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及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和结构抗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混合联肢墙体系中,钢连梁有足够的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能够提供更加饱满的滞回曲线,在预期地震作用下混合连肢墙为延性破坏形态,解决了小跨高比连梁延性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结构有可能遭受比设防烈度更大的地震作用,当地震作用超过预期时,连梁作为联肢墙结构的第一道防线,损伤不可避免,并且由于耦连作用的影响,墙肢底部往往承担了较大的轴力,墙肢底部会严重受损,这种传统的混合联肢墙结构震后难以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传统混合联肢墙结构延性不足,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震后损伤难以控制,震后难以修复的问题,提供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及装配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包括具有型钢边缘构件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型钢边缘构件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端面上,钢筋混凝土剪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型钢边缘构件(2)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型钢边缘构件(2)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的两个端面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的两侧均设置有摇摆柱(8),型钢边缘构件(2)与摇摆柱(8)间通过钢连梁(3)连接;/n型钢边缘构件(2)上固定有牛腿(4),钢连梁(3)与牛腿(4)间通过能够拆卸的连接板连接,钢连梁(3)通过拼接板(9)固定在摇摆柱(8)上;/n摇摆柱(8)底部设置有底板(11),底板(11)上设置有耳板(12),耳板(12)铰接在固定座(17)上,固定座(17)固定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型钢边缘构件(2)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型钢边缘构件(2)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的两个端面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的两侧均设置有摇摆柱(8),型钢边缘构件(2)与摇摆柱(8)间通过钢连梁(3)连接;
型钢边缘构件(2)上固定有牛腿(4),钢连梁(3)与牛腿(4)间通过能够拆卸的连接板连接,钢连梁(3)通过拼接板(9)固定在摇摆柱(8)上;
摇摆柱(8)底部设置有底板(11),底板(11)上设置有耳板(12),耳板(12)铰接在固定座(17)上,固定座(17)固定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其特征在于,钢连梁(3)的腹板与牛腿(4)的腹板间通过能够拆卸的腹板连接板(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腹板连接板(5)通过螺栓(10)固定在钢连梁(3)的腹板与牛腿(4)的腹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其特征在于,钢连梁(3)的上下翼缘与牛腿(4)的上下翼缘间分别通过能够拆卸的上翼缘连接板(6)和下翼缘连接板(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翼缘连接板(6)通过螺栓(10)固定在钢连梁(3)的上翼缘与牛腿(4)的上翼缘上,下翼缘连接板(7)通过螺栓(10)固定在钢连梁(3)的下翼缘与牛腿(4)的下翼缘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可恢复的摇摆柱—混合联肢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17)上设置有固定座耳板(13),固定座耳板(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韵,翁光远,张煜敏,呂高,宋梅梅,崔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