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9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属于渔具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蟹笼不能自动脱离等技术问题。本蟹笼挂钩包括柱体和套筒,柱体的外周面上靠近上下两端分别具有限位凸缘和抵靠凸缘;套筒的上端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凸起,套筒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台阶面,柱体的上端活动插设在套筒内;套筒的一侧开设有斜向下的滑道和竖向的卡槽,滑道的下端与卡槽相连通,柱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滑道相对应的让位槽,让位槽的上侧壁倾斜设置且能够向下移动至与滑道的下侧壁相平齐;抵靠凸缘的边沿能够与套筒的底面相抵靠,抵靠凸缘的底部固设有用于连接蟹笼的钩环;蟹笼挂钩还包括挂绳且挂绳卡接在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蟹笼挂钩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A kind of crab cage hook which can be separated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
本技术属于渔具
,涉及一种蟹笼挂钩,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
技术介绍
蟹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壳动物,蟹有很多种类,大部分蟹类可以食用,蟹壳可用以提炼工业原料甲壳素,也可提制葡糖胺。蟹幼体或成体均可作饵料及饲料;蟹类中可供食用的主要有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青蟹和中华绒螯蟹等;三疣梭子蟹肉多、肥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蟹类,也是我国蟹笼捕捞作业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蟹笼渔船捕捞作业时,在蟹笼起拔过程中的卸笼环节主要依靠人工方式来完成;每次在蟹笼起拔时需要卸3000个左右的蟹笼,每分钟卸笼数量在26个左右,每个蟹笼大概重2Kg,在蟹笼起拔环节需要4个专业的卸笼人员轮流交替作业才能完成。蟹笼渔船每天大概起笼和放笼作业4次,人均需要挂钩和脱钩12000次左右,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加之蟹笼船捕捞期主要在夏季,高温、高强度的劳动极易使渔民发生中暑和疲劳引起的误操作等人身安全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在蟹笼起拨过程中能够自动卸笼的挂钩,把蟹笼从主绳中自动脱离开来,对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我国专利(公告号:CN105908402A;公告日:2016-08-31)公开了一种蟹笼自动抓取装置,蟹笼包括上框圈、下框圈和竖筋,竖筋沿上框圈的周向间隔排布并连接上框圈和下框圈,抓取装置包括抓取机构和上下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和抓取机构连接且上下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抓取机构上下移动;抓取机构包括底座、推板、一水平驱动单元和多个夹爪组件,夹爪组件安装于底座和推板之间,且所有夹爪组件皆沿底座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中一夹爪组件与推板固定连接,剩余夹爪组件与推板滑动连接,通过水平驱动单元驱动推板径向平移带动所有夹爪组件径向外扩将蟹笼的上框圈撑紧实现蟹笼的抓取。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蟹笼自动抓取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蟹笼从主绳上脱离的便捷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蟹笼挂钩包括柱体和套筒,所述柱体的外周面上靠近上下两端分别具有限位凸缘和抵靠凸缘;所述套筒的上端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凸起,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台阶面,所述柱体的上端活动插设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限位凸缘能够在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限位台阶面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套筒的一侧开设有斜向下的滑道和竖向的卡槽,所述滑道的下端与所述卡槽相连通,所述柱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滑道相对应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上侧壁倾斜设置且能够向下移动至与所述滑道的下侧壁相平齐;所述抵靠凸缘的边沿能够与所述套筒的底面相抵靠,所述抵靠凸缘的底部固设有用于连接蟹笼的钩环;所述蟹笼挂钩还包括环状的挂绳且所述挂绳的一侧卡接在所述卡槽内。其工作原理如下:若干个蟹笼均通过本蟹笼挂钩挂接在主绳上,每个蟹笼对应一个蟹笼挂钩,每个主绳上间隔分布有很多个蟹笼。蟹笼通过钩环连接在本蟹笼挂钩的柱体上;本蟹笼挂钩中的挂绳一侧连接在主绳上,柱体与套筒相配合连接,将挂绳的另一侧卡在套筒的卡槽内,实现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柱体相对于套筒移动,能够使挂绳脱离卡槽,实现卸载蟹笼。具体来说,柱体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套筒内,通过将限位凸缘限制在环状凸起与限位台阶面之间实现极限移动,防止柱体脱落;让位槽和卡槽及滑道配合,柱体下移时能够将挂绳卡在卡槽内,柱体上移时挂绳能够通过让位槽和滑道从卡槽中脱离。在上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中,所述挂绳上套设有一段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的直径,所述支撑杆能够卡入所述卡槽内。挂绳是柔性性,通过设置卡接槽卡接在卡槽内,保证其稳定可靠性。在上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中,所述套筒呈圆筒状,所述柱体呈圆柱状,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具有沿其轴向的限位凹槽,所述柱体的外周面上具有沿其轴向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滑动嵌设在所述限位凹槽内。这样能够保证柱体在套筒内上下移动的稳定可靠性。