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65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向上的立柱,且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电机安装槽,所述电机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高度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橡胶垫片,所述第一橡胶垫片的两侧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橡胶垫片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立柱设置有两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镜片进行四周的打磨工作,便于对镜片的两面进行打磨的工作,可达到固定不同规格镜片的目的。

A kind of fixed tooling for the production of AR intelligent gla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
本技术涉及AR
,具体为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
技术介绍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增强现实是近年来国外众多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之一。AR技术不仅在与VR技术相类似的应用领域,诸如尖端武器、飞行器的研制与开发、数据模型的可视化、虚拟训练、娱乐与艺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娱乐领域内需要用到智能眼镜,在智能眼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镜片进行检测的工作,而后对其不合格的镜片进行固定打磨的工作。目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不便于对镜片进行四周的打磨工作,不便于对镜片的两面进行打磨的工作,达不到固定不同规格镜片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便于对镜片进行四周的打磨工作,便于对镜片的两面进行打磨的工作,可达到固定不同规格镜片的目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向上的立柱,且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电机安装槽,所述电机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高度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橡胶垫片,所述第一橡胶垫片的两侧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橡胶垫片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立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立柱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内的输出端贯穿横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下表面一侧也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矩形板下表面开设的第一凹槽内部设有第二橡胶垫片,所述第二橡胶垫片的两侧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橡胶垫片的下表面也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设有支脚,所述支脚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支脚分别位于工作平台的底部四角。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端与电机安装槽连通在一起。所述第一橡胶垫片和第二橡胶垫片的厚度一致,且所述第一橡胶垫片的厚度与第二凹槽的内部高度一致。所述电机安装槽的上端内径大于底板的直径,且所述电机安装槽的上端内径大于底板的直径为0.1-0.2cm。所述第二橡胶垫片上开设的矩形槽大于第一橡胶垫片上开设的矩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需要对镜片四周进行打磨时,将镜片的下表面置于第一橡胶垫片的上表面,打开伺服电缸,伺服电缸内的输出端会带动矩形板向下移动,矩形板会带动第二橡胶垫片向下移动,进而第二橡胶垫片会与镜片的上表面接触,此时完成对镜片的固定工作,打开电机,电机工作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会带动底板转动,底板会带动第一橡胶垫片转动,因输出端通过轴承与矩形板转动连接,可带动第二橡胶垫片转动,进而可带动镜片转动,便于对镜片进行四周的打磨工作;如需要对镜片的两面进行打磨时,将镜片长度短的一端置于第一橡胶垫片开设的矩形槽,镜片长度长的一端置于第二橡胶垫片开设的矩形槽内部进行固定,便于对镜片的两面进行打磨的工作;通过开设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便于橡胶垫片的更换工作,进而可达到固定不同规格镜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出端与矩形板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平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矩形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矩形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平台、2立柱、3电机安装槽、4电机、5转轴、6底板、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第一橡胶垫片、10矩形槽、11横杆、12伺服电缸、13输出端、14轴承、15矩形板、16第二橡胶垫片、17支脚、18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例,本领域其他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改变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设有向上的立柱2,且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电机安装槽3,所述电机安装槽3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上端高度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的内部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8,通过开设的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便于橡胶垫片的更换工作,进而可达到固定不同规格镜片的目的;且所述第一凹槽7的内部设有第一橡胶垫片9,所述第一橡胶垫片9的两侧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橡胶垫片9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立柱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立柱2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立柱2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缸12,所述伺服电缸12内的输出端13贯穿横杆11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的下表面一侧也开设有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且所述矩形板15下表面开设的第一凹槽7内部设有第二橡胶垫片16,所述第二橡胶垫片16的两侧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橡胶垫片16的下表面也开设有矩形槽10,需要对镜片四周进行打磨时,将镜片的下表面置于第一橡胶垫片9的上表面,打开伺服电缸12,伺服电缸12内的输出端13会带动矩形板15向下移动,矩形板15会带动第二橡胶垫片16向下移动,进而第二橡胶垫片16会与镜片的上表面接触,此时完成对镜片的固定工作,打开电机4,电机4工作会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会带动底板6转动,底板6会带动第一橡胶垫片9转动,因输出端13通过轴承14与矩形板15转动连接,可带动第二橡胶垫片16转动,进而可带动镜片转动,便于对镜片进行四周的打磨工作,如需要对镜片的两面进行打磨时,将镜片长度短的一端置于第一橡胶垫片9开设的矩形槽10,镜片长度长的一端置于第二橡胶垫片16开设的矩形槽10内部进行固定,便于对镜片的两面进行打磨的工作。所述工作平台1的底部设有支脚17,所述支脚17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支脚17分别位于工作平台1的底部四角,通过工作平台1的底部设有支脚17,可对工作平台1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工作平台1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18,所述散热孔18上端与电机安装槽3连通在一起,通过散热孔18上端与电机安装槽3连通在一起,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包括工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设有向上的立柱(2),且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电机安装槽(3),所述电机安装槽(3)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上端高度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的内部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8),且所述第一凹槽(7)的内部设有第一橡胶垫片(9),所述第一橡胶垫片(9)的两侧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橡胶垫片(9)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立柱(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立柱(2)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立柱(2)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缸(12),所述伺服电缸(12)内的输出端(13)贯穿横杆(11)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的下表面一侧也开设有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且所述矩形板(15)下表面开设的第一凹槽(7)内部设有第二橡胶垫片(16),所述第二橡胶垫片(16)的两侧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橡胶垫片(16)的下表面也开设有矩形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R智能眼镜生产用镜片固定工装,包括工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设有向上的立柱(2),且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电机安装槽(3),所述电机安装槽(3)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上端高度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的内部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8),且所述第一凹槽(7)的内部设有第一橡胶垫片(9),所述第一橡胶垫片(9)的两侧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橡胶垫片(9)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立柱(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立柱(2)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立柱(2)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缸(12),所述伺服电缸(12)内的输出端(13)贯穿横杆(11)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的下表面一侧也开设有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且所述矩形板(15)下表面开设的第一凹槽(7)内部设有第二橡胶垫片(16),所述第二橡胶垫片(16)的两侧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橡胶垫片(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祥唐梓钧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智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