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77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由A、B两组分加硫化剂混炼制得,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三元乙丙橡胶35‑45,白炭黑20‑22、硬脂酸0.7‑0.9、促进剂DM0.8‑1.2、促进剂CZ0.4‑0.6、炭黑0.04‑0.06、偶联剂0.5‑0.7、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5、石油树脂0.9‑1.1;所述B组分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氯磺化聚乙烯7‑9,丁腈橡胶14‑16、钛白粉1.8‑2.2、氧化锌3.4‑3.6、白炭黑7‑9、硬脂酸0.03‑0.0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4、氧化镁3.4‑3.6。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料制成的胶圈具有很好的握持力牵伸力,成纱质量高,胶圈的使用寿命长。

A high elastic rubber ring compound for textile machine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胶圈的各项性能是由加工胶圈的胶料性能决定的。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加工胶圈的胶料主要是以丁腈橡胶为主体材料生产的。丁腈橡胶因含有丙烯晴而具有极性,因此对非极性和弱极性的油类和溶剂具有优异的抗耐性,但其耐热性耐老化性和耐臭氧性都较差,现有的纺织机械用胶圈主料多用使用聚氯乙烯对丁腈橡胶进行改性处理,虽然改善丁腈橡胶耐热性,耐老化性,但耐臭氧性还是比较差,又由于丁腈橡胶与聚氯乙烯在机械接枝过程中由于温度,工艺执行,材料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改性后的橡胶均一性存在较大幅度先天局限性和人为因素的波动而直接导致胶圈制成品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早期老化而影响使用周期和成纱质量。本公司原有的生产胶圈的胶料就是采用用聚氯乙烯改性的丁腈橡胶,由于为适应市场需求,客户的纺纱品种日渐繁多,纯棉、涤棉、化纤、麻、涤、氨纶纱等产品更换频繁,这就给纺纱牵伸重要部件之一的胶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其特征在于,由A、B两组分加硫化剂混炼制得,/n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三元乙丙橡胶35-45,白炭黑20-22、硬脂酸0.7-0.9、促进剂DM0.8-1.2、促进剂CZ0.4-0.6、炭黑0.04-0.06、偶联剂0.5-0.7、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5、石油树脂0.9-1.1;/n所述B组分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氯磺化聚乙烯7-9,丁腈橡胶14-16、钛白粉1.8-2.2、氧化锌3.4-3.6、白炭黑7-9、硬脂酸0.03-0.0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4、氧化镁3.4-3.6,/n所述硫化剂的重量份为1.5-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其特征在于,由A、B两组分加硫化剂混炼制得,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三元乙丙橡胶35-45,白炭黑20-22、硬脂酸0.7-0.9、促进剂DM0.8-1.2、促进剂CZ0.4-0.6、炭黑0.04-0.06、偶联剂0.5-0.7、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5、石油树脂0.9-1.1;
所述B组分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氯磺化聚乙烯7-9,丁腈橡胶14-16、钛白粉1.8-2.2、氧化锌3.4-3.6、白炭黑7-9、硬脂酸0.03-0.0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4、氧化镁3.4-3.6,
所述硫化剂的重量份为1.5-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硫化剂为硫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为日照金宏泰橡胶有限公司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为南京金浦英萨合成橡胶公司生产的丁腈橡胶335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高弹性胶圈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比例分别称量取各组分原料;
(2)将称量的A组分各原料加入密炼机里搅拌混合2-3分钟,然后将混合好的胶料倒入开炼机中,打包混炼、出片,得到A软胶片,同样的方法制得B软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文亮肖国华肖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潜山县八一纺织器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