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30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刀组和充电槽组,充电刀组包括多个沿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刀,多个充电刀包括正极充电刀和负极充电刀。充电槽组包括多个沿轨道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槽,多个充电槽包括正极充电槽和负极充电槽,充电刀的数量与充电槽的数量不同,当轨道车辆正向行驶或反向行驶时,其中一个正极充电刀与正对的正极充电槽接触且其中一个负极充电刀与正对的负极充电槽接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通过设置充电刀组和充电槽组,并设置充电刀的数量与充电槽的数量不同,可以使轨道车辆无论正向行驶或反向行驶时,均可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

Charging system and rail transit system of rai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通过正极取流器和负极取流器分别与轨道梁上的正极导电轨和负极导电轨对应接触进行受电以供行驶需求。然而这种受电系统不能满足轨道车辆换向受电的需求,即当轨道车辆正向行驶时能够正常受电,而轨道车辆掉头换向之后,正极取流器与负极导电轨接触,负极取流器与正极导电轨接触,无法进行正常受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所述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实现轨道车辆的双向充电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刀组,所述充电刀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刀,多个所述充电刀包括正极充电刀和负极充电刀;充电槽组,所述充电槽组包括多个沿轨道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槽,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电刀组,所述充电刀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刀,多个所述充电刀包括正极充电刀和负极充电刀;/n充电槽组,所述充电槽组包括多个沿轨道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槽,多个所述充电槽包括正极充电槽和负极充电槽,所述充电刀的数量与所述充电槽的数量不同,当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或反向行驶时,其中一个所述正极充电刀适于与正对的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且其中一个所述负极充电刀适于与正对的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刀组,所述充电刀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刀,多个所述充电刀包括正极充电刀和负极充电刀;
充电槽组,所述充电槽组包括多个沿轨道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充电槽,多个所述充电槽包括正极充电槽和负极充电槽,所述充电刀的数量与所述充电槽的数量不同,当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或反向行驶时,其中一个所述正极充电刀适于与正对的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且其中一个所述负极充电刀适于与正对的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充电槽为一个且所述负极充电槽为两个,两个所述负极充电槽分布在所述正极充电槽的两侧,所述正极充电刀为一个且适于与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所述负极充电刀为一个,在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切换至反向行驶时,所述负极充电刀适于从与其中一个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切换至与另一个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或
所述负极充电槽为一个且所述正极充电槽为两个,两个所述正极充电槽分布在所述负极充电槽的两侧,所述负极充电刀为一个且适于与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所述正极充电刀为一个,在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切换至反向行驶时,所述正极充电刀适于从与其中一个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切换至与另一个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充电槽为一个且设置在轨道梁的中心线上,所述负极充电槽为两个且关于所述正极充电槽对称设置;或
所述负极充电槽为一个且设置在轨道梁的中心线上,所述正极充电槽为两个且关于所述负极充电槽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充电槽和所述负极充电槽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负极充电槽位于两个所述正极充电槽的两侧,或两个所述正极充电槽位于两个所述负极充电槽的两侧;所述正极充电刀和所述负极充电刀均为一个,在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切换至反向行驶时,所述负极充电刀适于从与其中一个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切换至与另一个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所述正极充电刀适于从与其中一个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切换至与另一个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正极充电槽沿所述轨道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负极充电槽沿所述轨道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充电槽和所述负极充电槽均为一个,所述正极充电刀为一个且适于与所述正极充电槽接触,所述负极充电刀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正极充电刀的两侧;在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切换至反向行驶时,所述负极充电槽适于从与其中一个所述负极充电刀接触切换至与另一个所述负极充电刀接触;
或所述正极充电槽和所述负极充电槽均为一个,所述负极充电刀为一个且适于与所述负极充电槽接触,所述正极充电刀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负极充电刀的两侧;在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切换至反向行驶时,所述正极充电槽适于从与其中一个所述正极充电刀接触切换至与另一个所述正极充电刀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充电刀为一个且设置在所述轨道车辆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鸿谭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