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53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涂层,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有吸附挡板、净化室、混风管、混风腔、催化室、活性炭吸附层、消音室、隔板和U型消音管。该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通过吸附挡板和净化室清除尾气中的杂质颗粒,再利用催化室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催化生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了净化尾气的目的,再通过消音室以及U型消音管进行双重消音,从而降低了噪音污染,提高了该消音器的消音功能以及对尾气的净化能力。

A muffler for tail gas purification of generator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消音器
,具体为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
技术介绍
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尾气与噪音,可以通过消音器来实现降噪的功能,但是传统的尾气净化与消音装置是分开的,一般是气管先连接尾气净化装置再连接消音装置,使得装置的体积较大,安装不方便,并且传统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不能达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含氧量较低情况下,很难发挥最大的催化效能,另外进动车发动机工作时的噪声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城市噪声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涂层,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内部分别固定套接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贯穿壳体的内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有吸附挡板、净化室、混风管、混风腔、催化室、活性炭吸附层、消音室、隔板和U型消音管,所述吸附挡板位于壳体内部靠近进气管道的一侧,所述吸附挡板的右侧依次设置有分气板和净化室,所述分气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固定套接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氧气管贯穿壳体的外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氧气管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门,所述氧气管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风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位于混风管右侧的混风腔,所述混风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混风腔的内部,所述混风腔的侧面设置有氧传感器,所述混风腔远离混风管一侧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催化室位于混风腔的右侧,所述催化室的内壁涂有催化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催化室出口的一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右侧设置有消音室,所述消音室右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U型消音管。可选的,所述吸附挡板设置为圆形,所述出气管道的侧边开设有通槽,所述吸附挡板的直径与壳体的内腔直径相同,所述吸附挡板的侧边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分气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气孔,所述氧气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可选的,所述净化室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净化室的内部设置为蜂窝状。可选的,所述消音室包括消音片,所述消音室由消音片叠套而成,所述消音片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消音片设置为锥桶状且消音片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可选的,所述隔板的中部开设有汇流孔,所述U型消音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汇流孔的内部,所述U型消音管的表面均匀开设有消音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通过吸附挡板和净化室清除尾气中的杂质颗粒,再利用催化室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催化生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了净化尾气的目的,再通过消音室以及U型消音管进行双重消音,从而降低了噪音污染,提高了该消音器的消音功能以及对尾气的净化能力。2、该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通过氧气管对尾气进行氧气补充,保证催化室中的催化反应所需求的氧气量,同时进入混风管的空气与尾气可以进行热量交换,降低了尾气的温度避免尾气温度超过催化所需温度的范围,从而提高了尾气催化反应的质量,提高了尾气净化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消音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消音片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吸附挡板的主视图。图中:1、壳体;2、耐高温涂层;3、连接法兰;4、进气管道;5、出气管道;6、吸附挡板;7、分气板;8、净化室;9、氧气管;10、单向阀门;11、混风管;12、混风腔;13、氧传感器;14、催化室;15、活性炭吸附层;16、消音室;1601、消音片;17、隔板;18、U型消音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涂层2,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3,连接法兰3的内部分别固定套接有进气管道4和出气管道5,进气管道4贯穿壳体1的内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中,壳体1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有吸附挡板6、净化室8、混风管11、混风腔12、催化室14、活性炭吸附层15、消音室16、隔板17和U型消音管18,吸附挡板6位于壳体1内部靠近进气管道4的一侧,吸附挡板6的右侧依次设置有分气板7和净化室8,分气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壳体