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02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其包括多个支撑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中心杆、设于中心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杆、开设于中心杆远离第一螺纹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槽和固定套设于中心杆外的抗震套,所述抗震套包括基套和沿基套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抗冲击环,所述抗冲击环包括凸起部和分别设于凸起部两相对侧部的弧形部,相邻两个所述抗冲击环的弧形部连接形成波浪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开设于第一固定块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一卡扣组件,方便运输,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和人工搬运成本。

A kind of assembled building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是指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
技术介绍
建筑工厂化预制技术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优越性在于既不受天气影响,也不受土建和设备安装条件的限制,待现场条件具备时,即可将预制好的组件运至现场进行安装,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缩短施工周期。横梁在装配式建筑中用于与墙体上的钢柱连接起到支撑房顶的作用,对于其承重性能和抗震性能要求较高,其一般长度和体积较大,特别是当要建造的房屋面积较大时,所需要较长的横梁,将其进行运输至施工现场的困难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方便运输,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和人工搬运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其包括多个支撑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中心杆、设于中心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杆、开设于中心杆远离第一螺纹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槽和固定套设于中心杆外的抗震套,所述抗震套包括基套和沿基套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抗冲击环,所述抗冲击环包括凸起部和分别设于凸起部两相对侧部的弧形部,相邻两个所述抗冲击环的弧形部连接形成波浪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开设于第一固定块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一卡扣组件;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块、开设于第二固定块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杆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二卡扣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螺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上抵接板和第一下抵接板、与第一上抵接板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铰接的第一安装板、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板和第一下抵接板的第一螺栓和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组件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一安装板和墙体钢柱的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一紧固杆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并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安装板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抵接板、第一下抵接板和第一安装板的表面设有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上抵接板和第二下抵接板、与第二上抵接板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铰接的第二安装板、依次贯穿第二安装板和第二下抵接板的第二螺栓和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组件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二安装板和墙体钢柱的第二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板并与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安装板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抵接板、第二下抵接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表面设有橡胶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中心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螺纹槽,进而使相邻两个支撑装置的中心杆可以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不仅连接强度大且可以解决由于横梁长度过长导致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方便对横梁进行运输,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和人工搬运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变支撑装置的拼接个数来改变横梁的长度,使本横梁可以适用于不同体积或面积的装配式建筑。本技术通过设置基套和抗冲击环有效提高了横梁的强度,且在横梁受到冲击力时,抗震套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对冲击力进行阻断并吸收,有效提高横梁的抗震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中心杆;12、第一螺纹杆;13、第一螺纹槽;14、抗震套;141、基套;142、抗冲击环;143、凸起部;144、弧形部;21、第一固定块;22、第二螺纹槽;231、第一上抵接板;232、第一下抵接板;233、第一安装板;234、第一螺栓;236、第一紧固杆;31、第二固定块;32、第二螺纹杆;33、第二卡扣组件;331、第二上抵接板;332、第二下抵接板;333、第二安装板;334、第二螺栓;336、第二紧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如图1-2所示,其包括多个支撑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中心杆11、固定设于中心杆11一端的第一螺纹杆12、开设于中心杆11远离第一螺纹杆12一端的第一螺纹槽13和固定套设于中心杆11外的抗震套14。所述第一螺纹杆12和第一螺纹槽13螺纹配合。所述抗震套14包括基套141和沿基套141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抗冲击环142,所述抗冲击环142包括凸起部143和分别设于凸起部143两相对侧部的弧形部144,相邻两个所述抗冲击环142的弧形部144连接形成波浪状。本技术通过在中心杆1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螺纹杆12和第一螺纹槽13,进而使相邻两个支撑装置的中心杆11可以通过第一螺纹杆12和第一螺纹槽13进行螺纹连接,不仅连接强度大且可以解决由于横梁长度过长导致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方便对横梁进行运输,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和人工搬运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变支撑装置的拼接个数来改变横梁的长度,使本横梁可以适用于不同体积或面积的装配式建筑。本技术通过设置基套141和抗冲击环142有效提高了横梁的强度,且在横梁受到冲击力时,抗震套14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对冲击力进行阻断并吸收,有效提高横梁的抗震效果。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21、开设于第一固定块21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杆12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22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一卡扣组件。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块21上的第二螺纹槽22与支撑装置的第一螺纹杆12螺纹连接,然后通过第一卡扣组件将横梁安装至墙体的钢柱上,结构简单,且安装强度高,抗震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远离第二螺纹槽2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上抵接板231和第一下抵接板232、与第一上抵接板231远离第一固定块21的一端铰接的第一安装板233、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板233和第一下抵接板232的第一螺栓234和与第一螺栓23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将横梁安装至墙体的钢柱时,将钢柱穿过至第一上抵接板231和第一下抵接板232之间,然后转动第一安装板233,使钢柱被第一上抵接板231、第一下抵接板232和第一安装板233包围住,然后通过第一螺栓234和第一螺母对第一下抵接板232和第一安装板233进行固定,安装效率高,且结构稳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组件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一安装板233和墙体钢柱的第一紧固杆236,所述第一紧固杆236靠近第一固定块21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n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中心杆、设于中心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杆、开设于中心杆远离第一螺纹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槽和固定套设于中心杆外的抗震套,所述抗震套包括基套和沿基套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抗冲击环,所述抗冲击环包括凸起部和分别设于凸起部两相对侧部的弧形部,相邻两个所述抗冲击环的弧形部连接形成波浪状;/n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开设于第一固定块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一卡扣组件;/n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块、开设于第二固定块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杆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二卡扣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中心杆、设于中心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杆、开设于中心杆远离第一螺纹杆一端的第一螺纹槽和固定套设于中心杆外的抗震套,所述抗震套包括基套和沿基套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抗冲击环,所述抗冲击环包括凸起部和分别设于凸起部两相对侧部的弧形部,相邻两个所述抗冲击环的弧形部连接形成波浪状;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开设于第一固定块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一卡扣组件;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块、开设于第二固定块上用于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杆和用于与墙体的钢柱卡接的第二卡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螺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上抵接板和第一下抵接板、与第一上抵接板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铰接的第一安装板、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板和第一下抵接板的第一螺栓和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振坤王良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