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涉及悬挑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模具、浇注于模具内的混凝土层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层顶部的悬挑梁,还包括固定于模具底部的锚固板、固定于锚固板顶部的套管、转动安装于套管内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悬挑梁的压板;压板与锚固板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随螺杆转动的导向机构;螺杆与压板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向远离锚固板一侧移动的紧固件;混凝土层顶部固定有两个垫板,两个垫板顶部分别沿锚固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个抵压件,每个抵压件与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压件抵压悬挑梁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悬挑梁可能会发生歪斜的问题,提高锚固件对悬挑梁的固定效果。
A anchorage device of unbraced cantilever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悬挑梁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悬挑梁是指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或挑出支撑物的梁结构。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68464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悬挑梁的固定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建筑结构梁板内的地脚螺栓底座、垂直设置于地脚螺栓底座上的第一地脚螺栓和第二地脚螺栓以及分别与第一地脚螺栓和第二地脚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紧固板。但是这种固定装置仅在竖直方向上对悬挑梁进行固定,悬挑梁在受力不均时可能会发生歪斜,从而对悬挑梁的固定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其通过在悬挑梁两侧增设抵压件,提高锚固件对悬挑梁的固定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包括模具、浇注于模具内的混凝土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顶部的悬挑梁,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具底部的锚固板、固定于所述锚固板顶部的套管、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管内的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悬挑梁的压板;所述压板与锚固板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随螺杆转动的导向机构;所述螺杆与压板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向远离锚固板一侧移动的紧固件;所述混凝土层顶部固定有两个垫板,两个所述垫板顶部分别沿锚固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个抵压件,每个所述抵压件与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压件抵压悬挑梁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有套管的锚固板预先设置于模具底部,之后浇注混凝土,套管顶部伸出混凝土层,螺杆在套管内转动,使压板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螺杆轴向向下移动,将悬挑梁抵压固定于混凝土层上,两个抵压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相向滑动从两侧抵压固定悬挑梁,便于沿悬挑梁宽度方向对悬挑梁进行固定,从而提高锚固装置对悬挑梁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倾斜固定于压板底部的倾斜轴、开设于所述抵压件上的斜通孔、设置于所述倾斜轴与锚固板之间用于驱动抵压件沿垫板长度方向滑动的限位组件以及设置于垫板与混凝土层之间用于使倾斜轴在混凝土层中滑动的配合组件;所述抵压件通过所述斜通孔沿倾斜轴轴向滑移设置于倾斜轴外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向下移动过程中倾斜轴随压板下降,随着压板和抵压件竖直方向上距离的缩短,抵压件随倾斜轴向靠近压板一侧移动,移动过程中两个抵压件之间的距离缩短,最终抵压件与悬挑梁侧壁接触,并分别从两侧向中间方向抵压悬挑梁,便于沿悬挑梁宽度方向对悬挑梁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锚固板顶部的限位圆管以及固定于倾斜轴远离压板一端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沿限位圆管轴向滑移设置于限位圆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圆管对支撑轴提供限位作用,从而降低支撑轴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轴底部固定有限位圆片,所述限位圆管内周面固定有用于阻止限位圆片脱离限位圆管的限位圆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圆环对限位圆片进行限位,可以阻止支撑轴脱离限位圆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开设于垫板上的条形通孔以及固定于垫板底部的方形盒,所述方形盒底部与限位圆管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倾斜轴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条形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轴随支撑轴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设置条形通孔可以容纳移动进入垫板内的倾斜轴,通过在混凝土层中预先嵌设方形盒,便于使倾斜轴能够在混凝土层中滑动,从而便于通过倾斜轴下降带动两个抵压件对悬挑梁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锚固板顶部的导向轴以及开设于压板上的安装通孔,所述压板通过安装通孔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导向轴外周面,所述压板与导向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止压板向远离锚固板一侧移动的紧固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