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吉晖专利>正文

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84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它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8),在所述进水管(6)和出水管(8)之间连接有热交换体(2),该热交换体(2)上设置有发热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体(2)由至少二层且每层由并行排列的多根吸热管(21)构成,该热交换体(2)的进口(22)、出口(23)分别与所述进水管(6)、出水管(8)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致热、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器,特别是一种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热水器有两种一种是贮水式电热水器,它是将发热体直接放入贮水箱内进行加热,其缺点是功率小(1500W左右)、体积大、升温时间长,按100升贮水式电热水器计算,夏天每升温1度需3分钟,冬天每升温1度要4分半钟,而且升到设定温度后不能连续多人沐浴;另一种是直热式电热水器,它采用电阻丝加热,其缺点是功率太大(6-10KW),普通电路不能承受,安全系数较差,且不易调节,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约能源的电热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热交换体,该热交换体上设置有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体由至少二层且每层由并行排列的多根吸热管连通构成,该热交换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相连通。上述并行排列的吸热管之间由连接弯头顺次连接并彼此相连通;其中相邻两层的吸热管之间用接头进行连接并相通。上述发热体为陶瓷发热体。上述陶瓷发热体由梯形散热片、设置于所述梯形散热片的梯形槽内的陶瓷电热体、设置于梯形散热片上、下的导热板构成。本技术在所述的热交换体的吸热管上套有吸热片。上述吸热片为凹形吸热片,其上开有与所述吸热管相匹配的通孔,该通孔周边带有花瓣状突起物。本技术外套所述吸热片的所述热交换体通过所述发热体紧贴间隔,它们再通过压板、螺杆、螺帽进行压紧固定。本技术在所述进水管进水端设置有无阻尼感应开关、进水调流阀,它们通过进水管与热交换体的进口连通。本技术所述发热体、无阻尼感应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无阻尼感应开关采用的是专利号为ZL01247374.X所公开的无阻尼感应开关;所述控制电路为常规控制电路。本技术由于采用多层并行排列的吸热管组装成热交换体,层与层的热交换体之间均置有发热体,并且热交换体和发热体外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包裹、填充后进行安装,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只能传递给热交换体以加热吸热管内的冷水,热量不会因辐射或对流而流失;其工作过程是当冷水由进入口经无阻尼感应开关时,无阻尼感应开关被打开,冷水经进水调流阀、进水管进入第一层热交换体,同时控制电路被启动,发热体电源被接通开始发热对吸热管内的冷水进行加热,以此类推,被加热的冷水依次进入第二层热交换体、第三层热交换体……在其吸热管内反复盘旋、多层受热;实现了该电热水器的快速致热和快速出水,使用很方便;另外,每层发热体均设有一单独控制电路,可单独对每层发热体实施控制,因此,该电热水器的功率可随意进行调节,节约了能源。本技术由于采用若干陶瓷发热元件构成陶瓷发热体,该陶瓷发热体的梯形散热片、导热板均采用紫铜材料做成,因此陶瓷发热体所发出的热量能迅速传递给热交换体;而且,由于陶瓷发热体的温度越高,绝缘性能越好,它只传热不导电,因此安全性高。本技术由于采用凹形吸热片,其上开的通孔与吸热管紧密接触,通孔周边的花瓣状突起物与吸热管的外壁紧紧包贴,这样能保证发热体发出的热量有效地传递给吸热管。本技术所采用的控制电路为常规控制电路,它可以是继电线路、带出水温度显示的继电线路或模拟恒温电路等。综上,本技术能快速致热、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节约能源。以下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采用的热交换体的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所采用的发热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采用的吸热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上述附图,本技术一种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它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8,在所述进水管6和出水管8之间连接有热交换体2,该热交换体2上设置有发热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体2由六层且每层由并行排列的七根吸热管21连通构成,该热交换体2的进口22、出口23分别与所述进水管6、出水管8相连通。上述并行排列的吸热管21之间由连接弯头10顺次连接并彼此相连通;其中相邻两层的吸热管21之间用接头9进行连接并相通。上述发热体3为陶瓷发热体,它由梯形散热片31、设置于所述梯形散热片31的梯形槽内的陶瓷电热体32、设置于梯形散热片31上、下的导热板33构成。本技术在所述的热交换体2的吸热管21上套有吸热片4。上述吸热片4为凹形吸热片,其上开有与所述吸热管21相匹配的通孔41,该通孔41周边带有花瓣状突起物42。本技术外套所述吸热片4的所述热交换体2通过所述发热体3紧贴间隔,它们再通过压板1、螺杆11、螺帽12进行压紧固定。本技术在所述进水管6进水端设置有无阻尼感应开关7、进水调流阀5,无阻尼感应开关7和进水调流阀5通过进水管6与热交换体2的吸热管21的进口22连通。上述发热体3、无阻尼感应开关7与控制电路(未示出)电连接。上述无阻尼感应开关7采用的是专利号为ZL01247374.X所公开的无阻尼感应开关;所述控制电路(未示出)为常规控制电路。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它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8),在所述进水管(6)和出水管(8)之间连接有热交换体(2),该热交换体(2)上设置有发热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体(2)由至少二层且每层由并行排列的多根吸热管(21)连通构成,该热交换体(2)的进口(22)、出口(23)分别与所述进水管(6)、出水管(8)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排列的吸热管(21)之间由连接弯头(10)顺次连接并彼此相连通;其中相邻两层的吸热管(21)之间用接头(9)进行连接并相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为陶瓷发热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发热体由梯形散热片(31)、设置于所述梯形散热片(31)的梯形槽内的陶瓷电热体(32)、设置于梯形散热片(31)上、下的导热板(33)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热交换体(2)的吸热管(21)上套有吸热片(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片(4)为凹形吸热片,其上开有与所述吸热管(21)相匹配的通孔(41),该通孔(41)周边带有花瓣状突起物(42)。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外套所述吸热片(4)的所述热交换体(2)通过所述发热体(3)紧贴间隔,它们再通过压板(1)、螺杆(11)、螺帽(12)进行压紧固定。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管(6)进水端设置有无阻尼感应开关(7)、进水调流阀(5),它们通过进水管(6)与热交换体(2)的进口(22)连通。9.如权利要求1、3、或8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无阻尼感应开关(7)与控制电路电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为常规控制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它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8),在所述进水管(6)和出水管(8)之间连接有热交换体(2),该热交换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节能式电热水器,它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8),在所述进水管(6)和出水管(8)之间连接有热交换体(2),该热交换体(2)上设置有发热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体(2)由至少二层且每层由并行排列的多根吸热管(21)连通构成,该热交换体(2)的进口(22)、出口(23)分别与所述进水管(6)、出水管(8)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晖
申请(专利权)人:刘吉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