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6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包括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支撑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钢拱架、前后两个对称布设且带动对钢拱架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和前后两个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支撑的永久支座,两个永久支座上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支撑的支撑面为拱肋支撑面,拱肋支撑面为平面;钢拱架位于所施工拱肋正下方,钢拱架水平支撑于两个升降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永久支座为钢拱架提供稳固支撑,并设置升降机构对钢拱架进行上下移动,实现钢拱架的主动性稳固支撑与简便拆除;同时,利用两个永久支座与钢拱架进行支模,能简化支模过程,并能确保拱肋成型质量。

A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arch rib of through arch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尤其是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上承式拱桥是桥面系设置在桥跨主要承重结构(即拱肋)上面的桥梁,拱座将拱肋端部(也称拱端)推力传递给基岩的部件,位于拱桥两端与基岩的连接处,上承式拱桥的拱肋两端均支撑于拱座上,拱座是支承拱上结构的重要构件。用于支撑拱肋的拱座为永久支座,该永久支座一般为支撑于基岩上的钢筋土结构。其中,拱肋也称为主拱或拱圈,对于拱肋为钢筋混凝土箱梁的上承式箱型拱桥进行施工时,拱肋通常采用预先架设到位的钢拱架进行现浇施工;待拱肋浇筑成型后,对钢拱架进行拆除。钢拱架架设到位后且采用钢拱架对拱肋进行浇筑施工之前,为准确掌握钢拱架受荷载及温度等因素影响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情况,确保安全、顺利地浇筑拱肋,需对架设到位的钢拱架进行预压,并且需对钢拱架进行全断面预压,钢拱架预压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检验钢拱架与支座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拱肋砼浇筑施工前钢拱架的非弹性变形,主要是消除钢拱架的沉降变形量及拱架各接触部位的变形;第二、检验钢拱架的受力情况和弹性变形情况,测量出钢拱架的弹性变形。待拱肋浇筑成型后,对钢拱架进行拆除。但现如今采用钢拱架对拱肋进行浇筑施工时,施工操作比较随意,没有一套统一、规范的施工方法,对拱肋进行施工时,施工操作比较随意,通常都是将钢拱架直接固定支撑于拱肋的永久支座上,再在钢拱架上支模并对拱肋进行浇筑施工。采用上述方法对钢拱架进行架设后,钢拱架与永久支座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钢拱架在永久支座的固定位置不动,不能满足预压过程中钢拱架的变形需求,并且也不能满足拱肋浇筑过程中钢拱架的变形需求。同时,钢拱架拆除时,由于钢拱架支撑于施工成型的拱肋下方,施工空间受限,钢拱架拆除不便,并且钢拱架位置固定不可移动,使用效果较差。另外,拱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模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永久支座为钢拱架提供稳固支撑,并设置升降机构对钢拱架进行上下移动,实现钢拱架的主动性稳固支撑与简便拆除;同时,利用两个永久支座与钢拱架进行支模,能简化支模过程,并能确保拱肋成型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支撑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钢拱架、前后两个对称布设且带动对所述钢拱架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和前后两个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支撑的永久支座,所施工拱肋为钢筋混凝土拱圈,所述永久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支座,所施工拱肋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永久支座上;两个所述永久支座上对所施工拱肋进行支撑的支撑面为拱肋支撑面,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平面;所述钢拱架位于所施工拱肋正下方,所述钢拱架水平支撑于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两个所述永久支座分别为对所施工拱肋前端进行支撑的前端支座和对所施工拱肋后端进行支撑的后端支座;所述前端支座上的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前端支撑面,所述前端支撑面为由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其位于所述前端支座后侧;所述后端支座上的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后端支撑面,所述后端支撑面为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其位于所述后端支座前侧;所述前端支座上预埋有多道前端预埋钢筋,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的后端均伸出至所述前端支撑面后侧,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的后端均浇筑于所施工拱肋内;所述后端支座上预埋有多道后端预埋钢筋,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的前端均伸出至所述后端支撑面前侧,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的前端均浇筑于所施工拱肋内;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和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呈对称布设,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均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均呈平行布设,所述前端预埋钢筋和后端预埋钢筋均为拱形钢筋;所施工拱肋与两个所述永久支座浇筑为一体;所述成型模板包括支撑于所述钢拱架上的底模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侧模板,所述底模板为拱形模板,两个所述侧模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支撑于底模板上;所述底模板的前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的前侧壁均支撑于所述前端支撑面上,所述底模板的前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的前侧壁均与所述前端支撑面紧贴;所述底模板的后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的后侧壁均支撑于所述后端支撑面上,所述底模板的后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的后侧壁均与所述后前端支撑面紧贴;所述底模板由多个底部模板组成,多个所述底部模板均为拱形模板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底部模板的长度均相同且每个所述底部模板均由一个长方形平直模板弯曲而成,所述底部模板的横向宽度为7m~12m,多个所述底部模板均呈平行布设,相邻两个所述底部模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cm~2m,相邻两个所述底部模板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密封层;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为位于所述前端支座上的前侧升降机构和位于所述后端支座上的后侧升降机构,所述前侧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钢拱架的前端正下方,所述后侧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钢拱架的后端正下方。