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它涉及滑板车助力技术领域。包括后轮主轴、棘轮、传动连杆、驱动踏板和复位弹簧,驱动踏板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驱动踏板通过传动连杆与棘轮相连,棘轮通过后轮主轴与滑板车后轮机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滑板车改造为驱动高效、使用简便、行驶速度与自行车接近的代步工具,成为接驳住所到公交、地铁车站的便捷交通工具。这种轻便易用代步工具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Pedal drive mechanism of scoo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滑板车助力
,具体涉及一种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滑板车由车架、手把与两个车轮组成,前轮上有手把控制方向,滑行时人一脚放在板上,另一脚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当滑板车的速度降下来后需要重新助跑或蹬地来获得向前的推力。这样使用滑板车的速度很低,体验不佳,一般作为儿童游戏用的玩具。由于共享单车的普及,滑板车作为一种出行交通工具出现在大众视野。由于传统滑板车的机械效率低,前进速度慢,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疲劳,目前电动滑板车有代替传统机械滑板车的趋势。而电动滑板车也有成本较高、充电麻烦等缺点。针对滑板车驱动方式的技术,现有的技术专利多采用链条、齿轮等机械传动方式,相对复杂,生产工艺要求与成本要求高。因此对滑板车产品的成熟厂家而言,改变现有产品的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对使用者而言,重新接受新的使用方式的认知成本也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主流非电动滑板车仍然采用传统蹬地滑行方式的原因。本技术以极简的方式对现有传统机械滑板车提出一种改造或加装方案,成本低廉,不用放弃现有产品的合理部分,同时操作直观简单,极易被用户接受。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将滑板车改造为驱动高效、使用简便、行驶速度与自行车接近的代步工具,成为接驳住所到公交、地铁车站的便捷交通工具。这种轻便易用代步工具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包括后轮主轴、棘轮、传动连杆、驱动踏板和复位弹簧,驱动踏板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驱动踏板通过传动连杆与棘轮相连,棘轮通过后轮主轴与滑板车后轮机械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连杆为两段连杆中的一段,驱动踏板本身成为连杆传动的另一段。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连杆和棘轮牵引后轮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棘轮带动后轮做顺时针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踏板做往复弧线运动,往复弧线动作由人力与复位弹簧产生的弹力组合完成。本技术的驱动踏板一端连接在滑板车车身,乘骑人踩踏驱动踏板,产生踩踏力矩,驱动踏板绕连接部位做往复弧线运动。驱动踏板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乘骑人踩下驱动踏板,则复位弹簧张开。乘骑人抬起脚,则复位弹簧闭合,带动驱动踏板回到下一踩踏驱动的起始位置。当驱动踏板由起始位置被踩下,通过传动连杆,带动棘轮做顺时针运动,棘轮带动后轮主轴做顺时针运动,由于后轮主轴与滑板车后轮处于机械抱死状态,因而滑板车后轮得到驱动,滑板车前向行驶。在滑板车滑行或下坡等状态时,后轮以及后轮主轴处于旋转状态,由于棘轮结构的存在,棘轮将无法被反向驱动,乘骑人可以把驱动踏板保持到最低位置,该位置接近水平,利于乘骑人放松休息。本技术使用棘轮作为传动装置,其安装位置可以如图1在后轮侧面,也可以像自行车一样安装在后轮轴心位置,以一个额外的飞轮或连杆带动后轮主轴,进而带动棘轮驱动后轮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用连杆与飞轮驱动的滑板车中,人的踩踏行为产生驱动滑板车前进的力矩,机械效率高于依靠人腿向后蹬地才能前进的传统滑板车。因此,采用本技术的滑板车骑行省力、稳定,前进速度快,长时间骑行不累。整个驱动与传动装置仅采用两段连杆与一个飞轮实现,十分简洁高效,易于生产或改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采用本技术所述脚踏驱动机构驱动的滑板车整车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各运行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包括后轮主轴1、棘轮2、传动连杆3、驱动踏板4和复位弹簧5,驱动踏板4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5,驱动踏板4通过传动连杆3与棘轮2相连,棘轮2通过后轮主轴1与滑板车后轮机械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传动连杆3为两段连杆中的一段。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传动连杆3和棘轮2牵引后轮转动。此外,所述的棘轮2带动后轮做顺时针运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乘骑人踩动所述驱动踏板,通过所述传动连杆,带动所述棘轮正向旋转,进而带动后轮主轴及滑板车后轮旋转,滑板车因而获得动力。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及传动方式简洁高效,极易在现有常规非电动滑板车的基础上进行加装或者改造,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非电动滑板车蹬地驱动的麻烦,同时无需改变滑板车乘骑人的使用习惯,易于商业推广。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正常起步和停车动作时,乘骑人仍需要蹬地或刹车来起到启动与制动目的,本技术在乘骑过程的滑行或加速阶段起辅助作用,致使乘骑人不需频繁蹬地来获得动力。在没有外力施加于踏板的情况下,踏板仅受弹簧张力约束,弹簧最松弛时,处于图3中的状态A,乘骑人踩下踏板,踏板位置移动到状态B,通过连杆与棘轮牵引后轮转动。当踏板到达最下方位置,乘骑人踩踏已经到底,处于状态C。乘骑人可以在状态C保持脚的位置不变,达到休息目的。也可以抬起脚后跟,可借由弹簧张力以及棘轮的转动惯量到达状态D,继而返回状态A,开始下一轮踩踏过程。上述状态B中,踏板受由乘骑人踩踏行为作用,对抗弹簧张力,弹簧因而蓄能,状态D中,乘骑人不再施加力矩,踏板受弹簧牵引,使棘轮连接车轮持续转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主轴(1)、棘轮(2)、传动连杆(3)、驱动踏板(4)和复位弹簧(5),驱动踏板(4)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5),驱动踏板(4)通过传动连杆(3)与棘轮(2)相连,棘轮(2)通过后轮主轴(1)与滑板车后轮机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主轴(1)、棘轮(2)、传动连杆(3)、驱动踏板(4)和复位弹簧(5),驱动踏板(4)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5),驱动踏板(4)通过传动连杆(3)与棘轮(2)相连,棘轮(2)通过后轮主轴(1)与滑板车后轮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连杆(3)为两段连杆中的一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脚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亮,
申请(专利权)人:倪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