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254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a)开机;b)设定上机架上升的间距;c)牵引上钢带和下钢带按设定速度做环形运动;d)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运行;e)运行加热系统,当钢带加热区的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时,所述双钢带压机自动切换到自动运行模式;f)运行冷却系统,用于给物料降温;g)制作物料;h)关闭加热系统;i)关闭冷却系统;j)关闭所述上钢带和所述下钢带环形牵引运动;k)关闭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l)所述上机架下降到设定的间距;m)关机、切断设备的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纠偏能力强、纠偏精度高以及纠偏迅速。

Control method of double steel belt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对复合材料性能、生产效率、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中对产品高质量、高效率、表面光洁度高等要求,双钢带压机应用而生。双钢带压机生产线具有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尺寸精度高、板材厚度精确、表面光洁度较好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双钢带压机上下间距精度难以控制,钢带运行过程中容易侧向偏移、钢带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因此,本领域尚缺乏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点的双钢带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纠偏能力强、纠偏精度高和纠偏迅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a)开机;b)设定上机架上升的间距;c)牵引上钢带和下钢带按设定速度做环形运动;d)运行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e)运行加热系统,当钢带加热区的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时,所述双钢带压机自动切换到自动运行模式;f)运行冷却系统,用于给物料降温;g)制作物料;h)关闭所述加热系统;i)关闭所述冷却系统;j)关闭所述上钢带和所述下钢带环形牵引运动;k)关闭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l)所述上机架下降到设定的间距;m)关机、切断电源。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机架由多个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具有刹车模式,用于保证设备在断电、报警等情况下时电机自动抱闸,以防止上机架在突发情况下的自动跌落。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伺服电机配置有与其协同运作的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采用位置差动同步模式,也就是一个主伺服电机通过差动连接模式带动其它的伺服电机做上、下同步运动,提高了上升电机的同步性。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主回路,所述主回路实现对整个纠偏控制系统的供油。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主回路包括电机、液压泵、管路过滤器、回油过滤器、溢流阀、电磁泄压阀、风冷装置、空气滤清器、蓄能器、液位计、油箱、压力传感器等。在另一优选例中,常闭二位四通电磁阀和调压阀并联,设定调压阀的额定压力,电机启动带动液压泵工作。在另一优选例中,开始时电磁泄压阀得电,主回路的油压上升,压力油通过单向阀给蓄能器供油,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蓄能器的油路上的油压力、并且打开球阀使油路畅通,从主回路流入的油液进入蓄能器。在另一优选例中,当管路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油压大于设定的压力时,电磁减压阀失电,液压泵的供油经过电磁泄压阀、冷却风扇、回路过滤器回到油箱。在另一优选例中,管路过滤器、回路过滤器的作用是油液经过过滤器去掉油渣,防止堵塞各个阀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多个液压回路,每个所述液压回路设有液压缸和光电传感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钢带是否跑偏。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4个独立的液压回路。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钢带的被动辊端设置有单独的2个液压回路,即上左液压回路和上右液压回路,2个所述液压回路分别位于所述上钢带的两侧。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钢带的被动辊端设置有单独的2个液压回路,即下左液压回路和下右液压回路,2个所述液压回路分别位于所述下钢带的两侧。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包括比例减压溢流阀。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压力表、电磁截止阀、压力传感器、节流阀和位置传感器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压力表用于显示测量管路上的油压;所述电磁截止阀用于防止设备不工作时,所述液压缸上的油路回流,进而导致钢带自动收缩;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液压缸进油端的油压。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器件包括PLC模块、D/A模块和A/D模块。