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29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模板和设置于模板内的钢筋网,所述模板包括侧模板和端模板,所述端模板的内侧设置有两个预埋盒,所述预埋盒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钢筋网的一端穿过通孔伸入预埋盒内,两所述预埋盒之间设置有施工板,所述施工板包括固定板和滑动穿设于固定板内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靠近剪力墙的侧壁沿剪力墙厚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补偿板,所述预埋盒和侧模板上开设有供补偿板穿出的穿孔,所述补偿板与剪力墙接触的侧壁与固定板齐平。通过调节施工板的宽度,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剪力墙,通用性较好。

A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vertical construction joint of shea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剪力墙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体,由于混凝土体量较大,一次浇筑困难,不可避免采用分段浇筑,进而存在剪力墙的竖向施工缝,或者在不同标段的交界处,如有剪力墙体存在,也将出现留设竖向施工缝的情况。在竖向施工缝的位置,由于存在混凝土的二次浇筑,新旧混凝土的有效结合及钢筋的合理布置成为剪力墙施工缝处理的关键。目前处理此类施工缝的方法一般采用端头模板封闭,并在模板上开孔后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待二次浇筑时,将钢丝网片拆除,剔除松动的石子并将表面凿毛,充分湿润后再浇筑新的混凝土,并应振捣密实,以保证分两次浇筑的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但是先封闭端头模板后,再在模板上开孔后插入钢筋的工法人工效率低,同时由于没有工作面,插入的钢筋无法与原钢筋实现绑扎,与规范要求不符。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62334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剪力墙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包括用于浇筑剪力墙的模板和设于模板内的墙体钢筋网,模板的施工缝的一侧内部设有两个预埋盒和位于预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1)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包括模板(2)和设置于模板(2)内的钢筋网(11),所述模板(2)包括沿剪力墙(1)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模板(21)和沿剪力墙(1)厚度方向设置的端模板(22),靠近施工缝一侧的所述端模板(22)的内侧设置有两个预埋盒(3),所述预埋盒(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31),所述钢筋网(11)的一端穿过通孔(31)伸入预埋盒(3)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预埋盒(3)之间设置有施工板(4),所述施工板(4)包括固定板(41)和滑动穿设于固定板(41)内的活动板(42),所述活动板(42)靠近剪力墙(1)的侧壁沿剪力墙(1)厚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补偿板(51),所述预埋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1)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包括模板(2)和设置于模板(2)内的钢筋网(11),所述模板(2)包括沿剪力墙(1)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模板(21)和沿剪力墙(1)厚度方向设置的端模板(22),靠近施工缝一侧的所述端模板(22)的内侧设置有两个预埋盒(3),所述预埋盒(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31),所述钢筋网(11)的一端穿过通孔(31)伸入预埋盒(3)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预埋盒(3)之间设置有施工板(4),所述施工板(4)包括固定板(41)和滑动穿设于固定板(41)内的活动板(42),所述活动板(42)靠近剪力墙(1)的侧壁沿剪力墙(1)厚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补偿板(51),所述预埋盒(3)和侧模板(21)上开设有供补偿板(51)穿出的穿孔(6),所述补偿板(51)与剪力墙(1)接触的侧壁与固定板(41)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2)与端模板(22)抵接的侧壁沿剪力墙(1)的厚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板(52),所述滑动板(52)与端模板(22)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竖向施工缝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2)沿剪力墙(1)厚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活动板(42)的条形孔(421),所述条形孔(42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4211);所述滑块(4211)的一端与补偿板(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波郝兴其马旭鹏周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思纳誉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