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90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目的是解决茶叶杀青后需要筛选、导致茶叶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包括内部设置有微波发生器的箱体,所述箱体左侧壁的下部设置进料口、右侧壁的下部设置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置物料槽,所述物料槽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分别从进料口和出料口穿出;所述物料槽的底板设置有筛孔、并通过一组主振弹簧与箱体底板连接;所述物料槽的底板设置斜向下延伸的穿出杆,所述穿出杆的底端从箱体底板穿出、且设置有衔铁;所述箱体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设置与衔铁对应的电磁铁。

A kind of tea green machine with automatic slag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
本技术涉及制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
技术介绍
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制茶包括晾青、杀青、揉捻等步骤,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茶叶在杀青之前,表面较为湿润,容易粘附泥沙和碎屑;因此,茶叶在杀青后往往需要进行筛选,这样不仅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而且增加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可以在杀青时除去粘附在茶叶上的泥沙和碎屑,减少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其内部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所述箱体(1)左侧壁的下部设置进料口、右侧壁的下部设置出料口;/n物料槽(3),其位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物料槽(3)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分别从进料口和出料口穿出;所述物料槽(3)的底板设置有筛孔、并通过一组主振弹簧(4)与箱体(1)底板连接;所述物料槽(3)的底板设置斜向下延伸的穿出杆(5),所述穿出杆(5)的底端从箱体(1)底板穿出、且设置有衔铁(6);/n底座(7),其位于箱体(1)下方、并与箱体(1)固接,所述底座(7)设置与衔铁(6)对应的电磁铁(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其内部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所述箱体(1)左侧壁的下部设置进料口、右侧壁的下部设置出料口;
物料槽(3),其位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物料槽(3)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分别从进料口和出料口穿出;所述物料槽(3)的底板设置有筛孔、并通过一组主振弹簧(4)与箱体(1)底板连接;所述物料槽(3)的底板设置斜向下延伸的穿出杆(5),所述穿出杆(5)的底端从箱体(1)底板穿出、且设置有衔铁(6);
底座(7),其位于箱体(1)下方、并与箱体(1)固接,所述底座(7)设置与衔铁(6)对应的电磁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自动除渣的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设置排气口(9)、右侧壁设置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适配朝左鼓风的风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卫平於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