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58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包括提升泵、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水箱、超滤装置、水罐、纳滤装置、储水箱、反渗透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系统将垃圾填埋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提升泵或污水泵提升至上流式厌氧反应器。污水经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厌氧处理后,进入厌氧池、第一好氧池与第二好氧池。充分实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处理后出来的水流到沉淀池,经过沉淀后,污泥排至污泥池中,进行后续的过滤处理。污水经过泵经过膜生物反应池、超滤装置、纳滤装置与反渗透装置处理,有效的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A treatment system of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针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以前采用的自然降解净化法因对环境污染严重,已不允许再使用,目前以下方法:渗滤液回灌法:将渗滤液送回垃圾填埋区,任其蒸发或渗至垃圾堆中再次厌氧降解,采用此法的难度较大,仅能起到加速垃圾浸出液的水质稳定的效果,处理程度低,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特别是洛阳降雨量大,雨水回灌无法达到处理水量的平衡。土地处理法:该法是在渗滤液回灌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利用土壤-植物系统,包括土壤的过滤截留,物理和化学的沉淀、吸附、分解,植物和微生物的摄取,氧化降解,蒸发和蒸腾等达到净化渗滤液的目的。但因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成份复杂、变化大,特别渗滤液中可能有某些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且南方的土壤多属酸性,有利于重金属的移动和被吸收,因此此法若采用不当,将会造成污灌土壤的破坏性污染。目前全国尚无垃圾填埋场单纯采用此方法。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成为了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泵(1)、上流式厌氧反应器(2)、厌氧池(3)、第一好氧池(4)、第二好氧池(5)、沉淀池(6)、膜生物反应池(7)、水箱(8)、超滤装置(9)、水罐(10)、纳滤装置(11)、储水箱(12)、反渗透装置(13);/n所述提升泵(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上流式厌氧反应器(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上流式厌氧反应器(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3)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厌氧池(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好氧池(4)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池(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好氧池(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好氧池(5)的出水口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泵(1)、上流式厌氧反应器(2)、厌氧池(3)、第一好氧池(4)、第二好氧池(5)、沉淀池(6)、膜生物反应池(7)、水箱(8)、超滤装置(9)、水罐(10)、纳滤装置(11)、储水箱(12)、反渗透装置(13);
所述提升泵(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上流式厌氧反应器(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上流式厌氧反应器(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3)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厌氧池(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好氧池(4)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池(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好氧池(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好氧池(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6)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沉淀池(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7)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池(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8)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水箱(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超滤装置(9)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超滤装置(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罐(10)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水罐(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纳滤装置(11)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纳滤装置(1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水箱(1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储水箱(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反渗透装置(13)的出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池(4)、第二好氧池(5)与膜生物反应池(7)内均设有微孔曝气管(14),所述微孔曝气管(14)分别通过管道与外界的风机(1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蓉黄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泰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