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保温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77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保温袋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温袋包括夹层袋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夹层袋体夹层内的填充物,所述夹层袋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纳米碳酸钙微粉、酚醛树脂、超细氢氧化铝、碳化硅晶须、增塑剂和抗氧剂份;所述填充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树脂、壳聚糖、亚硫酸氢钠、远红外纳米粉、纳米银粉、钙粉、多孔碳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保温袋通过精选原料组成,并优化各原料含量,选择了适当的配比,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功能性保温袋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耐高温性能,且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

A functional heat preservation ba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保温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袋
,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保温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保温袋由于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当前的一些保温袋大多保温效果较差、韧性低、耐高温性差,不便于一些对温度有要求的物品如食品等的使用,因此如何生产出具有功能性的保温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01.09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7550732A”专利名称为“一种蓄热保温输液袋”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保温输液袋,所述输液袋包括内袋、外袋,位于所述内袋与外袋之间的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填充有蓄热保温剂,所述内袋是采用聚乙烯材料在净化条件下经塑化成型制成的,所述外袋是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在净化条件下经塑化成型制成的,所述蓄热保温剂包括的原料成分及重量份数为:聚氨酷树脂30-35份、膨胀珍珠岩粉末12-16份、白云石粉末8-12份、壳聚糖10-15份、亚硫酸氢钠25-35份。但是该专利袋体的韧性和耐高温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综上,目前所使用的保温袋还存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性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袋包括夹层袋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夹层袋体夹层内的填充物,所述夹层袋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基橡胶45~60份、聚异丁烯35~50份、纳米碳酸钙微粉20~35份、酚醛树脂2~8份、超细氢氧化铝1~8份、碳化硅晶须5~10份、增塑剂1.5~5.5份和抗氧剂1.5~3.5份;/n所述填充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树脂45~55份、壳聚糖15~25份、亚硫酸氢钠20~35份、远红外纳米粉5~10份、纳米银粉2~8份、钙粉5~15份、多孔碳微球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袋包括夹层袋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夹层袋体夹层内的填充物,所述夹层袋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基橡胶45~60份、聚异丁烯35~50份、纳米碳酸钙微粉20~35份、酚醛树脂2~8份、超细氢氧化铝1~8份、碳化硅晶须5~10份、增塑剂1.5~5.5份和抗氧剂1.5~3.5份;
所述填充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树脂45~55份、壳聚糖15~25份、亚硫酸氢钠20~35份、远红外纳米粉5~10份、纳米银粉2~8份、钙粉5~15份、多孔碳微球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袋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基橡胶50份、聚异丁烯45份、纳米碳酸钙微粉20份、酚醛树脂4份、超细氢氧化铝5份、碳化硅晶须5份、增塑剂2.5份和抗氧剂2份;
所述填充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树脂50份、壳聚糖20份、亚硫酸氢钠20份、远红外纳米粉5份、纳米银粉4份、钙粉5份、多孔碳微球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纳米粉为3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粉和钙粉的粒径均为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氢氧化铝的粒径为1.5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广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澳丽妃包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