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622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涉及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在现场的制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水平施工缝易出现渗漏水,且其暴露于墙体外表面,影响建筑整体观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体结构设置在连接有导墙的结构楼板上,导墙位于墙体结构内预埋的两排纵筋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需额外投入的前提下,改善外墙中水平施工缝的施工质量,并降低施工难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在现场的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在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中,考虑止水要求,结构楼面I和墙体2无法一次性浇筑完成,需在前一次结构施工中在完成结构楼面I混凝土浇捣的同时,外墙同步在结构楼面I以上预先完成高度H为250mm的墙体混凝土施工,即在该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缝3,同时在水平施工缝3上预埋止水钢板4,通过止水钢板4适当延长渗水路径,从而起到止水作用。但在后续墙体2的施工中,外墙墙体模板往往因其下部不能直接附着结构楼面1,而且,固定墙体模板的对拉螺栓在下部受止水钢板4的影响,无法有效限位,造成该部位外墙在混凝土浇捣后,水平施工缝3处易出现渗漏水,无法达到施工质量要求,且水平施工缝3暴露于墙体外表面,严重影响建筑整体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水平施工缝易出现渗漏水,且其暴露于墙体外表面,影响建筑整体观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在无需额外投入的前提下,改善外墙中水平施工缝的施工质量,并降低施工难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在连接有导墙的结构楼板上,所述导墙位于所述墙体结构内预埋的两排纵筋之间,所述导墙上设有与所述导墙上表面垂直的止水钢板,且所述止水钢板的一部分埋置在所述导墙内,所述止水钢板的另一部分埋置在所述墙体结构内,所述水平施工缝位于所述结构楼板与所述导墙所形成的阴角部位。更进一步地,所述止水钢板在所述导墙与所述墙体结构内各埋置一半。所述止水钢板的宽度为300mm?400mm。所述导墙上表面距离所述结构楼板上表面的距离为250mm。本技术的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在保证水平施工缝部位止水钢板的设置机理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导墙的厚度,使结构楼板与外墙之间的水平施工缝隐藏于阴角部位,进而弱化水平施工缝,并且,导墙变薄后,整个墙体立面不需在原来的外露导墙部位设置吊模,从而大大减少墙体模板固定与定位的难度,原来外露的水平施工缝隐藏于墙体的阴角部位,提高了建筑整体的观感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建筑外墙中水平施工缝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为本技术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施工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结合图2至图4说明本技术的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30,设置在连接有导墙20的结构楼板10上,导墙20位于墙体结构30内预埋的两排纵筋31之间。本技术的墙体结构30,在保证水平施工缝22处止水钢板23的设置机理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导墙20的厚度,使结构楼板10与墙体结构30之间的水平施工缝22隐藏于阴角部位,进而弱化水平施工缝22,并且,导墙20变薄后,整个墙体立面不需在原来的外露导墙部位设置吊模,从而大大减少墙体模板固定与定位的难度,原来外露的水平施工缝隐藏于墙体的阴角部位,提高了建筑整体的观感效果。进一步地,导墙20上设有与导墙20垂直的止水钢板23。止水钢板23的宽度一般在300mm?400mm,且结构楼板10与墙体结构30内各埋置一半。止水钢板23的作用原理是:结构楼板10与墙体结构30接缝位置属于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环节,增加止水钢板23后,由墙体结构30墙体A侧进入的渗水沿着上述接缝的缝隙渗透时,渗水接触止水钢板23后即无法再向墙体B侧渗透,止水钢板23起到了切断水流渗透路径的作用,渗水能够及时沿着止水钢板23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渗透,另外,止水钢板23具有一定的宽度,也延长了水流的渗透路径,同样可以起到防水作用,并且本实施例中,导墙20的外表面与止水钢板23共同作用,止水效果得以进一步加强。导墙20上表面距离结构楼板10上表面的距离为250mm。结合图2至图4说明本技术的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图中以A侧表示室外,B侧表示室内,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如图2所示,在外墙的内、外排纵筋31绑扎完成后,以外墙,内、外排纵筋31为限位,在纵筋31内侧按设计高度架设导墙模板21,导墙模板21与纵筋31采取临时固定,同步浇捣导墙20与结构楼板10,在混凝土终凝后拆除导墙模板21,制得连接有导墙20的结构楼板10。因导墙模板21为内部结构,对外观及定位要求不高,仅需与纵筋31临时固定连接,较一般导墙施工方法,在施工的具体操作上要方便得多。其中,导墙模板21可采用细目钢板网或机制九夹板材料制成。步骤二 ;如图3所示,在导墙20中部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水钢板23,在下一阶段外墙的浇筑施工中,按外墙定位要求,在结构楼板10上架设墙体模板40并进行限位。步骤三:如图4所示,向墙体模板40的腔室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拆模制得墙体结构30,完成施工,从而保证水平施工缝22设于墙体结构30与结构楼板10形成的阴角部位。上述描述仅是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设置在连接有导墙的结构楼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位于所述墙体结构内预埋的两排纵筋之间,所述导墙上设有与所述导墙上表面垂直的止水钢板,且所述止水钢板的一部分埋置在所述导墙内,所述止水钢板的另一部分埋置在所述墙体结构内,所述水平施工缝位于所述结构楼板与所述导墙所形成的阴角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水平施工缝的墙体结构,设置在连接有导墙的结构楼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位于所述墙体结构内预埋的两排纵筋之间,所述导墙上设有与所述导墙上表面垂直的止水钢板,且所述止水钢板的一部分埋置在所述导墙内,所述止水钢板的另一部分埋置在所述墙体结构内,所述水平施工缝位于所述结构楼板与所述导墙所形成的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君吴亦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