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机动性高越障能力的小型无人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越障车
,更具体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机动性高越障能力的小型无人车。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很多特殊环境下对越障车的机动性和越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如在反恐防暴,军事侦察,有毒、易燃、易爆场合的抢险、救援、运输等等,当前使用的越障车主要结构有轮式、腿式、履带式和复合式,其中轮式的效率高,在平坦道路有很好的高速运行和灵活的转弯能力,但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差。尤其在遇到垂直障碍时,其越障高度受前轮半径的限制,越障能力差。在现有车辆设计中,为了提高车辆的越障能力,会根据使用环境不同,针对性的设计越障车的结构,比如轮式车辆也有采用变形轮结构,当需要翻越陡峭障碍物时,将轮径变大,这种变形轮结构复杂。而腿式行走结构适应能力较强,但效率低,控制复杂。履带式车有着良好的爬坡性能和较好的越障能力,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是履带式。为了提高履带式车的越障能力,人们也在类似传统坦克车全履带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变形履带结构设计,这些变化的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机动性高越障能力的小型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其横向两侧对称且可旋转支撑设置有车轮;/n后臂,其一端与所述车架前端铰接,且能够绕所述车架横向旋转;/n第一支撑轴,其沿所述后臂径向可旋转穿过所述后臂另一端;/n一对第一从动轮,其分别固定穿过所述第一支撑轴的轴向两端;/n一对第一主动轮,其对称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后臂径向两侧,并与对应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传动;/n一对第一动力机构,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后臂径向两侧,且输出端与对应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旋转;/n前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的轴向两端固定连接;/n一对前臂驱动轮,其对称且可旋转支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机动性高越障能力的小型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其横向两侧对称且可旋转支撑设置有车轮;
后臂,其一端与所述车架前端铰接,且能够绕所述车架横向旋转;
第一支撑轴,其沿所述后臂径向可旋转穿过所述后臂另一端;
一对第一从动轮,其分别固定穿过所述第一支撑轴的轴向两端;
一对第一主动轮,其对称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后臂径向两侧,并与对应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传动;
一对第一动力机构,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后臂径向两侧,且输出端与对应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旋转;
前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的轴向两端固定连接;
一对前臂驱动轮,其对称且可旋转支撑设置在所述前臂另一端的径向两侧;
驱动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后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臂绕所述车架横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机动性高越障能力的小型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支撑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
第二支撑轴,其沿所述后臂径向固定穿过所述后臂一端,且轴向两端可旋转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三支撑轴,其轴向两端可旋转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撑轴平行间隔设置;
一对第二从动轮,其分别固定穿过所述第三支撑轴轴向两端;
一对第三从动轮,其分别固定穿过所述第二支撑轴轴向两端,并与对应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传动;
一对第二主动轮,其分别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径向两侧,并与对应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传动;
一对第二动力机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径向两侧,且输出端与对应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轮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机动性高越障能力的小型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一对第四从动轮,其分别固定穿过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轮外侧的所述第三支撑轴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芳,邓张,王雪雁,黄荣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