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7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中支撑架具有左右竖向支撑件,左右间隔设置;左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左竖向支撑件的顶端,左早拆头套设在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左顶托套设在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其螺纹啮合,左顶托位于左早拆头下,左纵向支撑件位于左早拆头上;右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右竖向支撑件的顶端,右早拆头套设在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右顶托套设在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其螺纹啮合,右顶托位于右早拆头下,右纵向支撑件位于右早拆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能够独立支撑后浇带,且无需与满堂支架共同拆除回顶,简单有效、经济实用,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Independent support system of post cast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后浇带支撑
,具体是指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后浇带留置时间较长,在拆除满堂脚手架时对后浇带处支撑影响较大,工人的操作难以保证后浇带处支撑系统独立完好。为了保证结构受力要求,将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作为同一体系,支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相对独立支撑体系费工、安全难以保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能够独立支撑后浇带,且无需与满堂支架共同拆除回顶,简单有效、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能够独立支撑后浇带,且无需与满堂支架共同拆除回顶,简单有效、经济实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点是,包括支撑架、左支撑板、左早拆头、左顶托、左纵向支撑件、右支撑板、右早拆头、右顶托和右纵向支撑件,其中:所述支撑架具有左竖向支撑件和右竖向支撑件,所述左竖向支撑件和所述右竖向支撑件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左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顶端,所述左早拆头套设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所述左顶托套设在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螺纹啮合,所述左顶托位于所述左早拆头下,所述左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左早拆头上;所述右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顶端,所述右早拆头套设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所述右顶托套设在所述的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螺纹啮合,所述右顶托位于所述右早拆头下,所述右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右早拆头上。较佳地,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均为钢板。较佳地,所述左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右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均为200mm。较佳地,所述左支撑板的厚度以及所述右支撑板的厚度均为200mm。较佳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左竖向支撑件和所述右竖向支撑件。更佳地,所述横向连接件为钢管。较佳地,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左纵向支撑件位于至少两根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所述左早拆头上。较佳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左纵向连接件,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左纵向连接件连接至少两根所述左竖向支撑件。较佳地,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右纵向支撑件位于至少两根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所述右早拆头上。较佳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右纵向连接件,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右纵向连接件连接至少两根所述右竖向支撑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本技术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的支撑架具有左右竖向支撑件,左右间隔设置;左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左竖向支撑件的顶端,左早拆头套设在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左顶托套设在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其螺纹啮合,左顶托位于左早拆头下,左纵向支撑件位于左早拆头上;右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右竖向支撑件的顶端,右早拆头套设在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右顶托套设在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其螺纹啮合,右顶托位于右早拆头下,右纵向支撑件位于右早拆头上,使用时,在左右模板上分别开设左右孔洞,左右支撑板分别位于左右孔洞中,分别与左右模板齐平,向上旋转左右顶托,使得左右早拆头上升,通过左右纵向支撑件抵靠左右木方,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向下旋转左右顶托,使得左右早拆头下降,左右纵向支撑件不再抵靠左右木方,可将模板木方拆除,因此,其能够独立支撑后浇带,且无需与满堂支架共同拆除回顶,简单有效、经济实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的支撑架具有左右竖向支撑件,左右间隔设置;左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左竖向支撑件的顶端,左早拆头套设在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左顶托套设在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其螺纹啮合,左顶托位于左早拆头下,左纵向支撑件位于左早拆头上;右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右竖向支撑件的顶端,右早拆头套设在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右顶托套设在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其螺纹啮合,右顶托位于右早拆头下,右纵向支撑件位于右早拆头上,使用时,在左右模板上分别开设左右孔洞,左右支撑板分别位于左右孔洞中,分别与左右模板齐平,向上旋转左右顶托,使得左右早拆头上升,通过左右纵向支撑件抵靠左右木方,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向下旋转左右顶托,使得左右早拆头下降,左右纵向支撑件不再抵靠左右木方,可将模板木方拆除,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使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独立支撑后浇带的主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支撑架;2左支撑板;3左早拆头;4左顶托;5左纵向支撑件;6右支撑板;7右早拆头;8右顶托;9右纵向支撑件;10左竖向支撑件;11右竖向支撑件;12横向连接件;13左纵向连接件;14右纵向连接件;15左模板;16右模板;17左孔洞;18右孔洞;19左木方;20右木方;21后浇带;22止水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架1、左支撑板2、左早拆头3、左顶托4、左纵向支撑件5、右支撑板6、右早拆头7、右顶托8和右纵向支撑件9,其中:所述支撑架1具有左竖向支撑件10和右竖向支撑件11,所述左竖向支撑件10和所述右竖向支撑件11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左支撑板2水平设置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10的顶端,所述左早拆头3套设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10的上部,所述左顶托4套设在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10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10的上部螺纹啮合,所述左顶托4位于所述左早拆头3下,所述左纵向支撑件5位于所述左早拆头3上;所述右支撑板6水平设置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11的顶端,所述右早拆头7套设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11的上部,所述右顶托8套设在所述的右竖向支撑件11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左支撑板、左早拆头、左顶托、左纵向支撑件、右支撑板、右早拆头、右顶托和右纵向支撑件,其中:/n所述支撑架具有左竖向支撑件和右竖向支撑件,所述左竖向支撑件和所述右竖向支撑件左右间隔设置;/n所述左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顶端,所述左早拆头套设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所述左顶托套设在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螺纹啮合,所述左顶托位于所述左早拆头下,所述左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左早拆头上;/n所述右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顶端,所述右早拆头套设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所述右顶托套设在所述的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螺纹啮合,所述右顶托位于所述右早拆头下,所述右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右早拆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左支撑板、左早拆头、左顶托、左纵向支撑件、右支撑板、右早拆头、右顶托和右纵向支撑件,其中:
所述支撑架具有左竖向支撑件和右竖向支撑件,所述左竖向支撑件和所述右竖向支撑件左右间隔设置;
所述左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顶端,所述左早拆头套设在所述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所述左顶托套设在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左竖向支撑件的上部螺纹啮合,所述左顶托位于所述左早拆头下,所述左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左早拆头上;
所述右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顶端,所述右早拆头套设在所述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所述右顶托套设在所述的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的右竖向支撑件的上部螺纹啮合,所述右顶托位于所述右早拆头下,所述右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右早拆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均为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右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均为2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的厚度以及所述右支撑板的厚度均为2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见涛孙宽刘开瑞马帅王泽钊韩伟李三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