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锦丰专利>正文

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0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及调整组,该座体设有容置部,调整组置于容置部内,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和槽部,槽部与螺纹部相接通。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调整定位便利。(*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整装置,特别是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上述的创作虽确能达到原先所设定的创作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使用者所赞许。但是,由于它所需的零组件相当多且烦杂,因此,不但会使其组装所需的步骤流程更加麻烦外,同时,也需要较多的人力加以组装,而造成其制造及组装成本居高不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及调整组,该座体设有容置部,调整组置于容置部内,所述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和槽部,槽部与螺纹部相接通。所述调整组上设有供锁合组件一端枢设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为孔或或槽或凸部或凸块或键。所述锁合组件为螺栓或快拆组或插销或杆体或凸部或凸块或键。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及调整组,座体上设有相连通的容置部和导部,座体的容置部的内周缘呈锥状或斜面状;所述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或锥斜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槽部和导引部,并使槽部能与螺纹部相接通,并借由锁合组件穿入座体导部和调整组导引部的限制作用而能使调整组置于座体的容置部内,且再借由调整组的锥状外周缘与锥状容置部的锥度配合作用而迫使支撑体的螺纹部与调整组的螺纹部间在受力愈往下移时愈紧迫,而能增加支撑体的稳定性且不会由所摇晃。所述导部为孔或槽。所述导引部为孔或槽或凸部或凸块。所述锁合组件为螺栓或快拆组或插销或杆体或凸部或凸块或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借由调整组的锥状外周缘与锥状容置部间的锥度配合作用,及调整组的过当处设有槽部的作用,而能迫使已置于调整组的螺纹部内的支撑体在受力往下移动时,更能迫使调整组的螺纹与支撑体的螺纹部间的咬合更加紧迫,以增加支撑体的稳定性且不会有所摇晃。又,本技术也可借由锁合组件穿入座体的导部及调整组的导引部的限制作用,而能使支撑体在往上拉起后再转动时,仅会带着调整组往上移动,但不会带动调整组跟着转动,以达到改变支撑体转动后的上下移动距离。这样,能达到具有简化其零组件的效果,且能使其制造组装所需的步骤更加简单及降低其组装成本,并能达到调整定位的便利性及操作性,进而达到吸引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并能提升市场的占有率及竞争力。该调整组2的外周缘呈锥状或锥斜状,且于其适当处分别设有螺纹部20、槽部21及导引部22,并使该槽部21能与螺纹部20相接通,借由锁合组件3穿入座体1的导部11及调整组2的导引部22的限制作用而能使调整组2被置于座体1的容置部10内,且不会使调整组2在容置部10内转动。上述的导引部22可为孔、螺孔、槽、钥匙孔、长条孔、椭圆孔、凸部、凸块等;上述锁合组件3可为螺栓、快拆组、插梢、杆体、凸部、凸块、键等。该盖体4套置于座体1上,且在适当处分别设有轴孔40及凹置部41,并使该凹置部41能于轴孔40相连通,以供盖体4的凹置部41套置于座体1上时,恰能使支撑体5由轴孔40向外穿出,且能使锁合组件3受盖体4的凹置部41所包覆。该支撑体5的外周缘设有螺纹部50,以供螺合于调整组2的螺纹部20上。当组装使用时,仅需先将调整组2螺合于支撑体5上,再将调整组2及支撑体51置于座体1的容置部10内,且使调整组2的导引部2与座体1的导部11对齐,以供锁合组件3枢设穿伸于导部11及导引部22内。最后,再将盖体4的凹置部41套置于座体1上,且能使支撑体5能从盖体4的轴孔40向上穿出,进而能直接或间接的枢设于椅垫(图中未示)上。此时,由于调整组2的外周缘及容置部10的内周缘均呈锥状或斜面状,且调整组2的槽部21与其螺纹部20相连通。因此,当支撑体5受力往下移动时,则会因锁合组件3的限制引导作用及借由支撑体5的螺纹部50螺合于调整组2的螺纹部20作用,而带动调整组2仅会跟着往下移动,并受锥状的容置部IO压迫调整组2的锥状外周缘,而迫使调整组2的两端面必须朝槽部21的方向向内收缩,而使得调整组2的螺纹部20与支撑体5的螺纹部50间的螺合愈往下移动愈加紧迫状,以达到支撑体5在受力往下移动时,会使支撑体5更加稳固而不会有所摇晃。另外,若欲调整其高度时,则必须将支撑体5往上拉,且会使支撑体5带动调整组2也跟着往上移动。此时,由于调整组2受自身弹性回复作用,而能迫使调整组2的螺纹部20与支撑体5的螺纹部50间的密合度变为较松状态,进而在转动支撑体5时,则会因锁合组件3插入导部11及导引部22的限制作用而不会使调整组2跟着转动,且仅会使支撑体5呈往上或往下移动,进而达到调整定位便利的目的及利于操作。综上所述,本桌椅升降调整装置,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且市面上也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另外,本所具有的独特功能远非常用装置可比拟,所以其确实比常用装置的更具有进步性,符合我国专利法有关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的规定,现依法提起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和调整组,该座体设有容置部,调整组置于容置部内,其特征是所述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和槽部,槽部与螺纹部相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整组上设有供锁合组件一端枢设的导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引部为孔或或槽或凸部或凸块或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合组件为螺栓或快拆组或插销或杆体或凸部或凸块或键。5.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及调整组,其特征是座体上设有相连通的容置部和导部,座体的容置部的内周缘呈锥状或斜面状;所述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或锥斜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槽部和导引部,锁合组件穿入座体导部和调整组导引部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部为孔或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引部为孔或槽或凸部或凸块。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合组件为螺栓或快拆组或插销或杆体或凸部或凸块或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及调整组,该座体设有容置部,调整组置于容置部内,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和槽部,槽部与螺纹部相接通。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调整定位便利。文档编号A47B9/04GK2503770SQ01231539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锦丰, 林明泉 申请人:王锦丰, 林明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和调整组,该座体设有容置部,调整组置于容置部内,其特征是:所述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和槽部,槽部与螺纹部相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丰林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王锦丰林明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