上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部模板为竹胶板,所述侧模板为钢模板。上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永久支座上均设置有一个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支撑的拱座,所述拱座为钢筋混凝土座且其与永久支座浇筑为一体;所述拱座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两个所述拱座呈对称布设且二者分别为布设于所述前端支座上的前拱座和布设于所述后端支座上的后拱座,所述前拱座位于所述前端支座的后侧且其位于所述前端支撑面的后侧下方,所述后拱座位于所述后端支座的前侧且其位于所述后端支撑面的前侧下方。上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拱座均包括一个水平支座,所述水平支座沿横桥向布设且其为钢筋混凝土支座;每个所述水平支座上均开有M个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竖向凹槽,M个所述竖向凹槽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其中,M为正整数且M≥3;每个所述竖向凹槽均为立方体槽;所述前端支座中所有竖向凹槽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端支座中所有竖向凹槽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每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N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竖向千斤顶,N个所述竖向千斤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竖向千斤顶为呈竖直向布设的液压千斤顶;其中,N为正整数且N≤M;每个所述竖向千斤顶均布设于一个所述竖向凹槽内;所述前端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组成所述前侧升降机构,所述后端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组成所述后侧升降机构。上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前后两个对称布设的落梁机构,每个所述拱座上均布设有一个所述落梁机构;每个所述落梁机构均包括H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下放过程中对所述钢拱架进行支撑的暂时支座,所述暂时支座呈竖直向布设,H个所述暂时支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H为正整数且H≤M;每个所述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支撑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钢拱架、前后两个对称布设且带动对所述钢拱架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和前后两个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支撑的永久支座(16),所施工拱肋(13)为钢筋混凝土拱圈,所述永久支座(16)为钢筋混凝土支座,所施工拱肋(13)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永久支座(16)上;两个所述永久支座(16)上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支撑的支撑面为拱肋支撑面,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平面;所述钢拱架位于所施工拱肋(13)正下方,所述钢拱架水平支撑于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n两个所述永久支座(16)分别为对所施工拱肋(13)前端进行支撑的前端支座和对所施工拱肋(13)后端进行支撑的后端支座;所述前端支座上的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前端支撑面,所述前端支撑面为由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其位于所述前端支座后侧;所述后端支座上的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后端支撑面,所述后端支撑面为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其位于所述后端支座前侧;所述前端支座上预埋有多道前端预埋钢筋(17),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的后端均伸出至所述前端支撑面后侧,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的后端均浇筑于所施工拱肋(13)内;所述后端支座上预埋有多道后端预埋钢筋(18),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的前端均伸出至所述后端支撑面前侧,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的前端均浇筑于所施工拱肋(13)内;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和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呈对称布设,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均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均呈平行布设,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和后端预埋钢筋(18)均为拱形钢筋;所施工拱肋(13)与两个所述永久支座(16)浇筑为一体;/n所述成型模板包括支撑于所述钢拱架上的底模板(19)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侧模板(20),所述底模板(19)为拱形模板,两个所述侧模板(20)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支撑于底模板(19)上;所述底模板(19)的前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前侧壁均支撑于所述前端支撑面上,所述底模板(19)的前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前侧壁均与所述前端支撑面紧贴;所述底模板(19)的后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后侧壁均支撑于所述后端支撑面上,所述底模板(19)的后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后侧壁均与所述后前端支撑面紧贴;所述底模板(19)由多个底部模板组成,多个所述底部模板均为拱形模板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底部模板的长度均相同且每个所述底部模板均由一个长方形平直模板弯曲而成,所述底部模板的横向宽度为7m~12m,多个所述底部模板均呈平行布设,相邻两个所述底部模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cm~2m,相邻两个所述底部模板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密封层;/n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为位于所述前端支座上的前侧升降机构和位于所述后端支座上的后侧升降机构,所述前侧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钢拱架的前端正下方,所述后侧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钢拱架的后端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支撑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钢拱架、前后两个对称布设且带动对所述钢拱架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和前后两个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支撑的永久支座(16),所施工拱肋(13)为钢筋混凝土拱圈,所述永久支座(16)为钢筋混凝土支座,所施工拱肋(13)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永久支座(16)上;两个所述永久支座(16)上对所施工拱肋(13)进行支撑的支撑面为拱肋支撑面,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平面;所述钢拱架位于所施工拱肋(13)正下方,所述钢拱架水平支撑于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
