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被配置为发出沿直线传播的激发光;以及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被配置为将沿直线传播的在入射方向上引入的激发光反射到与所述入射方向相反且平行的出射方向上。
Luminou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本案是分案申请,其母案为于2016年2月1日(优先权日期:2015年1月30日)提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装置”、申请号为201610070548.2的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利用化合物半导体特性将电转换成紫外光或可见光来实现信号的发送/接收,并且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作为光源使用。作为诸如LED或激光二极管(LD)等发光装置的核心材料,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由于其物理和化学特性而受到关注。这样的LED或LD不包括对环境有害的材料,诸如在常规的发光装置,例如荧光灯和白炽灯泡中使用的水银(Hg)包括,因而是环境友好型的,并且具有多种优势,诸如长使用寿命和低能耗。因此,常规光源正加速被LED取代。具体来说,这类发光装置的应用范围正在拓宽以包围各种领域,例如用于车辆的头灯或手电筒。因此,包括发光装置的发光装置需要具有优良的光提取效率(lightextractioneffciency),并且,对于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制造成本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靠性改善、制造成本低、构造简化且效率提升的发光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被配置为发出沿直线传播的激发光;以及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被配置为将沿直线传播且以入射方向引入的所述激发光朝出射方向反射,所述出射方向与所述入射方向相反且平行。例如,所述发光装置可以另外包括被配置为转换所述激发光的波长的波长转换器,所述反射器可以将沿直线传播且以所述入射方向引入的所述激发光反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器,并且还可以将波长经所述波长转换器转换的转换光朝所述出射方向反射。例如,所述发光装置可以另外包括至少一个光路改变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光路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的方向改变为所述入射方向。例如,所述反射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反射所述激发光和所述转换光的抛物曲面。所述抛物曲面可以经受金属镜涂布(metalmirrorcoating)。所述抛物曲面可以具有适于在内部将所有的所述激发光反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器的梯度。所述梯度可以在0至1.5或1.5以下的范围内。所述出射方向可以是由所述抛物曲面反射出的所述转换光平行出射的方向。例如,所述发光装置可以另外包括在所述反射器与所述波长转换器之间的可由所述激发光和所述转换光通过的空间中所填充的折射部件。所述折射部件可以具有与所述转换光出射进入的空气接触的边界表面,并且,所述边界表面可以垂直于所述出射方向。所述折射部件可以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波长转换器的第二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一折射率可以在1.4至1.8的范围内。所述激发光可以包括蓝色波长带(bluewavelengthband)的蓝光,所述发光装置可以另外包括位于在所述折射部件与空气之间的边界表面上的蓝光路径中的蓝光屏蔽单元。所述蓝光屏蔽单元可以包括能够吸收所述蓝光的材料,并且,可以包括能够反射所述蓝光的镜涂布表面。例如,所述发光装置可以另外包括在所述折射部件与所述转换光出射进入到的空气之间的边界表面上所设置的抗反射膜。例如,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镜,所述至少一个镜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改变到所述入射方向。所述镜可以包括:第一镜,所述第一镜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在平行于所述出射方向的方向上的所述激发光以直角反射;以及第二镜,所述第二镜用于将经所述第一镜反射的所述激发光以直角反射到所述入射方向上。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以包括棱镜,所述棱镜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折射到所述入射方向上。例如,所述光源可以包括多个用于发出所述激发光的光源,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以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的方向改变到所述入射方向。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光路改变单元,所述多个光路改变单元分别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的方向改变到所述入射方向。例如,所述光源和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以位于从所述反射器出射的所述转换光的照亮区域周围的周边区域。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以位于在所述周边区域中所包含的内周边区域或外周边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并且将来自所述内周边区域的所述激发光引入到所述反射器中,所述光源可以位于所述内周边区域或所述外周边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并且,所述内周边区域可以包括面对所述反射器的区域,并且,所述外周边区域可以包括邻近所述内周边区域但不面对所述反射器的区域。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以位于所述照亮区域上方或所述照亮区域一侧中的至少一处的周边区域中。例如,所述光源可以定位成将所述激发光朝内周边区域引导到所述反射器,所述内周边区域面对所述反射器且被包括在所述转换光出射的照亮区域周围的周边区域中。例如,所述发光装置可以另外包括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反射器之间的光传输单元。例如,沿直线传播的所述激发光可以具有处于0°至1°范围内的发散角或会聚角。附图说明可以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布置和实施例,其中,类似附图标记指代类似元件,其中:图1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组装截面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分解截面图;图2是用于说明照亮区域和周边区域的反射器和基板的前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为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组装截面图和分解截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反射器的梯度(gradient)的视图;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10A至图10C分别为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平面图和前视图;图11A和图11B分别为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和前视图;图12A至图12C分别为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平面图和前视图;以及图13是根据另外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以有助于理解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变化,并且实施例范围不应理解为受限于以下描述。实施例意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更完整的解释。在以下对于实施例的描述中,应理解,当将每一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在两者之间间接形成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此外,还应理解,在该元件“上”或“下”可以表示该元件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相关术语“第一”、“第二”、“顶部/上/上方”、“底部/下/下方”及其类似术语可以用于在任一物质或元件与其他物质或元件之间进行区分,并且,并非一定表示在这些物质或元件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特定顺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n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凹槽;/n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n波长转换器,所述波长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n折射部件,所述折射部件填充在所述反射器的抛物曲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空间中;以及/n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被配置为朝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抛物曲面发出激发光,/n其中,所述激发光被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抛物曲面反射并被传输到所述波长转换器,并且/n其中,传输到所述波长转换器的光从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抛物曲面反射回来并出射到所述折射部件的边界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30 KR 10-2015-0014880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凹槽;
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波长转换器,所述波长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折射部件,所述折射部件填充在所述反射器的抛物曲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空间中;以及
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被配置为朝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抛物曲面发出激发光,
其中,所述激发光被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抛物曲面反射并被传输到所述波长转换器,并且
其中,传输到所述波长转换器的光从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抛物曲面反射回来并出射到所述折射部件的边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光路改变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光路改变单元设置在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的光路上以朝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抛物曲面传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折射部件具有与所述抛物曲面反射所述光的出射方向垂直的所述边界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折射部件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不同于所述波长转换器的第二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镜,所述至少一个镜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的方向改变到入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镜包括:
第一镜,所述第一镜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发出的所述激发光以直角反射;以及
第二镜,所述第二镜被配置为将经所述第一镜反射的所述激发光以直角反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出射方向与所述入射方向相反且平行。
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康烈,金基喆,孙昌均,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