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奇专利>正文

柴草液化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65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柴草液化气发生炉,属生物质能清洁转化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上、下二部分,上部为无烟清洁进料导气装置,下部为绝热耐火反应桶,并在所述绝热耐火反应桶的桶壁内设有伸向炉外的可控真空超导装置和/或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同时在所述绝热耐火反应桶的下部设有点火供气装置;所述的点火供气装置为点火出灰口、电热空气点火器、空气等离子发生器、变温气化室和进气装置中的一项或几项的组合;所述的进气装置为环形风道、分子裂变促进器、进风管、鼓风机和控制阀中的一项或几项的组合;无烟尘和焦油污染,安全环保,高效节能,极具开发价值。(*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尤其是一种具有"自动或手动点火供气"功能、"红 外蓄热催化裂解反应"功能、"无烟清洁进料导气"功能和"燃气冷凝液化分流"功能的柴 草液化气发生炉,属生物质能清洁转化利用
技术背景.-H前W以将生物质转化成燃气的气化炉种类繁多,但由于现有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炉存在 "烟个和焦油污染"节诸多缺限,不能用于民用领域.因而不能为用户所接受,少数因广告 误导而流入家庭使用的现冇生物质气化炉,也无一例外地成了这些用户"劳命伤财"的家庭摆设,归纳起来现有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炉主要存在以下儿大缺限1、 烟尘和焦油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中途开盖加料时,炉口均有浓烟逸出,严重影响正 常作业,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现有"烟熏火燎"的生活状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农民室 内污染程度,因此农民不能接受;2、 产气速度慢,产气时断时续,制气报不稳定,从而影响正常炊事作业;3、 燃气质量差,燃气点燃困难,二次污染比较严重;4、 气化炉启动点火不便,且点火时烟尘污染严重;5、 用料要求十分严格,不能使用含水率较高的物料,更不能往炉内添加生活垃圾,因而 不能用于垃圾处理;6、 物料利用不充分,热效率低,节能效果差;7、 设备故障多,操作难度大,使用寿命短,组装维修困难。例如由湖南省张家界三木能源有跟公司周海军问志研发的一种整体式复合气化炉(中请 号200610166019.9)和中国专利"生物质气化炉点i^S气化装置(专利号ZL200520050980.2) 等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上所述的各种缺限。经本专利技术人多年的研究认为"水"是生物质气化利用过程中,产生"烟尘和焦油污染" 的主要罪魁祸首,是影响生物质气化和使生物质燃气点燃困难并产生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之同时也是影响"燃气热值、火焰温度和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予以严格 控制,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一直把"水"当作宝贝,冇的甚至把"生物质气化炉"当成"煤气发生炉"往炉内"补水"或将生物质燃气冷凝液(含水90%以上)全部返 回气化炉,例如由湖南省张家界三木能源有限公司周松林同志研发的一种制气炉(专利号ZL 200520052U1.3)就在其气化反应炉内设有补水装置,其实对不以纯氧作气化剂的生物貭气 化炉来说,往炉内补水或充入水蒸汽的作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错误作法,也是国内外科技 工作者的一大思想误区,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质能消洁转化利用技术的发展;事实上,在国际范围内, 一种无"烟尘和焦油"污染,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以上所述全 部缺限并可用于民用领域的"柴草液化气发生炉",至今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木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以上所述 七大缺限,并同时具有"自动或手动点火供气"功能、"红外蓄热催化裂解反应"功能、"无烟清洁进料导气"功能和"燃气冷凝液化分流"功能并可用于民用领域的柴草液化气发生炉,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某一种柴草液化气发生炉,包括进料口、进风管、导气管、气化反应桶和点火出灰口,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化反应桶为绝热耐火反应桶,并在其上部设有无烟清洁进料导气装置, 