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862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滴微流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包括分散相入口层、液滴生成层;还包括由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呈树状结构连接的两级或多级连续相分级层、由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呈树状结构连接的两级或多级分散相分级层;其中N为自然数,且大于等于3;每一个分散相分级层的输出端均连接一个分散相入口层,每一个分散相入口层均连接一个液滴生成层;连续相分级层的输出端一一与液滴生成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液体通道各处的情况完全相同,生成的液滴有较好的均一性与一致性,同时,通过分层级设置,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滴微流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液滴微流控技术是微流控
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流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流体中,以液滴作为基本的操作和反应单元。液滴微流控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例如,目前已经商业化的微滴式PCR可以极大的缩短时间、微液滴作为微反应器可对微量化学物质进行高效检测和筛选、液滴微流控可实现材料高度均一化的制备。实现微液滴的高效均匀制备是实现微液滴应用的前提,而目前采用微流控技术可实现液滴均匀制备,但是普遍存在效率低下,产量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和使用要求,严重制约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均一液滴的生成效率。微流控液滴生成技术是利用流动剪切力与表面张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连续流体分割成离散的纳升级及以下体积的液滴,液滴于两种流体交叉处形成。目前,提升液滴生成效率往往是通过集中多个结构来提高液滴的产量,在平面结构内,由于空间的限制,集成度还相对比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包括分散相入口层(1)、液滴生成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呈树状结构连接的两级或多级连续相分级层(4)、由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呈树状结构连接的两级或多级分散相分级层(3);其中N为自然数,且大于等于3;每一个分散相分级层(3)的输出端均连接一个分散相入口层(1),每一个分散相入口层(1)均连接一个液滴生成层(2);连续相分级层(4)的输出端一一与液滴生成层(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包括分散相入口层(1)、液滴生成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呈树状结构连接的两级或多级连续相分级层(4)、由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呈树状结构连接的两级或多级分散相分级层(3);其中N为自然数,且大于等于3;每一个分散相分级层(3)的输出端均连接一个分散相入口层(1),每一个分散相入口层(1)均连接一个液滴生成层(2);连续相分级层(4)的输出端一一与液滴生成层(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滴生成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续相通道(21),中心处设有导流口(22),所述的连续相通道(21)由所述导流口(22)的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每一条连续相通道(21)的末端均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液滴生成通道(23);液滴生成通道(23)的顶部与分散相入口层(1)连通,底部用于连接液滴收集管道;在所述液滴生成层(2)的内部还设有一条与导流口(22)连通的连续相流入管道(24);所述的连续相流入管道(24)与连续相分级层(4)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相入口层(1)的顶部设有分散相入口管道(11),在分散相入口层(1)底部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分散相通道(12),所述的分散相通道(12)与液滴生成通道(23)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的分散相入口管道(11)与分散相分级层(3)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展珠王智彬郑惠娜黄伟信文一凡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