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1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预制暗柱、耗能器、上约束梁和下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顶部设置上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底部设置下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制暗柱,预制暗柱与剪力墙本体之间通过耗能器连接,预制暗柱的顶部与上约束梁之间相分离且留有空隙,预制暗柱的底部与下约束梁之间铰接。本装配式耗能剪力墙中,耗能器作为抗震的第一道防线,能够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防止剪力墙本体被破坏,保障整个系统的结构安全;另外,预制暗柱的结构设计,即使是震后被破坏,也可实现快速更换,迅速恢复建筑的使用功能。

A replaceable assembled energy dissipation shear wall with built-in steel diagonal br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具有节省资源、环保、节约工期等众多优点,其中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由于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因而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普通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大,但延性以及耗能能力不足,尤其在大变形条件下,墙体往往容易出现较多的对角方向的斜裂缝,而裂缝一旦贯通构件随即失效。在需要承受巨大作用力的情况下,普通的配筋混凝土剪力墙需要较大的截面形式才能满足要求,对于空间利用、经济性等都不利。另外,经研究发现,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之间同一水平位置的变形小,同一高度两片剪力墙之间设置耗能器效果并不明显。传统现浇的剪力墙构件在地震中产生破坏后,由于其构造以及连接方式较为复杂,很难修复或更换,其维护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该结构的剪力墙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抗震耗能能力,具有可更换或修复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本体、预制暗柱、耗能器、上约束梁和下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顶部设置上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底部设置下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制暗柱,预制暗柱与剪力墙本体之间通过耗能器连接,预制暗柱的顶部与上约束梁之间相分离且留有空隙,预制暗柱的底部与下约束梁之间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本体、预制暗柱、耗能器、上约束梁和下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顶部设置上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底部设置下约束梁,剪力墙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制暗柱,预制暗柱与剪力墙本体之间通过耗能器连接,预制暗柱的顶部与上约束梁之间相分离且留有空隙,预制暗柱的底部与下约束梁之间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器的两侧,剪力墙本体的侧面和预制暗柱的侧面均预埋有连接钢板,耗能器两侧分别与连接钢板连接;连接钢板的表面与剪力墙本体的表面或预制暗柱的表面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本体内设置有两个斜撑,两个斜撑沿剪力墙本体的对角线交叉分布,形成X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器为软钢耗能器,耗能器包括端板、耗能钢板和加劲肋,耗能钢板两侧分别设置端板,且耗能钢板与端板之间相垂直设置,耗能钢板的两面上分别设有加劲肋;位于两侧的端板分别与剪力墙墙体和预制暗柱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平米鹏张亚飞陈洋洋龙耀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