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06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3:52
一种节能热水器,包括:双舱组件、太阳能加热组件、空气能加热组件及备用管组件。双舱组件包括舱体、隔板、流通导管及热水流出管,隔板的边缘与舱体的内侧壁连接,用于使舱体内部的空间分隔形成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加热本体及太阳能进水管,太阳能进水管的第一端与储热腔体连通。空气能加热组件包括空气能加热本体、循环进水管及循环出水管,循环进水管的第一端及循环出水管的第一端均与用水舱体连通。上述节能热水器包括双舱组件的舱体通过隔板形成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并且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分别与太阳能加热组件及空气能加热组件连通,既能够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且热水供应较充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加热的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以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零配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真空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得到所需热水。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顾名思义就是把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冷媒搬运到水中,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是通过消耗燃气和电能来获得热能,而空气能热水器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达到加热水的目的,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可以吸收相当于三倍电能左右的热能来加热水。然而,当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缺乏的环境下,例如,在阴天或者雨天中,太阳能较难产生足够的热水,单纯地使用空气能热水器又依然存在节能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效果较好且热水供应较充足的节能热水器。一种节能热水器,包括:双舱组件,所述双舱组件包括舱体、隔板、流通导管及热水流出管,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舱体的内侧壁连接,用于使所述舱体内部的空间分隔形成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所述流通导管设置于所述舱体内,且所述流通导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流通导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用水腔体连通;太阳能加热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加热本体及太阳能进水管,所述太阳能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太阳能进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太阳能加热本体连通;空气能加热组件,所述空气能加热组件包括空气能加热本体、循环进水管及循环出水管,所述循环进水管的第一端及所述循环出水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用水舱体连通,所述循环进水管的第二端及所述循环出水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空气能加热本体连通;备用管组件,所述备用管组件包括第一备用管体及第二备用管体,所述第一备用管体穿设所述舱体,并且所述第一备用管体的端部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穿设所述舱体,并且所述第二备用管体的端部与所述用水腔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备用管体具有圆管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备用管体具有圆管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排气管及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穿设所述舱体,并且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穿设所述舱体,并且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端部与所述用水腔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舱体具有中空圆形筒状结构。上述节能热水器包括双舱组件的舱体通过隔板形成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并且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分别与太阳能加热组件及空气能加热组件连通,既能够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且热水供应较充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节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节能热水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节能热水器10包括双舱组件100、太阳能加热组件200及空气能加热组件300,太阳能加热组件200及空气能加热组件300均设置于双舱组件100上,且太阳能加热组件200及空气能加热组件300分别与双舱组件100连通。请参阅图1,双舱组件100包括舱体110、隔板120、流通导管130及热水流出管140,隔板120、流通导管130均设置于舱体110内,热水流出管140设置于舱体110上,且热水流出管140的端部与舱体110连通,舱体110的热水通过热水流出管140流出至外部,用于供用户使用。请参阅图1,隔板120的边缘与舱体110的内侧壁连接,隔板120用于使舱体110内部的空间分隔形成储热腔体111及用水腔体112,例如,所述储热腔体与所述用水腔体的体积相同设置,又如,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储热腔体与所述用水腔体的体积比可以灵活地进行选择,例如,所述储热腔体与所述用水腔体的比例为1:(0.5~1.5)。又如,所述储热腔体与所述用水腔体之间相互间隔,相互密封。又如,所述隔板为隔热材料制作得到。又如,所述舱体具有中空圆筒体结构。请参阅图1,流通导管130设置于舱体110内,且流通导管130的第一端与储热腔体111连通,流通导管130的第二端与用水腔体112连通,也就是说,原本相互隔绝的所述储热腔体与所述用水腔体通过所述流通导管流通,当需要使用所述储热腔体内的水时,如,所述储热腔体内的水由所述太阳能加热组件加热至预期温度时,控制所述流通管道导通,所述储热腔体内的热水通过所述流通导管流至所述用水腔体内,并由所述热水流出管流出,供用户使用,节能效果较好;当所述储热腔体的内水未满足预期温度时,控制所述流通导管关闭,所述储热腔体的水无法流至所述用水腔体内,此时单纯地对所述用水腔体的水进行加热,并直接通过所述热水流出管流出,供用户使用,热水供应较充足。为了更好地控制所述流通导管的流通/关闭,例如,所述节能热水器还包括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根据所述储热腔体内的温度进行工作,例如,当所述储热腔体内的热水低于预设温度时,则所述控制阀门控制所述流通导管关闭,使得所述储热腔体与所述用水腔体隔离;当所述储热腔体内的热水等于或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则所述控制阀门控制所述流通导管流通,使所述储热腔体与所述用水腔体连通,所述储热腔体内的可用热水通过所述流通导管流至所述用水腔体内部,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所述流通导管的流通/关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阀门的工作原理请参考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太阳能加热组件200包括太阳能加热本体210及太阳能进水管220,太阳能进水管220的第一端与储热腔体111连通,太阳能进水管220的第二端与太阳能加热本体210连通,太阳能加热本体210用于实现吸收太阳能加热水的效果,太阳能加热本体210加热后的水由太阳能进水管220流进至储热腔体111内部,这样,能够充分地利用自然可再生能够,起到节能的效果。例如,所述太阳能加热本体为太阳能热水器,所述太阳能加热本体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请参考现有技术实现。请参阅图1,空气能加热组件300包括空气能加热本体310、循环进水管320及循环出水管330,循环进水管320的第一端及循环出水管330的第一端均与用水舱体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舱组件,所述双舱组件包括舱体、隔板、流通导管及热水流出管,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舱体的内侧壁连接,用于使所述舱体内部的空间分隔形成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所述流通导管设置于所述舱体内,且所述流通导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流通导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用水腔体连通;太阳能加热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加热本体及太阳能进水管,所述太阳能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太阳能进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太阳能加热本体连通;空气能加热组件,所述空气能加热组件包括空气能加热本体、循环进水管及循环出水管,所述循环进水管的第一端及所述循环出水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用水舱体连通,所述循环进水管的第二端及所述循环出水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空气能加热本体连通;备用管组件,所述备用管组件包括第一备用管体及第二备用管体,所述第一备用管体穿设所述舱体,并且所述第一备用管体的端部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穿设所述舱体,并且所述第二备用管体的端部与所述用水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舱组件,所述双舱组件包括舱体、隔板、流通导管及热水流出管,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舱体的内侧壁连接,用于使所述舱体内部的空间分隔形成储热腔体及用水腔体,所述流通导管设置于所述舱体内,且所述流通导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流通导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用水腔体连通;太阳能加热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加热本体及太阳能进水管,所述太阳能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热腔体连通,所述太阳能进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太阳能加热本体连通;空气能加热组件,所述空气能加热组件包括空气能加热本体、循环进水管及循环出水管,所述循环进水管的第一端及所述循环出水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用水舱体连通,所述循环进水管的第二端及所述循环出水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空气能加热本体连通;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水来吴宇庭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圣普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