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氧气管9,氧气管9固定套接在壳体1的内部,氧气管9贯穿壳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氧气管9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门10,氧气管9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风管11,氧气管9一方面用于给尾气中通入空气,使得尾气中的空气充足,便于催化室14中的催化反应,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尾气与进入的空气混合,交换尾气中的热量,使得尾气的温度保持在催化剂的正常反应的温度范围,可以通过氧传感器13测得的尾气中的氧浓度适当调整单向阀门10,增大或者缩小氧气管9的进气口的大小,壳体1的内部设有位于混风管11右侧的混风腔12,混风管1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混风腔12的内部,混风腔12的侧面设置有氧传感器13,混风腔12远离混风管11一侧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出气口,催化室14位于混风腔12的右侧,催化室14的内壁涂有催化剂,活性炭吸附层15位于催化室14出口的一端,活性炭吸附层15的右侧设置有消音室16,消音室16右侧固定安装有隔板17,隔板17的内部固定套接有U型消音管18。其中,吸附挡板6设置为圆形,出气管道5的侧边开设有通槽,吸附挡板6的直径与壳体1的内腔直径相同,吸附挡板6的侧边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吸附挡板6主要用于阻挡尾气中的颗粒,当颗粒撞击到吸附挡板6的表面时,会掉落至壳体1的内腔部或者被耐高温涂层2吸附,吸附挡板6在安装时,相邻两个吸附挡板6的通槽不要再同一水平线上,使得尾气可以曲线流动,从而增加吸附挡板6与尾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挡板6的除杂功能。其中,分气板7的表面均匀开设有气孔,氧气管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分气板7用于将尾气均匀分流,使得进入净化室8的尾气可更好的与净化室8内部的活性炭相接触,从而提高净化室8的吸附除杂的作用。其中,净化室8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净化室8的内部设置为蜂窝状,净化室8辅助吸附挡板6对尾气中杂质以及尾气进行吸附,进一步降低尾气中的杂质颗粒,也保证在尾气进入催化室14中的进行催化反应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涂层(2),所述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3),所述连接法兰(3)的内部分别固定套接有进气管道(4)和出气管道(5),所述进气管道(4)贯穿壳体(1)的内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有吸附挡板(6)、净化室(8)、混风管(11)、混风腔(12)、催化室(14)、活性炭吸附层(15)、消音室(16)、隔板(17)和U型消音管(18),所述吸附挡板(6)位于壳体(1)内部靠近进气管道(4)的一侧,所述吸附挡板(6)的右侧依次设置有分气板(7)和净化室(8),所述分气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氧气管(9),所述氧气管(9)固定套接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氧气管(9)贯穿壳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氧气管(9)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门(10),所述氧气管(9)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风管(1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位于混风管(11)右侧的混风腔(12),所述混风管(1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混风腔(12)的内部,所述混风腔(12)的侧面设置有氧传感器(13),所述混风腔(12)远离混风管(11)一侧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催化室(14)位于混风腔(12)的右侧,所述催化室(14)的内壁涂有催化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5)位于催化室(14)出口的一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5)的右侧设置有消音室(16),所述消音室(16)右侧固定安装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的内部固定套接有U型消音管(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组尾气净化消音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涂层(2),所述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3),所述连接法兰(3)的内部分别固定套接有进气管道(4)和出气管道(5),所述进气管道(4)贯穿壳体(1)的内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有吸附挡板(6)、净化室(8)、混风管(11)、混风腔(12)、催化室(14)、活性炭吸附层(15)、消音室(16)、隔板(17)和U型消音管(18),所述吸附挡板(6)位于壳体(1)内部靠近进气管道(4)的一侧,所述吸附挡板(6)的右侧依次设置有分气板(7)和净化室(8),所述分气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氧气管(9),所述氧气管(9)固定套接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氧气管(9)贯穿壳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氧气管(9)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门(10),所述氧气管(9)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风管(1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位于混风管(11)右侧的混风腔(12),所述混风管(1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混风腔(12)的内部,所述混风腔(12)的侧面设置有氧传感器(13),所述混风腔(12)远离混风管(11)一侧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催化室(14)位于混风腔(12)的右侧,所述催化室(14)的内壁涂有催化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5)位于催化室(14)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秀荣曹爱军张胜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锋陵特种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