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75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二酐和二胺在极性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成孔剂,混匀,得到聚酰胺酸铸膜液;将所述聚酰胺酸铸膜液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基板上,然后浸没在凝固浴中进行相转化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凝固膜;将所述聚酰胺酸凝固膜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亚胺化试剂的蒸汽中进行亚胺化处理,得到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所述亚胺化试剂为乙酸酐和吡啶的混合物,所述亚胺化处理的蒸汽温度为70℃~80℃,所述亚胺化处理的时间为4h~6h。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机械性能好、孔隙率高,能够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A porous polyimide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锂电池作为一种安全高效清洁能源,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隔膜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防止电池正负极物理接触和允许电池中自由离子运输。隔膜对电池的安全也有重要的影响。电池在使用不当时,电池的内部或外部可能会发生过热,传统的聚烯烃隔膜的电池温度超过160℃时会发生熔断,导致正负极接触而短路,从而导致电池着火或爆炸,对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此外隔膜能够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能量密度、循环使用寿命等,因此隔膜要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孔隙率、电解液吸收率和保持率等。目前商业锂电池隔膜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聚烯烃(PO)微孔隔膜,如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隔膜,但这种隔膜的热稳定性较差,孔隙率和电解液的吸收率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能够满足锂电池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聚酰亚胺(PI)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新型绝缘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二酐和二胺在极性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成孔剂,混匀,得到聚酰胺酸铸膜液;将所述聚酰胺酸铸膜液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基板上,然后浸没在凝固浴中进行相转化反应,得到多孔聚酰胺酸凝固膜;将所述多孔聚酰胺酸凝固膜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亚胺化试剂的蒸汽中进行亚胺化处理,得到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所述亚胺化试剂为乙酸酐和吡啶的混合物,所述亚胺化处理的蒸汽温度为65℃~85℃,所述亚胺化处理的时间为4h~8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酐和二胺在极性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成孔剂,混匀,得到聚酰胺酸铸膜液;将所述聚酰胺酸铸膜液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基板上,然后浸没在凝固浴中进行相转化反应,得到多孔聚酰胺酸凝固膜;将所述多孔聚酰胺酸凝固膜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亚胺化试剂的蒸汽中进行亚胺化处理,得到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所述亚胺化试剂为乙酸酐和吡啶的混合物,所述亚胺化处理的蒸汽温度为65℃~85℃,所述亚胺化处理的时间为4h~8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酐和所述吡啶的体积比为1:(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二胺、所述二酐、所述极性溶剂和所述成孔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二胺和所述二酐两者质量之和为所述总质量的15%~28%,所述极性溶剂的质量为所述总质量的70%~80%,所述成孔剂的质量为所述总质量的2%~5%;
其中,所述二胺和所述二酐的摩尔比为1:(1.005~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栋予李璐袁霜廖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