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07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包括病床、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多媒体装置、监控装置和治疗带;所述病床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床腿,且所述病床的上表面安装有护栏;所述病床的一侧设置有无创医疗诊断设备,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行走的行走轮,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上安装有所述多媒体装置和所述监控装置;病床配装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多媒体装置、监控装置、治疗带和按摩床垫,增加病床的功能性,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和监控装置配合使用,实现昏迷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迹象或有恢复意识迹象立刻启动报警系统或医护人员呼叫系统,免去医护人员陪护,减少医疗资源占用。

A kind of comatose patient care and wake up the intelligent hospital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
技术介绍
昏迷患者又称植物人,是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的人体状态,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昏迷患者的陪护需要专业人员陪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昏迷患者看护病床只能进行休息使用,功能单一;2、昏迷患者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迹象或者有恢复意识的迹象无法及时传递至医护人员,需要在病床前进行专业医护人员陪护,导致医疗资源占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本技术的病床配装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多媒体装置、监控装置、治疗带和按摩床垫,增加病床的功能性,实现智慧病床,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和监控装置配合使用,可实现昏迷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迹象或有恢复意识迹象立刻启动报警系统或医护人员呼叫系统,免去专业医护人员陪护,减少医疗资源占用。(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包括病床、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多媒体装置、监控装置和治疗带;所述病床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床腿,且所述病床的上表面安装有护栏;所述病床的一侧设置有无创医疗诊断设备,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行走的行走轮,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上安装有所述多媒体装置和所述监控装置;所述病床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墙体上的治疗带,所述治疗带上设置有若干个设备接口和输氧系统。优选的,所述病床的一侧连接有输液架。优选的,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按摩床垫,所述按摩床垫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床垫架。优选的,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由心电监测装置及超声成像系统组成。优选的,所述多媒体装置由显示屏、扬声器和麦克风组成。优选的,所述监控装置与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球轴,所述监控装置和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通过球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监控装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病床的高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病床配装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多媒体装置、监控装置、治疗带和按摩床垫,增加病床的功能性,实现智慧病床,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和监控装置配合使用,可实现昏迷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迹象或有恢复意识迹象立刻启动报警系统或医护人员呼叫系统,免去专业医护人员陪护,减少医疗资源占用。2、无创医疗诊断设备用于检测心电、血压、脑血流等,统一管理健康数据,将数据录入智慧医院健康大数据统一分析管理,一旦有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迹象或者有恢复意识的迹象立刻启动报警系统或医护人员呼叫系统。3、医护人员或者陪伴亲属通过多媒体装置为昏迷患者点播时事要闻、以及社交软件调动的刺激记忆点的视频音频、或者家属亲友的远程探视探访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4、监控装置的摄像头可监控捕捉苏醒患者的面部表情及微表情数据分析,从而监控其复苏后的情绪是否稳定。5、病床一侧安装有可使患者多种体位躺卧的按摩床垫,进行肢体按摩,加速血液流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中的病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中的无创医疗诊断设备和按摩床垫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中的无创医疗诊断设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病床;11、床腿;12、护栏;13、输液架;2、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1、行走轮;3、按摩床垫;31、床垫架;4、多媒体装置;5、监控装置;6、治疗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包括病床1、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多媒体装置4、监控装置5和治疗带6;病床1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床腿11,且病床1的上表面安装有护栏12;病床1的一侧设置有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行走的行走轮21,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上安装有多媒体装置4和监控装置5;病床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墙体上的治疗带6,治疗带6上设置有若干个设备接口和输氧系统。需要说明的是:1、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由心电监测装置及超声成像系统组成,用于检测心电、血压、脑血流等,统一管理健康数据,将数据录入智慧医院健康大数据统一分析管理,一旦有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迹象或者有恢复意识的迹象立刻启动报警系统或医护人员呼叫系统。2、多媒体装置4由显示屏、扬声器和麦克风组成,医护人员或者陪伴亲属通过多媒体装置4为其点播时事要闻、以及社交软件调动的刺激记忆点的视频音频、或者家属亲友的远程探视探访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通过显示屏和扬声器进行播放,给昏迷患者进行记忆点刺激,增加昏迷患者苏醒的可能,麦克风可进行昏迷患者苏醒后的远程通话使用。3、监控装置5与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球轴,监控装置5和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通过球轴转动连接,监控装置5通过球轴旋转进行角度调节,使监控装置5的摄像头正对昏迷患者面部监测患者是否苏醒,同时,摄像头可监控捕捉苏醒患者的面部表情及微表情数据分析,从而监控其复苏后的情绪是否稳定(尤其对于脑损伤昏迷患者苏醒后的情绪需要做一个监测,监测是否有因为大脑器质性损伤带来精神方面的异常。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病床1的一侧连接有输液架13,通过输液架13放置输液装置,对用户进行输液。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监控装置5的高度高于病床1的高度,使监控装置5内置的摄像头可监控病床1上昏迷或苏醒患者的面部表情及微表情。本技术中,昏迷患者躺在病床1上,通过治疗带6的输氧系统为昏迷患者提供氧气,通过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的心电监测装置及超声成像系统检测昏迷患者的心电、血压、脑血流等,统一管理健康数据,将数据录入智慧医院健康大数据统一分析管理,一旦有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迹象或者有恢复意识的迹象立刻启动报警系统或医护人员呼叫系统,医护人员或者陪伴亲属通过多媒体装置4为其点播时事要闻、以及社交软件调动的刺激记忆点的视频音频、或者家属亲友的远程探视探访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通过显示屏和扬声器进行播放,给昏迷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床(1)、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多媒体装置(4)、监控装置(5)和治疗带(6);/n所述病床(1)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床腿(11),且所述病床(1)的上表面安装有护栏(12);/n所述病床(1)的一侧设置有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行走的行走轮(21),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上安装有所述多媒体装置(4)和所述监控装置(5);/n所述病床(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墙体上的治疗带(6),所述治疗带(6)上设置有若干个设备接口和输氧系统;/n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按摩床垫(3),所述按摩床垫(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床垫架(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昏迷患者看护暨唤醒智慧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床(1)、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多媒体装置(4)、监控装置(5)和治疗带(6);
所述病床(1)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床腿(11),且所述病床(1)的上表面安装有护栏(12);
所述病床(1)的一侧设置有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行走的行走轮(21),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上安装有所述多媒体装置(4)和所述监控装置(5);
所述病床(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墙体上的治疗带(6),所述治疗带(6)上设置有若干个设备接口和输氧系统;
所述无创医疗诊断设备(2)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按摩床垫(3),所述按摩床垫(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床垫架(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婷婷陈芸石宇时杰陆林刘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