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0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避震器技术领域的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包括缸体,第一活塞装置,第二活塞装置,第一活塞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活塞装置均包括活塞头以及活塞杆,缸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缸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活塞装置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第二活塞装置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线圈,第二活塞装置中部套设有弹簧,第一活塞装置内部以及第二活塞装置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磁线圈以及第二电磁线圈电流大小的调节系统,调节系统分别与第一电磁线圈以及第二电磁线圈电性连接,实现避震器强度控制以及避震器的伸长量可控,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An electromagnetic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震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避震器在越来越多的复杂场景中使用,尤其是运用在机器人上的避震器,避震器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现有技术的避震系统的避震器的结构包括弹簧和液压缸,其存在着反应迟钝,强度不可调的缺点,每种使用场景需要设计不同的避震器,严重影响了制造成本,推广范围。经过检索发现一些典型的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610704410.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避震器,当第一轴管相对座体转动、抵顶件对应于凹槽时,抵顶件卡抵于凹槽。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醒操作者第一轴管即将与座体脱离,另外弹抵组件不仅拆装快速且构造简单;又如申请号为20131035982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避震器,公开了一种避震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管内部设置气室、油室实现对冲击的缓冲,因为油室内液压油的不可压缩性,通过改变油室内液压油的体积,改变油室在内管内部所占据的空间来改变气室容量,从而达到改变避震器有效行程的目的;又如申请号为20041008423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避震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第一活塞装置,第二活塞装置,所述第一活塞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活塞装置均包括活塞头以及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缸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活塞装置的活塞杆的下端伸入缸体内腔上部,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杆的上端伸入所述缸体内腔下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活塞装置的活塞杆孔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杆孔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活塞装置的活塞头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头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塞装置内部以及所述第二活塞装置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第一活塞装置,第二活塞装置,所述第一活塞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活塞装置均包括活塞头以及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缸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活塞装置的活塞杆的下端伸入缸体内腔上部,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杆的上端伸入所述缸体内腔下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活塞装置的活塞杆孔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杆孔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活塞装置的活塞头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头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塞装置内部以及所述第二活塞装置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电流大小的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用于接收信号的传感器、用于处理信号的处理器以及用于调节电磁线圈电流大小的调节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调节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可调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装置的活塞头以及所述第二活塞装置的活塞头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电磁线圈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达范启东卢育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