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兴发专利>正文

一种水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43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加热器,由上螺旋管、下螺旋管及圆筒形箱体构成热交换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吸热片、衡温层,饰盖提手及联接件,独特设计的衡温层及吸热片,保证了三部分热交换器全方位吸热,加长了水在加热器中的滞留的时间,水温较高、吸热充分,热能利用较好,热量损失小,兼有制作容易,成本低,结构简单及装拆方便等优点,在家用煤气灶上使用,效果甚佳。(*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加热器,特别是一种与家庭用煤气灶、沼气灶相配合使用的水加热器。家庭用水加热器的种类使多,CN86204773U公开了一种家用炉灶热水器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它是将呈圆形盘旋的双层盘管和吸热片焊接于集热罩内。沐浴用热水器的出入水口分别与水龙头及淋浴喷头连通而构成。这种热水器的构造复杂是显而易见的,水在加热区的滞留时间短,水温不高,焰区的热能利用不好,热量损失较大,由于不能有效地吸热,这种热水器的集热罩反而因其表面积较大,散失了较多的热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诸多不足,在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方面合理且实用的新的水加热器。能实现本技术目的的这种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进水口、出水口、吸热片、衡温层,饰盖提手、衬套及联接件等,其特征是热交换器为三部分组成,其一为上螺旋形管道,它与进水口相联接并由外向里与第二部分热交换器即圆筒形热交换器相通。第三部分热交换器为下螺旋管道,它与圆筒形热交换器相通,并由里向外与出水口相联接,上、下螺旋形管道卡入“F”形吸热片的缺口中,吸热片呈辐射状排列,片间缝与衡温层相通。衡温层是一个由圆板、圆筒形热交换器的顶面和辐射状排列的吸热片构成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其中1.饰盖提手2.吸热片3.套管4.圆筒形热交换器5.衡温层6.螺栓7.螺母8.垫圈9.衬套10.下螺旋管11.上螺旋管12.进水管13.出水口14.圆板图2本技术的管道及吸热片布置图。图1即为本技术的一个完整的实施例,下面结合该实施例详述本技术。自来水由进水口〔12〕进入上螺旋形管〔11〕由外向里温度渐增进入热交换器〔4〕,该热交换器位于灶上的主火点,温度较高,空间相对较大,水流流速减缓滞留时间加长,温度提高较多后经下螺旋形管〔10〕由里向外从出水口〔13〕流出供人们使用,呈辐射状排列的吸热片〔2〕靠其缝隙间的通道,使火焰稳定,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水加热器的四周,此外吸热片〔2〕将底部余热引至上部对上螺旋管〔11〕加热,吸热片缝隙间的通道也吸引这些余热至上部衡温层〔5〕中,使热交换器〔4〕和〔11〕全方位受热,提高热效率,就整个加热器而言,上部是冷水进入区,温度较低,外圈和内圈相比较,低温更低,它能够充分吸收焰区以外吸热片[2]片体和其间缝隙中的各路热量,加之,热量的载体~水的不断流动,带走热量,上螺旋管〔11〕的外圆始终处于低温吸热状态。本技术的实际使用证明,只要连续不断地充分吸收经吸热片〔2〕片体及其间隙传入的热量,吸热片〔2〕基本不对外界散热,热量损失是极少的。本技术的吸热充分与否和焰区的火点集中和均布,都与吸热片〔2〕底边至热交换器〔4〕底面的距离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实际使用证明,这个尺寸为20~30毫米,但以25毫米为最佳。吸热片为“F”形,上、下螺旋形管〔11〕和〔10〕卡入其缺口中。饰盖提手〔1〕由衬套〔9〕、螺栓〔6〕、螺母〔7〕、垫圈〔8〕联接,吸热片〔2〕与热交换器〔4〕和板〔14〕焊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效果。1.制作容易、成本较低、结构简单;2.水在加热器中滞留的时间较长,水温较高;3.吸热充分,热能利用好,热量损失小;4.特别适合在家用煤气灶和沼气灶上使用,软管联接不动煤气管道和自来水管道、装拆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水加热器,包括热交换器、、、口、口、吸热片、衡温层,饰盖提手衬套及联接件、、,其特征是热交换器和分别为上、下螺旋形管道,口联接上螺旋形管由外向里与热交换器相通,热交换器还与下螺旋形管相通,下螺旋形管由里向外与口相通,上、下螺旋形管和卡入“F”形吸热片的缺口中,吸热片显辐射状排列,片间缝隙与衡温层相通,吸热片与热交换器和板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加热器,其特征是衡温层〔5〕是指由板〔14〕,热交换器〔4〕的顶面和辐射状排列的吸热片〔2〕构成的空间。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水加热器,特征是吸热片〔2〕的底边至热交换器〔4〕底面的距离为20~30毫米,但是最佳尺寸为25毫米。4.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水加热器,其特征是口〔12〕为进水口,口〔13〕为出水口。专利摘要一种水加热器,由上螺旋管、下螺旋管及圆筒形箱体构成热交换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吸热片、衡温层,饰盖提手及联接件,独特设计的衡温层及吸热片,保证了三部分热交换器全方位吸热,加长了水在加热器中的滞留的时间,水温较高、吸热充分,热能利用较好,热量损失小,兼有制作容易,成本低,结构简单及装拆方便等优点,在家用煤气灶上使用,效果甚佳。文档编号F24H1/22GK2035068SQ88205240公开日1989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朱兴发 申请人:朱兴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加热器,包括:热交热器[10]、[11]、[4]、口[12]、口[13]、吸热片[2]、衡温层[5],饰盖提手[1]衬套[9]及联接件[6]、[7]、[8],其特征是:热交换器[11]和[10]分别为上、下螺旋形管道,口[12]联接上螺旋形管[11]由外向里与热交换器[4]相通,热交换器[4]还与下螺旋形管[10]相通,下螺旋形管[10]由里向外与口[13]相通,上、下螺旋形管[11]和[10]卡入“F”形吸热片[2]的缺口中,吸热片[2]显辐射状排列,片间缝隙与衡温层[5]相通,吸热片[2]与热交换器[4]和板[14]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发
申请(专利权)人:朱兴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