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61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属于气压水罐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包括罐体和气囊,所述气囊连接在罐体内,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开凿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管道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进气管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壁连接有海绵垫,所述罐体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支撑腿、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拆卸,避免由于气囊破损,从而造成影响使用,降低了更换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气压水罐的使用寿命。

A structure of air pressure water tank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
本技术涉及气压水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
技术介绍
给水设备在结构以及控制方式上多种多样,气压罐是水泵可以进入睡眠的前提条件,利用水的压缩性极小的性质,用外力将水储存在罐内,气体受到压缩压力升高,当外力消失压缩气体膨胀可将水排除。由于水的压缩比远远小于气体,当管网有小流量的泄漏可造成压力大幅度的下降,可使水泵频繁启动。现有的气压水罐结构设计简单,内胆气囊使用寿命较低,当有一处破损地方时,就会影响使用,且气囊与罐体拆卸麻烦,甚至有的不可拆卸,进一步的增加了更换的成本,同时影响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包括罐体和气囊,所述气囊连接在罐体内,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开凿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管道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包括罐体(1)和气囊(2),所述气囊(2)连接在罐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道(4),所述进气管(3)的顶部开凿有第一卡槽(303),所述连接管道(4)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卡槽(303)相配合的第二卡槽(403),所述进气管(3)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板(502)和第二横板(503),所述第一横板(502)和第二横板(503)之间连接有夹板(504),所述夹板(504)的外壁连接有海绵垫(505),所述罐体(1)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支撑腿(101)、进水管(102)和出水管(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包括罐体(1)和气囊(2),所述气囊(2)连接在罐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道(4),所述进气管(3)的顶部开凿有第一卡槽(303),所述连接管道(4)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卡槽(303)相配合的第二卡槽(403),所述进气管(3)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板(502)和第二横板(503),所述第一横板(502)和第二横板(503)之间连接有夹板(504),所述夹板(504)的外壁连接有海绵垫(505),所述罐体(1)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支撑腿(101)、进水管(102)和出水管(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气压水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01),所述连接管道(4)的外壁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1),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和第二固定板(401)上均设有螺纹孔(402),所述螺纹孔(402)内连接有螺纹杆(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