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02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过梁为一体化型材,包括扁平的矩形管主体,矩形管主体的右侧壁设有沿长度方向的豁口,矩形管主体的右侧壁左侧与豁口对应的位置通过沿长度方向且呈C型的连接板围成螺栓卡槽,矩形管主体的左侧壁左侧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之间形成卡簧卡槽,矩形管主体的上侧壁上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竖向设置,第三限位板由左下至右上倾斜设置,第三限位板的上端向右延伸形成支撑台板。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性强的优点,可实现在同一温室外墙安装不同覆盖材料的技术目的。

A kind of lintel on the outer wall of glass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构件,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温室的外墙过梁。
技术介绍
温室是一种栽培非季节性或非地域性植物的构筑物,其结构主要包括外墙、屋顶以及支撑外墙和屋顶的钢架等,根据覆盖材料的不同温室可分为玻璃温室、薄膜温室和PC板温室等。现有温室通常采用单一覆盖结构形式,如,玻璃温室的覆盖材料全为玻璃,薄膜温室的覆盖材料全为薄膜,不但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使用需求,而且其开窗系统设置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性强的优点,可实现在同一温室外墙安装不同覆盖材料的技术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所述过梁为一体化型材,过梁包括扁平的矩形管主体,矩形管主体的右侧壁设有沿长度方向的豁口,矩形管主体的右侧壁左侧与豁口对应的位置通过沿长度方向且呈C型的连接板围成螺栓卡槽,矩形管主体的左侧壁左侧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之间形成卡簧卡槽,矩形管主体的上侧壁上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竖向设置,第三限位板由左下至右上倾斜设置,第三限位板的上端向右延伸形成支撑台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左侧面与矩形管主体的左侧壁齐平,第一限位板的左侧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二上卡板和第二下卡板,第二上卡板和第二下卡板之间形成压条卡槽。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中,所述支撑台板的右侧向上延伸形成第四限位板,第四限位板的上端向右延伸形成定位卡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端设有向左延伸的横部,横部的左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竖部,竖部的上端面为弧面。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中,所述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为上下相对分布的波浪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中,所述第二上卡板和第二下卡板为上下相对分布的L型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中,所述矩形管主体中设有与其上侧壁和下侧壁连为一体的第一加强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中,所述支撑台板的下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第二加强板。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让过梁采用一体化型材结构,并设置扁平的矩形管主体,在矩形管主体的右侧壁设置沿长度方向的豁口,使矩形管主体的右侧壁左侧与豁口对应的位置通过沿长度方向且呈C型的连接板围成螺栓卡槽,在矩形管主体的左侧壁左侧设置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使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之间形成卡簧卡槽,在矩形管主体的上侧壁上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沿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让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竖向设置,让第三限位板由左下至右上倾斜设置,并使第三限位板的上端向右延伸形成支撑台板。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性强的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在实际应用中,将本技术固定在温室外墙结构上,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即可在过梁的上侧安装双层玻璃墙面,通过卡簧卡槽即可在过梁的下侧安装薄膜墙面或薄膜卷轴开窗系统,实现了在同一温室外墙安装不同覆盖材料的技术目的,可满足多元化使用需求,增强了功能性,提高了设置开窗系统的便利性。具体为:将过梁通过螺栓卡槽及其中的螺栓固定在立柱上,在过梁上侧安装双层玻璃墙面时,使双层玻璃墙面的外层玻璃下端卡装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并使双层玻璃墙面的内层玻璃下端处于支撑台板上,在过梁下侧安装薄膜墙面时,使薄膜墙面的上端通过卡簧压设在卡簧卡槽中。