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合成咪鲜胺及其原药中间酰化物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化合成咪鲜胺及其原药中间酰化物的工艺。
技术介绍
咪鲜胺,化学名称为N-丙基-N-(2,4,6-三氯苯氧乙基)-1H-咪唑-1-甲酰胺,是英国BootsCo.,Ltd.于1974年合成,1977年推向市场的一种咪唑类高效广谱杀菌剂,它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对水稻、水果、谷禾类多种病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咪鲜胺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工艺路线庞杂。1976年,美国专利US3991071描述采用2,4,6-三氯苯酚和二溴乙烷作主要原料的制备方法。众所周知,二溴乙烷价格昂贵,毒性很强,并且是致癌物质。1990年,欧洲专利EP0403592、EP0404092和匈牙利专利HU0207709报道以2-苯氧基乙醇作为主要原料的制备方法,但这种原料价格相当高昂,供应困难,难以工业化。在上个世纪未,国内开发了采用2,4,6-三氯苯酚和二氯乙烷作为主要原料的工艺方法,2000年,中国专利CN1246473提出2,4,6-三氯苯酚和二氯乙烷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化合成咪鲜胺及其原药中间酰化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在S1反应釜中,投入2,4,6-三氯苯酚钠100重量份和二氯乙烷160~250重量份,开启搅拌,充分溶解,氮气换气,在密封条件下,开始加热,控制温度110~125℃和压力0.5~0.75MPa,反应5~10h至pH=7,冷却降温至60℃,停止搅拌,静置1~1.5h,滤去下层水,物料转移至蒸馏釜中脱除溶剂二氯乙烷,得到S1中间体;/n(2)在S2反应釜中,存在乙醇30~40重量份的条件下,投入S1中间体100重量份和正丙胺120~210重量份,启动搅拌,加热升温,控制釜内的温度为105~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合成咪鲜胺及其原药中间酰化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S1反应釜中,投入2,4,6-三氯苯酚钠100重量份和二氯乙烷160~250重量份,开启搅拌,充分溶解,氮气换气,在密封条件下,开始加热,控制温度110~125℃和压力0.5~0.75MPa,反应5~10h至pH=7,冷却降温至60℃,停止搅拌,静置1~1.5h,滤去下层水,物料转移至蒸馏釜中脱除溶剂二氯乙烷,得到S1中间体;
(2)在S2反应釜中,存在乙醇30~40重量份的条件下,投入S1中间体100重量份和正丙胺120~210重量份,启动搅拌,加热升温,控制釜内的温度为105~110℃,压力0.6~0.8MPa,保温反应8~12h;
投入三乙胺30~40重量份和酯化催化剂1~2重量份,再升温至260~270℃,投入三氯甲基碳酸酯120重量份,反应3~5小时,降温到180~190℃,投入抗氧剂3~5重量份,氮气换气,控制温度250~260℃,反应3~4小时,冷却至15~25℃,过滤,收集有机相,得到S2混合溶液;
(3)在S3反应釜中,投入S2混合溶液,开启搅拌,分批加入缩合催化剂,继续搅拌0.5~1h,再加入咪唑,缓慢升温至75~95℃,保温反应8~10h,在反应过程中,连续蒸馏出副产物,降至室温,加入水,搅拌1~2h,接着用二氯甲烷萃取1~3次,搅拌1~2h,静置1~1.5h,收集有机层,并加入片碱,开启搅拌,充分溶解,减压蒸馏,直至冷凝器已没有溶剂蒸馏而出为止,停止加热,恢复至常压,搅拌均匀,抽滤除去副产的无机盐,滤液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旺华,韩井卫,曾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汇和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