性更强。

A common rail device and common rail fue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轨装置及共轨燃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
,尤其涉及一种共轨装置及共轨燃油系统。
技术介绍
柴油机的运行离不开燃油系统的正常工作,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代表着最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其中高压共轨装置在燃油系统中为稳定喷油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高压共轨装置利用液体的可压缩性,通过构造一个较大的液体腔,使燃油喷出高压共轨装置以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压力波动能够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但是由于燃油的可压缩性很小,所以通常高压共轨装置需要制造成比较大的体积,在一些体积较小的柴油机上会出现布置困难的问题。因此,如何对现有的高压共轨装置和高压共轨燃油系统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压功能且体积更小的共轨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共轨装置,包括共轨管,所述共轨管内形成共轨腔体,还包括蓄压组件,所述蓄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共轨腔体内并能够沿所述共轨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蓄压组件将所述共轨腔体分隔为第一密闭腔体和第二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轨装置,包括共轨管(1),所述共轨管(1)内形成共轨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压组件(2),所述蓄压组件(2)设置于所述共轨腔体内并能够沿所述共轨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蓄压组件(2)将所述共轨腔体分隔为第一密闭腔体(10)和第二密闭腔体(20),所述第一密闭腔体(10)被配置为容纳蓄压气体介质,所述第二密闭腔体(20)被配置为容纳燃油介质,所述蓄压组件(2)被配置为通过在所述共轨管(1)内的移动以平衡所述共轨腔体内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轨装置,包括共轨管(1),所述共轨管(1)内形成共轨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压组件(2),所述蓄压组件(2)设置于所述共轨腔体内并能够沿所述共轨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蓄压组件(2)将所述共轨腔体分隔为第一密闭腔体(10)和第二密闭腔体(20),所述第一密闭腔体(10)被配置为容纳蓄压气体介质,所述第二密闭腔体(20)被配置为容纳燃油介质,所述蓄压组件(2)被配置为通过在所述共轨管(1)内的移动以平衡所述共轨腔体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设置于所述共轨腔体内,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蓄压组件(2)在所述共轨腔体内的滑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20)内,所述蓄压组件(2)设置于所述限位组件(3)的远离所述第二密闭腔体(2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组件(2)包括蓄压阀芯(21),所述蓄压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良杰牛军军张全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