两个所述永久支座(16)分别为对所施工拱肋(13)前端进行支撑的前端支座和对所施工拱肋(13)后端进行支撑的后端支座;所述前端支座上的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前端支撑面,所述前端支撑面为由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其位于所述前端支座后侧;所述后端支座上的所述拱肋支撑面为后端支撑面,所述后端支撑面为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其位于所述后端支座前侧;所述前端支座上预埋有多道前端预埋钢筋(17),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的后端均伸出至所述前端支撑面后侧,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的后端均浇筑于所施工拱肋(13)内;所述后端支座上预埋有多道后端预埋钢筋(18),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的前端均伸出至所述后端支撑面前侧,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的前端均浇筑于所施工拱肋(13)内;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和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呈对称布设,多道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均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后端预埋钢筋(18)均呈平行布设,所述前端预埋钢筋(17)和后端预埋钢筋(18)均为拱形钢筋;所施工拱肋(13)与两个所述永久支座(16)浇筑为一体;
所述成型模板包括支撑于所述钢拱架上的底模板(19)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侧模板(20),所述底模板(19)为拱形模板,两个所述侧模板(20)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支撑于底模板(19)上;所述底模板(19)的前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前侧壁均支撑于所述前端支撑面上,所述底模板(19)的前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前侧壁均与所述前端支撑面紧贴;所述底模板(19)的后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后侧壁均支撑于所述后端支撑面上,所述底模板(19)的后侧壁和每个所述侧模板(20)的后侧壁均与所述后前端支撑面紧贴;所述底模板(19)由多个底部模板组成,多个所述底部模板均为拱形模板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底部模板的长度均相同且每个所述底部模板均由一个长方形平直模板弯曲而成,所述底部模板的横向宽度为7m~12m,多个所述底部模板均呈平行布设,相邻两个所述底部模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cm~2m,相邻两个所述底部模板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密封层;
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为位于所述前端支座上的前侧升降机构和位于所述后端支座上的后侧升降机构,所述前侧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钢拱架的前端正下方,所述后侧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钢拱架的后端正下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模板为竹胶板,所述侧模板(20)为钢模板。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永久支座(16)上均设置有一个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支撑的拱座,所述拱座为钢筋混凝土座且其与永久支座(16)浇筑为一体;
所述拱座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两个所述拱座呈对称布设且二者分别为布设于所述前端支座上的前拱座和布设于所述后端支座上的后拱座,所述前拱座位于所述前端支座的后侧且其位于所述前端支撑面的后侧下方,所述后拱座位于所述后端支座的前侧且其位于所述后端支撑面的前侧下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拱座均包括一个水平支座(10-1),所述水平支座(10-1)沿横桥向布设且其为钢筋混凝土支座;每个所述水平支座(10-1)上均开有M个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竖向凹槽(11),M个所述竖向凹槽(11)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其中,M为正整数且M≥3;每个所述竖向凹槽(11)均为立方体槽;
所述前端支座中所有竖向凹槽(11)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端支座中所有竖向凹槽(11)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
每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N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竖向千斤顶(12),N个所述竖向千斤顶(1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竖向千斤顶(12)为呈竖直向布设的液压千斤顶;其中,N为正整数且N≤M;每个所述竖向千斤顶(12)均布设于一个所述竖向凹槽(11)内;
所述前端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12)组成所述前侧升降机构,所述后端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12)组成所述后侧升降机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承式拱桥拱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后两个对称布设的落梁机构,每个所述拱座上均布设有一个所述落梁机构;每个所述落梁机构均包括H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下放过程中对所述钢拱架进行支撑的暂时支座,所述暂时支座呈竖直向布设,H个所述暂时支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H为正整数且H≤M;每个所述暂时支座均布设于一个所述竖向凹槽(11)内;
所述前端支座上的所有暂时支座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张亮许适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