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A/D模块把液压缸油压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反馈给所述PLC模块,所述PLC模块通过所述D/A模块把压力输出值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给所述比例减压溢流阀,减压后的油压施加到所述液压缸的进口端,所述PLC模块通过PID运算实现单路液压缸压力的闭环控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PLC模块执行的所述PID运算包括:MV=Kp*E(t)+Ki*E(t)/s+Kd*PV(t)S;其中,MV为输出值;Kp为比例增益;E(t)为偏差值;PV为测定值;SV为目标值;Kd为微分增益;Ki为积分增益;PV(t)S为PV(t)的微分值;E(t)/S为E(t)的积分值。在另一优选例中,单路液压回路的闭环控制见图5所示:PLC把压力命令MV作为目标值输入给PID,压力传感器采集液压缸进口端的油压通过A/D模块把油缸压力的模拟量转换成PLC能够接收的的数字量作为现在测定值PV反馈给PID,通过PID运算PLC输出数字量MV,数字量MV通过D/A模块把数字量转换成比例减压阀溢流阀能够接收的模拟量给比例减压溢流阀,液压主回路的油压经过比例减压溢流阀减压后,把减压后的油压施加到液压缸的进口端,从而实现各单路液压缸压力的闭环控制。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上钢带向左偏时,上左的所述光电传感器灯亮,所述系统通过所述PLC模块增加上左的所述D/A模块输出值D0,同时减少上右的所述D/A模块的输出值D1,用于增加上左的液压缸推力,同时减少上右的液压缸推力,通过改变上左与上右的压力差使所述上钢带向右侧运动。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上钢带向右偏时,上右的所述光电传感器灯亮,所述系统通过所述PLC模块增加上右的所述D/A模块输出值D0,同时减少上左的所述D/A模块的输出值D1,用于增加上右的液压缸推力,同时减少上左的液压缸推力,通过改变上左与上右的压力差使所述上钢带向左侧运动。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下钢带向左偏时,下左的所述光电传感器灯亮,所述系统通过所述PLC模块增加下左的所述D/A模块输出值D0,同时减少下右的所述D/A模块的输出值D1,用于增加下左的液压缸推力,同时减少下右的液压缸推力,通过改变下左与下右的压力差使所述下钢带向右侧运动。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下钢带向右偏时,下右的所述光电传感器灯亮,所述系统通过所述PLC模块增加下右的所述D/A模块输出值D0,同时减少下左的所述D/A模块的输出值D1,用于增加下右的液压缸推力,同时减少下左的液压缸推力,通过改变下左与下右的压力差使所述下钢带向左侧运动。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上钢带向左偏时,上左液压缸不跑偏定时器T10置零,直到上左的所述光电传感器灯灭,增加上左光电传感器灯灭延时T0判断的作用,用于消除所述上钢带由于制造过程对接焊缝时侧面引起不平整导致所述系统产生的纠偏误判,然后上左所述液压缸的不跑偏定时器T10开始计数。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上钢带向右偏时,上右液压缸不跑偏定时器T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a)开机;/nb)设定上机架上升的间距;/nc)牵引上钢带和下钢带按设定速度做环形运动;/nd)运行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ne)运行加热系统,当钢带加热区的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时,所述双钢带压机自动切换到自动运行模式;/nf)运行冷却系统,用于给物料降温;/ng)制作物料;/nh)关闭所述加热系统;/ni)关闭所述冷却系统;/nj)关闭所述上钢带和所述下钢带环形牵引运动;/nk)关闭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nl)所述上机架下降到设定的间距;/nm)关机、切断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钢带压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开机;
b)设定上机架上升的间距;
c)牵引上钢带和下钢带按设定速度做环形运动;
d)运行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
e)运行加热系统,当钢带加热区的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时,所述双钢带压机自动切换到自动运行模式;
f)运行冷却系统,用于给物料降温;
g)制作物料;
h)关闭所述加热系统;
i)关闭所述冷却系统;
j)关闭所述上钢带和所述下钢带环形牵引运动;
k)关闭所述上钢带和下钢带的自动纠偏系统;
l)所述上机架下降到设定的间距;
m)关机、切断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多个液压回路,每个所述液压回路设有液压缸和光电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包括比例减压溢流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纠偏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器件包括PLC模块、D/A模块和A/D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D模块把液压缸油压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反馈给所述PLC模块,所述PLC模块通过所述D/A模块把压力输出值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给所述比例减压溢流阀,减压后的油压施加到所述液压缸的进口端,所述PLC模块通过PID运算实现单路液压缸压力的闭环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达祝颖丹涂丽艳张洪生冯雄峰王燚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