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青山专利>正文

电暖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13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暖风机,包括封闭的壳体、与室内相通的冷风进风口(2)和热风排风口(8)及设于冷风进风口(2)内的电动风机(1)、主电加热器(10),它还包括主热交换器(9)、附电加热器(5)、附热交换器(7);主、附电加热器(10、5)与主、附热交换器(9、7)固定在一起即两者之间为热传导传热或留有间隙即两者之间为热辐射传热;附电加热器(5)及附热交换器(7)位于电动风机(1)以内的预热室(6)的风道中;主热交换器(9)的进风口与附热交换器(7)的出风口处的预热室(6)相通,主热交换器(9)的热风排风口与室内相通,所述壳体由外罩壳(12)与金属内胆(3)夹保温隔热层(4)构成。本电暖风机结构简单紧凑,室内加热面积大而能耗小,即能耗比小,室内升温速度快、效果理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冬季家庭及办公室等场所取暖的设备,具体讲是一种电暖(热)风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冬季家庭及办公室等场所取暖的设备品种繁多,能源各异。从清洁卫生能源方便等方面考虑,现一般采用电取暖设备,大致有制热空调机、电热炉和电暖风机等。制热空调机的制热效果一般不理想,尤其是室外温度越低,其制热效果就越差,且室内加热面积小,室内升温效果不理想,且耗能太大,即能耗比大,同时,其制热剂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电热炉靠自然对流传热,只能靠近使人体局部取暖,不能使室内空气温度上升。相对来讲,电暖风机具有一定的使用优势,既能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其能耗比又小于制热空调机,且对大气环境无任何负面影响。但现有技术的电暖风机普遍存在以下不足电暖风机(如公告号为CN2379725Y的电热风机、CN2349481Y的取暖器等)的结构一般为在出风口附近设有一电加热器,进入电暖风机的冷空气只与散热面积不大的电加热器进行一次对流接触加热即排入室内,电加热器的热量未能得到充分的热交换,排出的风不热,对室内加热的面积仍较小,室内升温效果仍不理想,耗能仍较大,即能耗比仍较大。同时,由于本
形成一种长期的共识,电暖风机本身就是加热的,不需也不能设保温隔热层,所以,其金属外壳极易升温烫手脱皮,若为塑料外壳则易老化变形。若采用内外壳间留通风间隙及留散热孔等方式解决,其效果仍不理想,同时,还使部分冷风未经加热而排入室内,既影响室内升温效果,又额外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加热面积大而能耗小即能耗比小、室内升温效果理想的电暖风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暖风机,包括封闭的壳体、主电加热器、与室内相通的冷风进风口和热风排风口及设于冷风进风口内的电动风机,它还包括主热交换器、附电加热器、附热交换器;主、附电加热器分别与主、附热交换器固定在一起即电加热器与热交换器两者之间为热传导传热或留有间隙即电加热器与热交换器两者之间为热辐射传热;附电加热器及附热交换器位于电动风机以内的预热室的风道中;主热交换器的进风口与附热交换器的出风口处的预热室相通,主热交换器的热风排风口与室内相通。所述壳体最好由外罩壳体与金属内胆夹保温隔热层构成;所述主、附热交换器最好均采用铝箔翅片式热交换器。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既保持了现有技术的电暖风机原有的优点,又增加了现有技术的电暖风机所不具有的以下优点一、由于增加了主热交换器,使主电加热器的散热面积成倍增加,加之预热室及附电加热器、附热交换器的设置,使进入电暖风机内的室内冷空气与主、附电加热器及主、附热交换器的热量得到充分的热交换,使电加热器的热量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其热效率很高,排入室内的风很热,室内升温速度及效果均十分理想,室内空气加热的面积增大(同样的耗能,其加热面积比现有技术的电暖风机增加40%~50%)。反过来说,加热同样的室内面积其能耗大幅度下降(同样的加热面积,其能耗要比现有技术的电暖风机下降40%~50%)。即能耗比小。二、壳体保温隔热层的设置,使电暖风机内的所有热量均可集中地由热风排风口排出,使室内升温的整体性均衡性更好,也更加快了室内的升温速度。同时,壳体保温隔热层的设置,从根本上解决了金属外壳极易升温烫手脱皮(漆等)、塑料外壳极易老化变形的缺陷。三、本电暖风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电暖风机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中1、电动风机,2、冷风进风口,3、金属内胆,4、保温隔热层,5、附电加热器(防爆灯泡),6、预热室,7、附热交换器,8、热风排风口,9、主热交换器,10、主电加热器,11、储热室,12、外罩壳,13、金属斜隔板,14、温度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1、图2中,本电暖风机也称电热风机的壳体为封闭式,壳体上设有与室内相通的冷风进风口2和热风排风口8。