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85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包括分布主管及若干分布支管;各分布支管的一端与分布主管相连通,烟道内设置有若干套管,其中,一个套管对应一个分布支管,各分布支管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套管内,各分布支管上均设置有喷射头,各喷射头的喷嘴穿过套管伸入到烟道内,各分布支管与烟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且各分布支管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同时各分布支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该装置能够使得臭氧均匀喷射在烟道截面多个点位上与烟气充分混合,提高臭氧氧化NO的效率,脱硝效率较高。

A step injection device for ozone denit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环保
,涉及一种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高温段烟气脱硝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或两种技术联合使用,其对烟气温度有一定要求,当锅炉处于起炉阶段或低负荷运行阶段时,反应效率将大幅下降。锅炉低温段烟气脱硝技术主要采用臭氧脱硝技术,是指烟气在进入净化装置前向烟道中喷入臭氧将NO氧化为NO2,再进入后续的吸收塔脱出易溶氮氧化物。烟道中臭氧与烟气氮氧化物的接触效果直接决定了氧化效率和后续的吸收效果,因此两种气体的混合效果成为了该技术发展的重点,相应地,影响烟道中气流分布的臭氧分布器的开发成为热点。臭氧分布器作为一种气体分布器,作用是促进喷入烟道的臭氧与烟气混合均匀性和加强臭氧对烟气中的氧化效率,使得在进入净化装置前最大程度的氧化为,保证脱硝效率。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分布器多种多样,如公布的涡旋式、防堵型格栅等。臭氧分布器的设计需要进一步注重对均匀混合后反应的加强、分布器的检修更换和尺寸对烟气阻力的影响问题,传统的臭氧喷射装置通常布置在分离器烟道两侧,臭氧射入烟道后即被烟气携带转向,很难到达烟道中心部位,导致烟气与臭氧混合效率不好,脱硝效率难以提高,从而需要消耗大量臭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该装置能够使得臭氧均匀喷射在烟道截面多个点位上与烟气充分混合,提高臭氧氧化NO的效率,脱硝效率较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包括分布主管及若干分布支管;各分布支管的一端与分布主管相连通,烟道内设置有若干套管,其中,一个套管对应一个分布支管,各分布支管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套管内,各分布支管上均设置有喷射头,各喷射头的喷嘴穿过套管伸入到烟道内,各分布支管与烟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且各分布支管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同时各分布支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分布支管与分布主管之间通过调节阀相连接。调节阀与分布之间通过法兰相连接。喷射头通过螺纹连接于分布支管上。所述喷射头为多孔结构。同一分布支管上相邻喷射头之间的间距为150-250mm,同一分布支管上喷射头的数目为6-10个,喷射头的喷射孔倒角为30°~40°。同一分布支管上相邻喷射头之间的间距为200mm,同一分布支管上喷射头的数目为8个,喷射头的喷射孔倒角为35°。相邻分布支管的横向间距为200~400mm,相邻分布支管的纵向间距为200~400mm。相邻分布支管的横向间距为300mm,相邻分布支管的纵向间距为300mm。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各分布支管与烟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且各分布支管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同时各分布支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即各分布支管呈阶梯型布置,使得臭氧与烟气更加充分地混合,使得臭氧能够均匀喷射在烟道截面多个点位上与烟气充分混合,以提高臭氧氧化NO的效率,脱硝效率较高,避免消耗大量臭氧,降低脱硝成本,另外,分布支管可从套管抽出,便于检修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分布支管2的分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射头4的侧视图。其中,1为分布主管、2为分布支管、3为调节阀、4为喷射头、5为套管、6为滑道、7为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包括分布主管1及若干分布支管2;各分布支管2的一端与分布主管1相连通,烟道内设置有若干套管5,其中,一个套管5对应一个分布支管2,各分布支管2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套管5内,各分布支管2上均设置有喷射头4,各喷射头4的喷嘴穿过套管5伸入到烟道内,各分布支管2与烟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且各分布支管2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同时各分布支管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分布支管2与分布主管1之间通过调节阀3相连接;调节阀3与分布之间通过法兰7相连接;喷射头4通过螺纹连接于分布支管2上,便于检修更换;所述喷射头4为多孔结构。同一分布支管2上相邻喷射头4之间的间距为150-250mm,同一分布支管2上喷射头4的数目为6-10个,喷射头4的喷射孔倒角为30°~40°,优选的,同一分布支管2上相邻喷射头4之间的间距为200mm,同一分布支管2上喷射头4的数目为8个,喷射头4的喷射孔倒角为35°。相邻分布支管2的横向间距为200~400mm,相邻分布支管2的纵向间距为200~400mm,优选的,相邻分布支管2的横向间距为300mm,相邻分布支管2的纵向间距为300mm。套管5内为用于供分布支管2穿过的滑道6,且套管5的侧面开槽,喷射头4穿过所述槽与分布支管2相连通。分布支管2布置在烟道内与烟气方向垂直,为下行阶梯式或上行阶梯式,呈阶梯型;所述下行阶梯式为沿着烟气流动方向,喷射头4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上行阶梯式为沿着烟气流动方向,喷射头4的高度逐渐升高,另外,同时喷射头4沿着烟气流向呈阶梯式排列,喷射头4对其所处烟道中某一截面的通流面积影响更小,减小烟气流通的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主管(1)及若干分布支管(2);/n各分布支管(2)的一端与分布主管(1)相连通,烟道内设置有若干套管(5),其中,一个套管(5)对应一个分布支管(2),各分布支管(2)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套管(5)内,各分布支管(2)上均设置有喷射头(4),各喷射头(4)的喷嘴穿过套管(5)伸入到烟道内,各分布支管(2)与烟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且各分布支管(2)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同时各分布支管(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主管(1)及若干分布支管(2);
各分布支管(2)的一端与分布主管(1)相连通,烟道内设置有若干套管(5),其中,一个套管(5)对应一个分布支管(2),各分布支管(2)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套管(5)内,各分布支管(2)上均设置有喷射头(4),各喷射头(4)的喷嘴穿过套管(5)伸入到烟道内,各分布支管(2)与烟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且各分布支管(2)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同时各分布支管(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支管(2)与分布主管(1)之间通过调节阀(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阀(3)与分布之间通过法兰(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脱硝阶梯式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头(4)通过螺纹连接于分布支管(2)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昱喆李楠韩应王海涛高洪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