在上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中,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限位台阶面之间的内壁上设有上下间隔的两组卡接槽,所述限位凸缘的外周面上设有一组能够卡入所述卡接槽的卡接凸块。在上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中,每组所述组卡接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侧,所述卡接凸块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与所述卡接槽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凸缘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卡接凸块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卡接凸块和所述安装凹槽底部的压缩弹簧。柱体在套筒内移动时相当于形成两个档位,分别对应挂绳卡接在卡槽内的状态和挂绳能够脱离卡槽的状态;通过卡接凸块与卡接槽的配合,保证了柱体的稳定可靠,防止挂绳意外脱落。在上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中,所述卡接槽的槽口上下两侧具有使所述卡接槽呈敞口的导向斜面;所述卡接凸块的上下两侧具有倾斜平面或弧形面。在上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中,所述让位槽的上侧面倾斜角度与所述滑道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滑道与所述卡槽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这样便于支撑杆进入或脱离卡槽,保障其顺畅平稳性。本技术中的蟹笼挂钩采用分体式挂钩设计,套筒采用剖分式,便于装配;套筒与柱体之间采用双卡接槽和上下限位结构设计,提高了柱体上下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意外的脱钩现象;套筒与柱体采用中间开滑道和让位槽,形成同斜度的封闭卡槽斜面结构,在挂绳上钩后使得柱体和套筒能完美吻合;收到外力撞击后便于脱离,操作简单,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蟹笼挂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蟹笼挂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蟹笼挂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柱体;11、限位凸缘;11a、安装凹槽;12、抵靠凸缘;13、让位槽;2、套筒;21、环状凸起;22、限位台阶面;23、滑道;24、卡槽;25、卡接槽;26、导向斜面;3、钩环;4、挂绳;5、支撑杆;6、卡接凸块;7、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包括柱体1和套筒2,柱体1的外周面上靠近上下两端分别具有限位凸缘11和抵靠凸缘12;套筒2的上端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凸起21,套筒2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台阶面22,柱体1的上端活动插设在套筒2内且限位凸缘11能够在环状凸起21与限位台阶面22之间往复移动;套筒2的一侧开设有斜向下的滑道23和竖向的卡槽24,滑道23的下端与卡槽24相连通,柱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滑道23相对应的让位槽13,让位槽13的上侧壁倾斜设置且能够向下移动至与滑道23的下侧壁相平齐;抵靠凸缘12的边沿能够与套筒2的底面相抵靠,抵靠凸缘12的底部固设有用于连接蟹笼的钩环3;蟹笼挂钩还包括环状的挂绳4且挂绳4的一侧卡接在卡槽2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蟹笼挂钩包括柱体(1)和套筒(2),所述柱体(1)的外周面上靠近上下两端分别具有限位凸缘(11)和抵靠凸缘(12);所述套筒(2)的上端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凸起(21),所述套筒(2)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台阶面(22),所述柱体(1)的上端活动插设在所述套筒(2)内且所述限位凸缘(11)能够在所述环状凸起(21)与所述限位台阶面(22)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套筒(2)的一侧开设有斜向下的滑道(23)和竖向的卡槽(24),所述滑道(23)的下端与所述卡槽(24)相连通,所述柱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滑道(23)相对应的让位槽(13),所述让位槽(13)的上侧壁倾斜设置且能够向下移动至与所述滑道(23)的下侧壁相平齐;所述抵靠凸缘(12)的边沿能够与所述套筒(2)的底面相抵靠,所述抵靠凸缘(12)的底部固设有用于连接蟹笼的钩环(3);所述蟹笼挂钩还包括环状的挂绳(4)且所述挂绳(4)的一侧卡接在所述卡槽(2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蟹笼挂钩包括柱体(1)和套筒(2),所述柱体(1)的外周面上靠近上下两端分别具有限位凸缘(11)和抵靠凸缘(12);所述套筒(2)的上端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凸起(21),所述套筒(2)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台阶面(22),所述柱体(1)的上端活动插设在所述套筒(2)内且所述限位凸缘(11)能够在所述环状凸起(21)与所述限位台阶面(22)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套筒(2)的一侧开设有斜向下的滑道(23)和竖向的卡槽(24),所述滑道(23)的下端与所述卡槽(24)相连通,所述柱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滑道(23)相对应的让位槽(13),所述让位槽(13)的上侧壁倾斜设置且能够向下移动至与所述滑道(23)的下侧壁相平齐;所述抵靠凸缘(12)的边沿能够与所述套筒(2)的底面相抵靠,所述抵靠凸缘(12)的底部固设有用于连接蟹笼的钩环(3);所述蟹笼挂钩还包括环状的挂绳(4)且所述挂绳(4)的一侧卡接在所述卡槽(2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绳(4)上套设有一段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2)的直径,所述支撑杆(5)能够卡入所述卡槽(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动分离的蟹笼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呈圆筒状,所述柱体(1)呈圆柱状,所述套筒(2)的内壁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朱邦杰郑雄胜陈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