轴对压板提供限位作用,从而降低压板随螺杆转动的可能性,便于使压板在螺杆转动过程中向下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固定于导向轴顶部的螺纹轴以及与所述螺纹轴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位于压板远离悬挑梁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母向靠近混凝土层一侧抵压压板,从而使压板与导向轴固定连接,便于提高压板对悬挑梁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为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紧固件位于压板远离悬挑梁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母向靠近混凝土层一侧抵压压板,降低压板松动的可能性,便于提高压板对悬挑梁的固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压板在竖直方向上对悬挑梁进行固定,通过抵压件沿悬挑梁宽度方向对悬挑梁进行固定,从而提高锚固装置对悬挑梁的固定效果;2.通过设置倾斜轴使压板向下移动过程中两个抵压件之间的距离缩短,便于沿悬挑梁宽度方向对悬挑梁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凸显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凸显配合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凸显限位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模具;11、混凝土层;12、悬挑梁;2、锚固板;21、套管;22、螺杆;23、压板;24、导向机构;241、导向轴;242、安装通孔;243、紧固组件;2431、螺纹轴;2432、第一螺母;25、紧固件;3、垫板;31、抵压件;32、驱动机构;321、倾斜轴;322、斜通孔;323、限位组件;3231、限位圆管;3232、支撑轴;3233、限位圆片;3234、限位圆环;324、配合组件;3241、条形通孔;3242、方形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模具1、浇注于模具1内的混凝土层11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层11顶部的悬挑梁12;还包括固定于模具1内底面的锚固板2、固定于锚固板2顶部的套管21、转动安装于套管21内的螺杆22以及与螺杆22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悬挑梁12的压板23;压板23与锚固板2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23随螺杆22转动的导向机构24;螺杆22与压板23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23向远离锚固板2一侧移动的紧固件25。将固定有套管21的锚固板2预先设置于模具1底部,之后浇注混凝土,套管21顶部伸出混凝土层11,螺杆22在套管21内转动,使压板23在导向机构24的导向作用下沿螺杆22轴向向下移动,将悬挑梁12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包括模具(1)、浇注于模具(1)内的混凝土层(11)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11)顶部的悬挑梁(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具(1)底部的锚固板(2)、固定于所述锚固板(2)顶部的套管(21)、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管(21)内的螺杆(22)以及与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悬挑梁(12)的压板(23);/n所述压板(23)与锚固板(2)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23)随螺杆(22)转动的导向机构(24);/n所述螺杆(22)与压板(23)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23)向远离锚固板(2)一侧移动的紧固件(25);/n所述混凝土层(11)顶部固定有两个垫板(3),两个所述垫板(3)顶部分别沿锚固板(2)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个抵压件(31),每个所述抵压件(31)与压板(2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压件(31)抵压悬挑梁(12)的驱动机构(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包括模具(1)、浇注于模具(1)内的混凝土层(11)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11)顶部的悬挑梁(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具(1)底部的锚固板(2)、固定于所述锚固板(2)顶部的套管(21)、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管(21)内的螺杆(22)以及与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悬挑梁(12)的压板(23);
所述压板(23)与锚固板(2)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23)随螺杆(22)转动的导向机构(24);
所述螺杆(22)与压板(23)之间设置有阻止压板(23)向远离锚固板(2)一侧移动的紧固件(25);
所述混凝土层(11)顶部固定有两个垫板(3),两个所述垫板(3)顶部分别沿锚固板(2)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个抵压件(31),每个所述抵压件(31)与压板(2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压件(31)抵压悬挑梁(12)的驱动机构(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倾斜固定于压板(23)底部的倾斜轴(321)、开设于所述抵压件(31)上的斜通孔(322)、设置于所述倾斜轴(321)与锚固板(2)之间用于驱动抵压件(31)沿垫板(3)长度方向滑动的限位组件(323)以及设置于垫板(3)与混凝土层(11)之间用于使倾斜轴(321)在混凝土层(11)中滑动的配合组件(324);所述抵压件(31)通过所述斜通孔(322)沿倾斜轴(321)轴向滑移设置于倾斜轴(321)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支撑悬挑梁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23)包括固定于锚固板(2)顶部的限位圆管(3231)以及固定于倾斜轴(321)远离压板(23)一端的支撑轴(3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东,郑信耀,肖现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