在其下部设有点火供气装置,问时在所述绝热耐火反应桶的桶壁内设有伸向炉外的可控真空 超导装置和/或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其外形不限,可以是工艺花瓶式流线型结构,也可以是 圆柱形或其它形状的外形结构;所述的绝热耐火反应桶为耐火内桶、绝热保温层、金属内桶和金属外桶中的二项或二项 以上的组合;所述的耐火内桶包括红外耐火桶、耐热铸铁桶、耐热钢桶和内表面烧结或涂敷 有各种高温耐蚀材料的普通金属桶,并在所述的红外耐火桶中设有红外发热剂,是一种具有 绝热保温作用的高温耐蚀型气化反应桶;所述耐火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耐火材料,所述金 属耐火材料包括耐热铸铁和耐热钢;所述的绝热保温层为热气流保温层、反射方向指向反应 桶屮心轴线的热反射层、真空保温层、石棉保温层、以珍珠岩和/或草木灰和/或其它新型粒 状或粉状无机保温材料作填充剂的填充料保温层和其它各种耐高温复合材料保温层中的一种 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的可控真空超导装置包括带超导液和可控超导管的容积式速热超导燃气 热水器;所述的超导液为性质稳定,沸点在100r以下的易挥发性液体,包括不燃性四氯化 碳、三氯乙烯和易燃性无水乙醇(优选不燃性四氯化碳或三氯乙烯);所述的可控超导管和 与其相通的内空容器具有足够大的内空容积,其敏压强度大于所述超导液完全气化后可能出 现的最大气压;所述的容积式速热超导燃气热水器由中心燃烧室、设置在所述中心燃烧室周 向外側的环形贮水腔、设置在所述中心燃^-上部的顶部贮水腔、设置在所述中心燃烧室内 的红外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环形贮水腔内的镁棒、设置在所述环形贮水腔周向外恻的环形液 化放热室和与所述环形液化放热室相连通的可控超导管组成,并在其外侧四周设有绝热保温 层,在所述顶部贮水腔上设有'溢流管,在所述环形贮水腔的-倒底部设有兼作排污管和导液 管的进水管,所述可控超导管的上端口伸入所述环形液化放热室的夹层内,并高出其底部一 定高度,同时在所述可控超导管的管路上,设有密封阀和带密封加料阀的加料管,并在所述 密封阀的上方,设有旁路回流管和用于控制液体回流的液控阀,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对接在 所述环形液化放热室的底部导液口上;所述的红外燃烧器包括热升华炉头、普通红外线炉头 和带红外节能罩的齊通炉头,所述的红外节能罩为内设红外发热合金丝网和/或红外发热剂且 上下开口的内空筒体,包括上下开口的球形、半球形、变体球形、截头画锥形或上部为截头 圆锥形下部为圆柱形的内空筒体;所述的热升华炉头由进气管、壳体、红外发热多孔陶瓷板 和设置在该红外发热多孔陶瓷板上方的红外发热合金丝网组成;所述的红外发热合金丝网包 括5 7目(优选6目)、每个网孔面积为8 16咖2 (优选8. 0~11咖2)、丝径为0.7~1. l咖(优选0.8 0. 9咖)的铁铬铝合金丝网,并在所述的红外发热多孔陶瓷板内设有红外发热剂; 所述的红外发热多孔陶瓷板包括15~18目(优选16 17目)、每个网孔面积为0. 78 1.89n肪2(优选1.12 1.38咖0 、板厚为10 20咖(优选12 15mm)、壁厚为0. 3 0. 5咖(优选 0.4咖)的薄壁型平面红外发热多孔陶瓷板、波纹面红外发热多孔陶瓷fe^表面涂敷有燃烧催化剂的负载型红外发热多孔陶瓷板;所述的无烟清洁进料导气装置由上下开口的贮料桶和设置在该贮料桶上端口 (进料口) 上的密封炉盖组成,并在所述贮料桶的周向外側设有"鼠笼式"环形冷凝液化分流室和/或环 形气道,且在所述环形冷凝液化分流室的下部一侧设有水封式油水分离器和/或导液管或导气 导液管,为了强化环形冷凝液化分流室的冷凝液化分离效果,必要时还在所述环形冷凝液化 分流室的上部一側设有专用导气管,所述的环形冷凝液化分流室和/或环形气道与所述的绝热 耐火反应桶相通;所述的贮料桶为料封式贮料桶和气料密封式贮料桶中的一种,其中,所述 的料封式贮料桶包括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内空筒体、截头倒阀锥形内空筒体和上部为圆柱形下 部为截头倒圆锥形的组合式内空筒体;所述的气料密封式贮料桶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草液化气发生炉,包括进料口、进风管、导气管、气化反应桶和出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化反应桶为绝热耐火反应桶(54),并在其上部设有无烟清洁进料导气装置(59),在其下部设有点火供气装置,同时在所述绝热耐火反应桶(54)的桶壁内设有伸向炉外的可控真空超导装置和/或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奇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