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栓卡槽提高了与立柱连接的便利性,且通过沿螺栓卡槽移动过梁可快速调整位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可对双层玻璃墙面进行准确定位,提高了安装操作的便利性和统一性;通过设置第三限位板且使其由左下至右上倾斜设置,利用其变形能力提高了支撑台板对双层玻璃墙面内层玻璃的适应性;通过设置卡簧卡槽提高了安装薄膜墙面的便捷性,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的端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其中,1、过梁;11、矩形管主体;111、豁口;112、第一加强板;12、连接板;121、螺栓卡槽;13、第一上卡板;13’、第一下卡板;14、卡簧卡槽;15、第一限位板;16、第二限位板;161、横部;162、竖部;17、第三限位板;171、支撑台板;172第四限位板;173、定位卡板;174、第二加强板;18、第二上卡板;18’、第二下卡板;2、双层玻璃墙面;3、薄膜墙面;4、立柱;5、卡簧;6、压条;7、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的具体实施方式,使过梁1采用一体化型材结构,并设置扁平的矩形管主体11。在矩形管主体11的右侧壁设置沿长度方向的豁口111,使矩形管主体11的右侧壁左侧与豁口111对应的位置通过沿长度方向且呈C型的连接板12围成螺栓卡槽121。在矩形管主体11的左侧壁左侧设置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上卡板13和第一下卡板13’,使第一上卡板13和第一下卡板13’之间形成卡簧卡槽14。在矩形管主体11的上侧壁上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沿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和第三限位板17,让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竖向设置,让第三限位板17由左下至右上倾斜设置,并使第三限位板17的上端向右延伸形成支撑台板171。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性强的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在实际应用中,将本技术固定在温室外墙结构上,通过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和第三限位板17即可在过梁1的上侧安装双层玻璃墙面2,通过卡簧卡槽14即可在过梁1的下侧安装薄膜墙面3或薄膜卷轴开窗系统,实现了在同一温室外墙安装不同覆盖材料的技术目的,可满足多元化使用需求,增强了功能性,提高了设置开窗系统的便利性。具体为:将过梁1通过螺栓卡槽及其中的螺栓固定在立柱4上,在过梁1上侧安装双层玻璃墙面2时,使双层玻璃墙面2的外层玻璃下端卡装在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之间,并使双层玻璃墙面2的内层玻璃下端处于支撑台板171上,在过梁下侧安装薄膜墙面3时,使薄膜墙面3的上端通过卡簧5压设在卡簧卡槽14中。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栓卡槽121提高了与立柱4连接的便利性,且通过沿螺栓卡槽121移动过梁1可快速调整位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可对双层玻璃墙面2进行准确定位,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梁(1)为一体化型材,过梁(1)包括扁平的矩形管主体(11),矩形管主体(11)的右侧壁设有沿长度方向的豁口(111),矩形管主体(11)的右侧壁左侧与豁口(111)对应的位置通过沿长度方向且呈C型的连接板(12)围成螺栓卡槽(121),矩形管主体(11)的左侧壁左侧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上卡板(13)和第一下卡板(13’),第一上卡板(13)和第一下卡板(13’)之间形成卡簧卡槽(14),矩形管主体(11)的上侧壁上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和第三限位板(17),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竖向设置,第三限位板(17)由左下至右上倾斜设置,第三限位板(17)的上端向右延伸形成支撑台板(1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梁(1)为一体化型材,过梁(1)包括扁平的矩形管主体(11),矩形管主体(11)的右侧壁设有沿长度方向的豁口(111),矩形管主体(11)的右侧壁左侧与豁口(111)对应的位置通过沿长度方向且呈C型的连接板(12)围成螺栓卡槽(121),矩形管主体(11)的左侧壁左侧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上卡板(13)和第一下卡板(13’),第一上卡板(13)和第一下卡板(13’)之间形成卡簧卡槽(14),矩形管主体(11)的上侧壁上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和第三限位板(17),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竖向设置,第三限位板(17)由左下至右上倾斜设置,第三限位板(17)的上端向右延伸形成支撑台板(1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温室外墙过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5)的左侧面与矩形管主体(11)的左侧壁齐平,第一限位板(15)的左侧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二上卡板(18)和第二下卡板(18’),第二上卡板(18)和第二下卡板(18’)之间形成压条卡槽(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东方英宝联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