冷风进风口2内有电动风机1。所述封闭的壳体为中空长方体,冷风进风口2及电动风机1设于壳体顶部中央。所述壳体由外罩壳12与金属内胆3夹保温隔热层4构成。预热室6由金属内胆3的顶板及四面部分侧板、金属斜隔板13、主热交换器9进风口端及金属内胆3的部分底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垂直设置的附热交换器7将预热室6分为上下两个空间,附热交换器7的顶部为其进风口、底部为其出风口。附电加热器5本实施例采用市售的用于浴霸的防爆灯泡,它位于附热交换器7的顶部中央,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即两者之间为热辐射传热。换句话说,防爆灯泡及附热交换器7位于电动风机1以内的预热室6内的风道中,进入电暖风机的冷风从上至下通过防爆灯泡及附热交换器7充分热交换并预热后,经下部的预热室6进入主热交换器9。两端分别连通预热室6与室内的主热交换器9则呈水平设置。本实施例的主热交换器9的热风排风口与本电暖风机热风排风口8重合,即两者合一为一个热风排风口8。本实施例的主电加热器10采用市售的绝缘但不隔热的金属电加热管(如市售的烧开水的电加热管)组,它与主热交换器9的外顶面固定在一起,即金属电加热管与主热交换器9两者之间为热传导传热。金属内胆3的三面侧板的部分、金属斜隔板13及主热交换器9的顶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储热室11,为避免储热室11内的温度过高而烧杯主电加热器10,在金属斜隔板13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温度调节孔14。储热室11内的热量经金属内胆3的三面侧板、金属斜隔板13、温度调节孔14及主热交换器9的顶板的热传导及热辐射分别进入预热室6或主热交换器9内而达到与进入本电暖风机内的冷风热交换的目的。上述的主热交换器9及附热交换器7本实施例均采用铝箔翅片式热交换器。所述铝箔翅片可采用普通的铝箔板,也可采用最新出现的性能更好的清水膜铝箔板。所述翅片的形状,本实施例采用平板形。本技术的电源及电路电器控制部分均属现有技术,且与本技术的技术改进部分无关,故不赘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允许有各种变化,如冷风进风口、电动风机、预热室及附电加热器及附热交换器可与主电加热器、主热交换器在一根轴线上水平设置,即右边进冷风、左边出热风。又如可不设储热室,而增加主加热室,并将主电加热器与主热交换器一起置于主加热室内的风道中,此时,本电暖风机的热风排风口大于主热交换器的热风排风口。再如主、附热交换器也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结构及材料的热交换器,铝箔翅片也可采用波纹形或瓦楞状形等其他形状。还如主电加热器也可采用市售的绝缘但不隔热的电加热板;主电加热器也可采用多个防爆灯泡并与主热交换器留有间隙,即两者之间为热辐射传热(但其效果没有本实施例的效果好);附电加热器也可采用市售的绝缘但不隔热的金属电加热管并固紧在附热交换器上,即两者之间为热传导传热。等等。这些变化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暖风机,包括封闭的壳体、主电加热器(10)、与室内相通的冷风进风口(2)和热风排风口(8)及设于冷风进风口(2)内的电动风机(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主热交换器(9),附电加热器(5)、附热交换器(7);主、附电加热器(10、5)分别与主、附热交换器(9、7)固定在一起即电加热器与热交换器两者之间为热传导传热或留有间隙即电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暖风机,包括封闭的壳体、主电加热器(10)、与室内相通的冷风进风口(2)和热风排风口(8)及设于冷风进风口(2)内的电动风机(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主热交换器(9),附电加热器(5)、附热交换器(7);主、附电加热器(10、5)分别与主、附热交换器(9、7)固定在一起即电加热器与热交换器两者之间为热传导传热或留有间隙即电加热器与热交换器两者之间为热辐射传热;附电加热器(5)及附热交换器(7)位于电动风机(1)以内的预热室(6)的风道中;主热交换器(9)的进风口与附热交换器(7)的出风口处的预热室(6)相通,主热交换器(9)的热风排风口与室内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青山文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熊青山文明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